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

作者: 曼珠沙桦 | 来源:发表于2023-12-19 11:25 被阅读0次

前几天领到一个任务,因为地方志的编写需要,要提供本单位的情况介绍,不得少于6000字,内容是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单位沿革、机构设置、职能、工作情况等。

一看到6000字,脑子真是嗡嗡的,头一下子就大了,最怕写长文,不知道为什么我很难把文写得长一点,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事,很难拉长到几百字。

这样的长度对我来说,就需大量的内容填充了,这是头疼的第一点。

时间上的跨度也给让人棘手,新中国成立以来,那可是70几年的跨度,我哪里去搜集以前的资料?档案室能查到的也只有八十年代末期的零星资料。这是头疼的第二点。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留的时间还比较充分,差不多有两个月的时间可以准备。

事后看来这也是一个鸡肋,因为不着急交,这件事成了屡屡被想起,又屡屡觉得不着急的事,拖延到只差一个星期了,再也没有拖的理由和余地了才开始着手。

说来也算是如有天助,居然找到了一本系统内编写的类似单位志一样的书,从本部门的形成、到职能、到政策的变迁,详细记载了全过程,这极大的填补了我内心对这一段历史的空白,我津津有味地翻看着这本书,尤如孩童时代听爸爸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一样。

可惜只到2005年,不过也够了,余下的都几乎可以查档案资料了,这让我感觉轻松了不少,同时又拖延了两天,感觉既然资料充足,写起来应该很快了。

这个任务最后在deadline三天完成,还有一个比较幸运的是,有一位工作非常认真仔细的同事,将自己负责那个内容的工作,按年份详细地提供给了我。

我把查档案放在了最后一天,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重要内容的补充,比原来找的那个具体多了,这样一来,就更像模像样了。

终于我的思路也理顺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单位从无到有,从公司到几个人,从几个人到一个科室,再到一个单位,又合并、扩大。

适用的法律从制订到修改,到再修改,到完善。工作方式的变迁,从最开始的发动群众,到组织集中实施,到分责任区划组织开展,到第三方承包实施和验收。

工作重心在随着时代潮流的涌向,不为觉察却在切实地发生变化。

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了,却也悄悄地在我心里掀起了一些些波澜,我们都在默默地,像是以惯性推动着向前,又像是在年复一年重复着一些大同小异的事,意识不到一旦以时间为轴,才能看到的一些转折和变迁。

在天天念叨着整体意识词汇,更像一个毫无意义的点缀,却在真正看到一个相对长久的全貌时感觉到心惊,真的像是盲目的人,对一切流过的岁月视若无睹。

看一段时间、看一段尽可能长的时间,才能更清楚地了解一件事,才可能更清楚地懂得一个人。而不是片断化的、碎片的去解释着现象,也算是这个工作给的领悟吧。

相关文章

  • 梳理梳理

    这个周,过得还是比较充实,最大的感觉就是头顶三个鸭梨。最大的压力来自工作。20号,我的职务有了变动,这一变动就面临...

  • 梳理梳理

    昨天的信息量有点大,除了听了混沌大学的年终大课,看了两篇文章,一篇是李笑来老师的《如何在一个小时内构建自己的终身阅...

  • 梳理梳理

    我觉得我得好好梳理下自己的人生了,总觉得自己每天的日子过得有些匆忙,也有一些浑浑噩噩的。 所以我要好好改变自己,趁...

  • 梳理梳理生活

    我的生活很自由,也可以说是散漫,在家的时候时间全由自己支配,几点睡觉,几点打扫卫生,家里的东西放在哪里...

  • 梳理

    梳理人生,梳理公司、梳理家庭、梳理心情、梳理朋友圈,一切皆可梳理。 梳理过后一切清晰明了,透过起初的爱带来从未体会...

  • 梳理

    女儿中考结来后,最近搬回了咸阳的家,花了一周的时间打扫了房子,回老家整理了从西安搬回去的东西,本打算回娘...

  • 梳理

    好长时间没有规律写作了,前段时间因为工作的波动,一直没有安下心来,现在终于忙完了这段时间,工作也谈妥了,一切继续步...

  • 梳理

    大约23:00点睡的觉,做梦梦见爷爷,嘴里喊着各种能想起来的亲属称呼“叔叔,大伯,哥哥,弟弟,姐姐,姑妈……快来啊...

  • 梳理

    近两月,像一只瘪了气的气球,任你如何拍打,都跳跃不起来了,只瘪在那里,抽一下,怏怏地飘忽几下,又悄无声息歇在角落里...

  • 梳理

    累了,陪自己聊会天吧! 昨天回去看老爸老妈,由于小时候的经历,总觉得与他们与其他父母不同!小时候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梳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ez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