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是李白的《侠客行》,今天就来了了春秋战国时候的大刺客。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刺客最为活跃的时期,在历史上留下累累侠名。这些刺客大多是一批生活在民间、不图富贵、崇尚节义,身怀勇力或武艺。他们与某些权贵倾心相交,为博取功名或报知遇之恩而出生人死,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博取他人性命,虽殒身而不恤。
刺客为“天壤间第一种激烈人”。
一,鉏鸒刺赵盾
鉏鸒,春秋晋国人,(?--前607年)
有人说鉏鸒不能算刺客,因为他根本没有行刺,实际是犯罪终止。
但鉏鸒的历史身份的确是刺客,具备了义士品质。
由于他主动放弃行刺,所未成大名,但在《左传》里却有精彩的记载.
当时晋国君晋灵公,荒淫暴虐,厚敛于民,广兴土木,晋国民怨沸腾。宰相赵盾屡屡进谏劝灵公改正,灵公全然不听,反有厌恶之意。
前607年,灵公宠任的一位大夫屠岸贾献计加害赵盾,曰:“臣有客鉏鸒者,家贫,臣常接济之,其感臣之惠,愿效死力,可使行刺相国!”
是夜,灵公和屠岸贾密召鉏鸒,赐酒食,告以“赵盾专权欺主,今使汝往刺,不可误事。”
鉏鸒领命后潜伏赵府左右。五更,见重门洞开,鉏鸒进中门,看到堂上灯光影影,赵盾朝衣朝冠,垂绅正笏,端然于堂上坐以待旦上朝。鉏鸒大惊,退出门外,叹曰:“恭敬如此,忠义之臣也!刺杀忠臣,则为不义;受君命而弃之,则为不信。不信不义,何以立于天地之间哉?”乃呼于门曰:“我,鉏鸒也,宁违君命,不忍杀忠臣,我今自杀!恐有后来者,相国谨防之!”言罢,向门前一株大槐一头触去,脑浆迸裂而死。时惊动了守门人,报知赵盾,赵盾叹息不已,吩咐暂将鉏鸒浅埋于槐树之侧。
鉏鸒可能是比较鲜为人知的刺客。就其事件本身来说是一次不成功的刺杀。
但是,这一自我放弃过程却成就了鉏鸒的人格魅力。
做为一个饭都吃不饱的底层人物,在大义面前,及时停止了自己助纣为虐的反正义的行为,其觉悟远远超出了刺客的境界。
文 | 云间大彭
更多文章,欢迎点击关注“云间大彭”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