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爱健康】54湿热体质

【爱健康】54湿热体质

作者: 罗曼罗兰1 | 来源:发表于2023-01-05 21:06 被阅读0次

7湿热体质:疮滞痒烦/除湿清热

湿热体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表现为面部和鼻尖总是出油,容易生痤疮,口苦或嘴里有异味,体态中等或偏瘦,面垢油光;身重困倦;大便粘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易患疮疖、黄疸、热淋,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湿热体质口臭、汗臭味大,汗液发黄,皮肤油腻,容易感染化脓,小便黄、味道大,大便很臭,下体外阴异味较大,白带色黄,烦躁易怒等。湿热体质通常是由于各种先后天因素导致的肝胆、脾胃功能相对不畅通。肝胆郁结化热,脾胃积滞化湿,湿热熏蒸而成的。

占人群比例:9.88%以南部和东部地区多见,学生和商人多。

中医养生:湿热体质,易湿热蕴脾,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可食甘寒之品,避免油腻温燥之品;生活中加强锻炼;起居上,环境要通风干燥,防湿热加剧。

推荐穴位:肝俞穴肝的背俞穴,位于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可以散发肝脏之热,起到疏肝利胆,理气明目;足三里,阴陵泉、内庭穴。

适用精油:疏肝利胆,清化湿热,分消走泄;可选用精油:生姜、黑胡椒、马鞭草酮迷迭香、柠檬、佛手柑、薰衣草、天竺葵、欧薄荷、德国洋甘菊、檀香、丁香、厚朴等。 

疾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长痘。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情高环境较难适应。

心理特征:性情较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心烦易怒。注意保持平衡的心态,遇事不急不躁,冷静处理棘手的事情;做到喜与忧、苦与乐、顺与逆的正确对待,保持稳定的心态。

心理养生:平衡心态,冷静克制 稳定心态。

改善方式: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等。忌吃饴糖、石榴、大枣、柚子等辛温助热的水果,少吃糖或巧克力。成人需戒烟酒,不宜过于劳累不要熬夜。适合爬山,游泳等运动。

食谱:三色粥——赤小豆:清热解毒+绿豆:清热利湿+薏米:健脾利湿/  绿豆藕、泥鳅炖豆腐、丝瓜茶、桂花茶。

中成药:龙胆泻肝软胶囊

【药物解释】 中医传统名方龙胆泻肝汤含有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当归、柴胡、甘草等药。方中龙胆草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有清热燥湿、导热下行之效,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可使湿热从小便而解。生地、当归有滋阴养血之功。柴胡有疏肝解郁和引经之用。甘草调和诸药。龙胆泻肝丸泻肝而不伤肝,利湿而不伤阴,其配伍相辅相成,疗效为医家和患者所称道。而龙胆泻肝软胶囊是根据《中国药典(95版)》中"龙胆泻肝丸"的配方,改变剂型而研制成的新品种。针对"龙肝泻肝丸"中关木通的肾毒性,经过反复的实验,最终用生于四川、云贵一带的川木通成功代替有肾毒性的关木通。川木通与关木通相比,它的清热泻火力量较为缓和,而长于通利血脉,避免了肾损害,更适用于湿热质调理身体。日常可服六一散、清胃散、甘露消毒丹等。

相关文章

  • 湿热体质健康养生

    一、情志调摄: (1)宜稳定情绪,尽量避免烦恼,可选择不同形式的兴趣爱好。(2)宜欣赏曲调悠扬的乐曲,如古筝《高山...

  • 夏秋之交天气湿热很长,湿热体质的人特别多,如何从饮食和生活上调理

    湿热天气,体质湿热人群会出现哪些症状? 天气湿热的时间很长,因此湿热体质的人也特别多。湿热体质的人表现为脸色发黄、...

  • 湿热体质者的养生方法——去湿除热,常做身体“大扫除”

    湿热体质者中药养生原则 1.湿热体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湿热体质的人应根据自身情况选用具有疏肝利胆、...

  • 中养元:滋补不当易变成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的患者容易长痘、烦躁,精神状态也不好,那么,湿热体质该如何调理?湿热体质吃什么好呢? 如吃很多银耳、燕窝、...

  • 湿热体质人群如何调理?

    湿热体质的患者容易长痘、烦躁,精神状态也不好,那么,湿热体质该如何调理?一起了解下吧。 这些原因易致湿热体质 1、...

  • 九体调理 琦方内容

    阴虚体质 气虚体质 阳虚体质 平和体质 湿热体质 特禀体质 血淤体质 痰湿体质 气郁体质

  • 湿热体质

    我是典型的湿热体质

  • 湿热体质

    前天,去一个小学,给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小朋友上中医课,当讲到湿而热,连芩程时,我放了一张湿热的照片,小朋友就马上举...

  • 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是一种过渡性体质,以青壮年居多。到了老年,这种体质还可向阴虚、阳虚、气虚和痰湿体质转化。 所以,湿热体质的...

  • 寒湿、湿热

    你是寒湿还是湿热体质?90%的人都不清楚自己是哪种体质。 看中医时,我们常能从医师口中听到诸如“体质湿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健康】54湿热体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bj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