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朱熹的历史世界》读书笔记(已完结)
《朱熹的历史世界》读书笔记(2021年4月10日)

《朱熹的历史世界》读书笔记(2021年4月10日)

作者: 白色石南 | 来源:发表于2021-06-04 17:36 被阅读0次

接上

2021410

通过以上考据,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宋代理学中“道体”是“道统”的精神内核。上古道统则是为“道体”提供一种历史见证,是一种虚伪的系谱,是所谓“托古故制”类。但“道体”与“道统”是宋代理学的真实信仰与基本预设,是他们关于人间世界的意义系统之所依托。

《孟子·尽心下》最后一章是“道统”说的原型,朱、陆二人对“道”已大行于三代深信不疑,虽然对“道体”的理解截然不同。

至此,对“道统”“道学”之辩起源已明。作者然后就《中庸序》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它的影响。以熊鉌在中的论述予以说明。此文《祀典议》完全据立说,但在文中说道“伏羲为道之祖”,又引《中庸》”祖述“(始于尧、舜),此歧义承自朱熹。与朱熹对”道体“的认识有关(以”太极“为”道体“),但他以”尧是出头出治第一圣人“明确解答此歧点(以“道体而言,他奉”伏羲为道之祖”,但以“治天下”言,尧才是建立“道统”的第一圣人)。

另外,在《送胡庭芳后序》中也有证据说明熊鉌掌握了朱熹关于“道统”与“道学”的划分。宋濂《孔子庙堂议》响应了熊氏“遵道有祠,为道统设也”。两人企图将朱熹的构想(上古“道统”约束后世“骄君”,借孔子“道学”提高士大夫政治地位)在国家祀典上表现出来,但却并未得到君权方面的积极回应,也是意料之中。

三:古文运动、新学与道学的形成

作者借宋初至神宗时代两例来展示儒学整体动向的历史背景。

第一例,宋初古人运动中道统意识的重建,如柳开、孙复、石介、欧阳修等,要求根据“尧、舜、三王治人之道”重新建造政治、文化秩序。

石介在《送刘先之序》中推重柳开的一段话以及刘开《上君时政表》所云,加之石介之评论!宋代儒学的动向与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特质都已经露出端倪。

第二个例子是推行改革运动的王安石,从《宋史》以及王安石《虔州学记》中可见。

以上两例分别代表了北宋儒学发展的两个主要阶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熹的历史世界》读书笔记(2021年4月10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zx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