(本文没有配笔记,不过大家可以了解百合姐理性的另一面)
12月8日,在公众号“童享部落”上一篇关于小学生在学校遭遇校园霸凌的事件,引起网络热议。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主人公是一位十岁男孩的妈妈,因孩子在学校厕所被同学扔脏纸篓,与学校之间争取妥善处理的过程中,遭遇了她所不能接受的对待。(大家上网找原文阅读可以了解详细经过
我能理解一个妈妈的心情。尤其是这位妈妈文章中这段话,应该打动了很多父母的心:
十年前的今天,我拼着命生下了儿子;
十年前的今天,儿子拼着命来到我身边。
每对母子都是这样拼着命才能相见,
可是我却没有保护好他
四年前,我生活一个四线小城市,也只接触过那里的学校和老师,不知道大城市里的学校与家长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感性的我在这几年咨询工作中,也学会了理性的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我一边看新闻,一边进行角色代入,我让自己回归到那个曾经生活过的小城市,结合现在理性的思考去假设,如果我是这位妈妈,会怎么处理呢?
我想引用秋叶老师曾经提到过的一句话作为我的结论:
有些公事要私办,有些私事要公办
▌对孩子的感受,我不会过于深挖,避免人为放大。
可能很多家长不会赞成我的做法。但我的看法是,她已经受了伤害,我要做的是告诉她”放心,妈妈会处理这个事,相信我!别放在心上!“
再放上舒缓的,孩子喜欢的音乐,搂着他讲故事。让他先睡个好觉。
以后的每一天早上出门,我会大声开心的跟他道别”今天在学校要开心噢,晚上我做好吃的等你回家!”暗地,我会仔细留心孩子情绪的变化。
上面那位妈妈的处理方式没什么不对,我只是更倾向于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她安心,不至于陷入这个事件的影响里面出不来。
父母的关心,如果始终围绕事件本身在讨论,反而会让孩子受害者的心理更加沉重。
▌避开孩子,与班主任取得联系,达成共识,形成第一层联盟。
孩子晚上睡着后,我就打给班主任,聊一下发生的事件。同时向她咨询该如何处理比较妥当。
此时,老师应该是不知情的,因此,在沟通中,我会避免责问,而是以咨询意见的口吻传达我以下想法:
1、了解事情经过时,尽量只找那两个学生了解过程,如果一定需要与我的孩子沟通,则将他们三个分别找到谈话,分开询问。
2、不对我的孩子作过多询问。如果发现情绪异常,马上通知我。
3、委婉表达出3个要求:
----警告两个当事学生不允许再欺凌同学
----对方家长孩子要当面道歉
----如果涉及治疗,由对方承担相关费用。
整个过程,不能带有情绪,表现出谦虚、对孩子适度的担忧和对老师的信任。
基本在这种语境下沟通,结果基本是可控的,老师会按我的提议,主动讲出解决方案。
意向达成,那OK,收线,同时嘱托对方白天帮忙留意孩子的状态,不会忘记再三表示感谢。
假如与老师的沟通没有达到统一战线的目的,那就约定第二天单独找他聊。但一定不能是办公事的态度,而应该是私事儿,遇到麻烦,需要老师的帮助。
如果能在校外找个合适的地方喝点下午茶再聊是再好不过的。
▌通过班主任向学校管理层反应事实,传达家长的需求。
班主任了解事实经过后,私下与德育主任、教导主任等中层管理人员反映情况并沟通,定好时间通知对方家长。
在约定的时间,我打电话给班主任,了解沟通的进展和结果。我会与他共同判断事件的处理方向和结果是不是在我们掌控范围内,如果是,我就给相关人员一一打电话道谢,并向对方暗示,我希望尽量给孩子和学校减少负面的影响,妥善处理好。
如果涉及到人员较多,班主任有不确定的因素,我就亲自去一趟学校,在班主任的引见下,单独会这些协调人员沟通,目的就是让这一帮人站在我的立场上来处理事件。
以后每一天,与班主任保持紧密联系,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的情绪变化。
▌约定时间到校,三方共同处理.
在这个三方会谈中,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参与方。
协调过程应该由班主任组织。因前面已经和所有人员达成了私下共识,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所以我不用讲太多,学校就会主动讲出事情的经过,责任方的孩子做错了什么,应该接受到怎样的批评和教育,双方需要共同做点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此环节孩子不参加)
家长,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对学校的老师或领导有一定敬畏的,当所有人的意见是一致的时候,那些难搞的家长也会有所收敛。
我只需要表现出一个受害学生家长应该有,接受对方道歉的姿态就好了。
这里有个重点,三方需要在以下两个问题上达成共识
1、怎么处罚犯错的孩子?
2、谁跟谁道歉?是家长对家长、家长对孩子、还是孩子对孩子?
达成合理的共识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对方家长觉得合理,能接受。
2、让我的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了维护。
那么如何能够达成合理的共识呢?
1、由家长自己确定如何惩罚犯错的孩子,学校来表决是否认可,同时学样有权增加处罚条例。
原因:由家长自己确定的处罚方式,不容易造成紧张气氛,学校作为第三方权威机构有公平的话语权,提前的沟通让学校知道我的底线在哪里,他们会想办法维护我的合理诉求。
2、让对方家长跟孩子一起向我和孩子道歉。
如果只让孩子向孩子道歉,会流于形式;而加入家长后,会让犯的错孩子产生愧疚感,而我的孩子会因为我所做的一切而找到信任和力量。
我也是个情绪化的人,但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我会首先考虑,我想要什么结果,做哪此事情是有助于我达成目标的。
再来简单回顾一下这件事情的经过:
周四,发生厕所扔脏纸篓事件;晚上妈妈给班主任打电话反映事实,要求两个当事学生家长到校。
周五,父母陪同孩子一起到学校处理。校方定义”就是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一位家长认为有点大动干戈,道歉不真诚;另一位家长则声称与自己孩子无关,推卸责任。班主任责怪受霸凌的孩子没有反映情况。受害学生的妈妈认为“这次沟通没有任何作用”
接下来,孩子不肯睡觉不愿意吃饭、、、
周末家长带孩子看医生,结论:急性应激反应
周一,家长再次来到学校。经过一天的的协调,校方表示不能接受家长提出的4个要求。
周四,学校约家长面谈。某书记因受到教委电话,气急败坏(受受害学生的爸爸请求教委出面协调处理)
这位妈妈最后没等到男书记发言结束,浑身发抖但意志坚定地走出了校门
然后、、、、
文章中这位妈妈的处理步骤和方式有错吗?没错。已经比大部分家长强很多了。
但她做的决定有助于将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吗?值得沉思!
大家不要忽略,这是在中国,拿国外的教育案例和国内比是没有意义的。
中国是个很特殊的民族,有些事摊在桌面儿上,不一定好解决。
例如,出了这个事,家长第一时间找到学校,是正常行为,但也是公事公办的姿态,那么学样也只能跟你公事公办。学校最怕家长上门找麻烦,同样,学校也会想尽办法厘清责任。这样就很容易形成对立关系。
我所设想的,先打通班主任这一关,让班主任从情感上认同我、行为上支持了我,我就赢得了第一层胜利。
再通过班主任向学校反馈事件,我一一向所有人致谢,并表示不想给学校带来影响。
大家想想,学校领导人是不是应该很受这一套?我作为受害者家长,不仅不找他们麻烦,反而是感谢他们出面协调,这会让对方产生一种感觉:这家长真懂事儿,她的孩子也肯定不是那种爱闹事儿的,这事我们一定好好教育对方的家长和孩子。
你看,第二层重要的支撑和共识是不是又达成了?
凡事从结果出发找办法,远比从情感出发要更有效。
孩子在学校受了获欺凌,换了哪个家长都一样,愤怒、心疼等等,但这些对于保护 好孩子有用吗?
最后将事件放大的导火索,是孩子的爸爸向教委申请支持,引发学校不满。校长受到上级部门询问,一肚子不爽,底下相关联的人员哪个是高兴的,相当于值得被同情和帮助的受害者一家,成为了当下事件的刺头,谁愿意帮?谁敢帮?
所以,还是那句话,情绪是帮不了忙的,反而会让人做出冲动行为。作了家长,很多时候应该多考虑,我做什么才有用。解决问题才是目的,而不是一味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情绪。
说到这儿,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沟通界大神:小荻老师
真心觉得,这些家长要是懂得与人沟通的技巧和能力,也不至于将一个简单的事情弄成热点新闻。
另外 ,重提第一点“对孩子的感受,我不会过于深挖”
孩子的心灵上已经受到了一层伤害,我们要做的是用碘酒清洗污垢,再擦上 止痛目血的药粉,让它自然愈合。
而不是时不时撕开来看一下,提醒孩子,以后遇到这种事应该怎样怎样,你最近还有没有遇到 了们欺负啊、、、、
你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孩子在这种心理诱导下,也会特别在意自己的感受,受不了风吹草动。
所以我的做法第一是放任,彻底将这件事翻片儿。
第二:暗地里嘱托老师或其他人留意孩子的状态,在家里自己也要多观察,但避免言语引导和暗示,孩子是否开心很容易分辨。
第三:找好玩的转移他的注意力。孩子的天性是健忘的,除非你刻意提醒他。
作为父母保护不了他一辈子,不能让孩子一直处在“我需要保护”的状态下。
所以,我对学校提出的要求里,没有”保证我的孩子不受到二次伤害“这一条,这是一条看似合理却难以兑现的承诺,如果我是校长,我也不会同意。
与其要求别人为孩子营造好的环境,
还不如让孩子有一颗坚强大度的心。
最后,再讲一遍:有些公事要私办,有些私事要公办!
这是中国国情下,特殊情况下比较行之有效的策略。
------------------------------------------
END
我,一位行走的姐,深浸通讯行业13年,
顶着短发挥洒半瓢青春的高铁侠,
一个偶尔做企业内训的咨询顾问,
一个内心充满童趣的手绘记录达人
用视觉笔记图解好书,
让您花少量的时间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