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可以作为《齐物论》续篇。基本都是些案例,讲如何与人相处。
庄子笔记 与恶人相处第一个案例:颜回问孔子
庄子与孔子是一个年代的人,所以文中多次提到孔子,七分推崇,三分挖苦。这回是表扬孔子的智慧。
话说卫国国君是一个年轻气盛的独裁者,搞得民不聊生。颜回决心要去卫国,救民于水火。临行请教老师孔子。
孔子一听就骂他一顿:“你小子活得不耐烦了,是不是想显摆自己的德行和聪明。。。”
毕竟,老师还是老师,情绪缓过来之后又说:“实在要去,就说说你的想法吧。”
颜回说了两种策略。
第一是做道德模范,端正、谦虚、勤奋、专注。
第二是做滑头,内直外曲,成而上比(意思是把明智的话告诉国君,附带说明,这话不是我颜回编的,是古已有之,被先贤们证实过的)
孔子说,第一种策略(道德婊),卫君干掉你就像夏桀杀关龙逢,商纣杀比干一样痛快。第二种策略(滑头婊)可以自保,但不足以感化卫君。
然后引出孔子关于“心斋”的教导:只有通过心的斋戒,才能让自己浑身充满能量,才能惊天地泣鬼神。所谓心斋,原话是这样的:
若一志,无听于耳,而听于心,无听于心,而听之于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达成心斋的人为何无往而不胜呢?因为他们做事心事专注,了无二念,待人接物都是以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态度(一宅而寓于不得已)。他们可以随时观空入空,调动能量(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可以做到无翼而飞,无知而知。
多么奇妙的聆听的境界!totally out of box!功夫在诗外!颜回不愧是孔老师的三好学生,一听就懂了,说:“我没听到心斋之说,还是颜回,这下子知道心斋,再也没有颜回这个人了。”(AGAIN,神逻辑,你咋不上天呢?!)
第二个案例:叶公子高问孔子
叶公子高是一个老实人。他的王兄让他出使齐国,游说齐王。他感觉自己被这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就找孔老师诉苦。
“宝宝不过是楚王弱弱的小弟,匹夫都说不动,更甭说齐王这么厉害角色。别看齐王表面客气,内心霸气得很,哪里是我可以说服的?这件事要干不成,楚王饶不了我;要干成了,俺这小体格估计也就挂了。这不,我还没出门呢,就感觉浑身燥热,恨不得大吃冰激凌(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
孔子先晓之以义:人无论强弱,有两件事不能躲,一是孝敬父母,二是侍奉国君。这两件事,要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然后有给出几条建议:
第一、人际沟通的原则,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无论是溢美,还是溢恶之辞,都要屏蔽过滤。
第二、中庸做事,不带个人预设和期望(无迁令,无劝成)。
心态摆正,方法得当,工作可以摸鱼了,成与不成有有什么关系呢?。
第三个案例:如何教育霸道总裁
颜闔的新工作是当太子老师。太子是个天性刻薄残忍的家伙。不好好教他吧,对不起国家;好好教他吧,对不起自己:太子一不高兴就会直接把师傅给灭了。
无奈只好请教宰相伯玉。老相国很有一套:
教育霸道总裁就好比训虎,你不能丢小动物给它,激发残暴好杀的天性。只能让它饥一顿饱一顿,让它学乖。老虎虽凶残,但与训虎人亲近,就是因为训虎的人深谙虎性。
然后又举了一个反例。一个爱马的主人,用精致的竹筐装马粪,用精美的盘子盛马食。一次,马屁股来了一只蚊子,这位主人没有及时拍到蚊子,结果马发脾气,就把主人踢死了。
与人相处,无论此人霸道如虎,还是温顺如马,都要顺着其性情去引导才能和谐相处。
几千年来科技翻天覆地把世界颠覆了好几个来回,而人性基本不变,好人和恶人的嘴脸还是那个样子。所以,以上案例今天依旧可以指导人们好好地穿行于这个充斥着恶霸的社会,逍遥自在,享受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