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安儿童经典诵读活动方兴未艾——2016年《西安晚报道传统文化》

西安儿童经典诵读活动方兴未艾——2016年《西安晚报道传统文化》

作者: 崇南書院 | 来源:发表于2019-12-29 21:29 被阅读0次

西安儿童经典诵读活动方兴未艾

《西安晚报》2006.3.31第27版有一篇题为:“经典诵读今天还需要吗?”的文章。报导了德音文化教育中心在西安举办“西安地区国学启蒙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暨乐教与国学启蒙教育”演讲会的情况。

文中还介绍了现为西安市某区政府公务员——曹宇,以及他的儿子李方兆的读经情况。她的孩子出生两个月后,他就给孩子念《大学》、《老子》及唐诗,连喂奶的时候也念。孩子四五个月时,除了念之外,有空就给孩子放这些经典磁带,不管是孩子睡者还是笑着哭着。1岁3个月时,则教孩子用手指着念经典。到3岁半时,孩子已经会背《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部分、《论语》部分、《唐诗三百首》、《笠翁对韵》等。诵读经典不仅使小方兆记忆力和理解力得到加强,而且培养了她对书籍的浓厚兴趣,阅读成为小方兆日常生活中下意识的动作。加上曹宇在工作之余的悉心指导,如今小方兆掌握的汉字达2500个以上,报章杂志上的短小文章、家用电器的说明书等都能念下来。不仅如此,诵读经典还使孩子心地善良,爱做好事,文明礼貌的程度比其他也要好许多。

也就是在这个演讲会上,记者还遇见了德音的特邀嘉宾——一个从11岁起就开始读经、现在为西北政法学院大三学生建志栋同学。他老家在河南灵宝函谷关附近,是夸父追日、老子写经及上演刘项争权等充满文化韵味的地方。他外公喜欢读经,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一直给他讲经典里很多的故事,时间长了,建志栋便对读经有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悄悄翻阅起了道德经,这一翻让他从此对经典爱不释手。现在还在大学的建志栋所具备的文化知识让很多老师都觉得诧异。他经常被其他学校和有关机构邀请去讲座,并参加成立了一个书院,专门介绍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文化。建志栋透露,自前他正在写一本初拟为《国学启蒙》的书稿。

文中还提到,陕棉十厂小学五年级学生唐瑜,在爷爷唐天寿“与圣贤为友、与经典通行”的启蒙理念下,4岁就开始读《论语》。当时她还识不了多少字,唐老就每天早上6:30分准时叫他起来,唐老读一句,小唐瑜读一句,她用了半年的时间才半懂不懂地背了整部《论语》。从《论语》开始,小唐瑜就开始了她读经的历程。截至目前,他今年仅10岁的小唐瑜已经背会的经典有10多部,都超过了她的年龄。内容除了较为简单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常礼举要》外,还有“四书五经”部分内容。令人惊叹的是,小唐瑜阅读的内容广泛到很多大人和大学生都没有的程度,目前她涉足的经典有《史记》《诸子百家》等。

文中还特别提出,陕棉十厂五年级的班主任许老师安排本班学生每天早读的时候,读5——10分钟特选的经典作品,内容有《论语》《大学》《中庸》等等。这样既不耽误学生按现代教育教材大纲学习规定的课程的时间,也让孩子额外获得了“国粹”的营养,扩大了阅读量,增加了知识,同时让孩子从小就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她觉得读经效果很不错,最明显的是写作和文学常识方面。对孩子理解力和记忆力的提高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们班的语文成绩因此总比别的班好。

还有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的杨老师在在教学工作中搞“经典诵读”已经五六年了,她认为像现在的教学安排,每天只给孩子在书上指认一下,这个图片是小狗,那个图片是小猫,对孩子的培养和塑造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从小就多一些简单的经典方面的学习,这不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负担。实践证明,读经典的孩子学习起来比别的孩子较轻松。庙后街小学的马副校长也是“经典诵读”的支持者,他表示:“国学是国粹,我们现在有个任务就是要重新把我们的国粹发扬下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安儿童经典诵读活动方兴未艾——2016年《西安晚报道传统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eu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