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幸运都是拼出来|《谁的奋斗不带伤》读后感

幸运都是拼出来|《谁的奋斗不带伤》读后感

作者: 素心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20-02-11 19:18 被阅读0次

第一次听到赵美萍这个名字,是在齐帆齐老师的文章中,当时对于这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名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因为我从未读过她的文章和书籍,所以理所当然的把她当作了那种并不是很出名的小作家行列。直到昨天我在微信读书偶然阅读了她的《谁的奋斗不带伤》,我对她产生了由衷的敬佩和欣赏,已经好久没有一本书可以吸引我读下去,并且不自觉地流下流泪了。

赵美萍的前半生是苦难的前半生。她于1970年出生在江苏省如皋市一个贫穷却温馨的家庭,父亲是她前半生中为数不多的给她带来温暖和幸福的源泉。然而幸福总是那样的短暂,在她六岁的时候,父亲得了麻风病,那是一种难以治愈且让人歧视的病。父亲被隔离,母亲时常卧病在床,妹妹又少不更事,美萍的那段时间过的日子可想而知。但是只要父亲还活着,美萍就还有希望,可是上天总是这样的残忍,就在父亲病愈马上就要出院的时候,因为一次医疗事故夺去了他的生命。那一年,她还不到9岁。

你以为她的苦难仅限于幼年丧父?不,这只是她苦难的开始。母亲的前夫,一个坏到无可救药的流氓无赖,打听到母亲的住址,从此开始了无休止的纠缠。那个坏蛋吃喝嫖赌样样都沾,他败光了家里所有的东西,对母亲更是经常进行非人的折磨。终于在一次严重的家暴以后,为了躲避他的打杀,母女三人开始了生命大逃亡。她们逃到一个住的比较偏远的表姐家里,母亲在表姐的帮助下,只身一人去了安徽,并在那里安家落户。

原本以为母亲有了新生活就会把两个女儿都接走,可是因为继父不同意,母亲只能带了妹妹走,留下美萍做了别人家的童养媳。童养媳这个封建社会才有的产物,注定充满了辛酸和苦累。在美萍的苦苦哀求下,她终于得以和妹妹一样去到母亲的新家。可是去了以后她才知道,当初继父之所以不同意把两个孩子都接去,是因为这个家里真穷啊。

为了生存,年仅14岁的美萍不得不放弃学业成为了一名采石女,和继父一起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采石的工作想像不到的艰辛,特别是对于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女孩子来说,但是她都咬牙坚持下来了。如果说肉体的痛苦她还能够忍受,精神上的折磨却让她无数次崩溃。她写了很多封遗书,准备自杀,但最后都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还好她放弃了,否则这个世界上就少了一份象征坚持与美好的存在。

美萍19岁的时候,机会来了,她和暗恋了五年的川“私奔”到了上海。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好在经过一番打拼,她终于成为一名服装厂的工人,并一步步从普通的缝纫工成为小组长再到办公室的小领导。在此期间,或者应该说从她还是采石女的时候开始,她就一直坚持看书写作,而且时有文章见诸报端杂志,这份坚持也给她带来了人生中的重大转折。

在企业工作了七年以后,美萍听说《知音》杂志社招聘编辑,于是她心动了,要知道成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是她毕生的梦想。然而谈何容易?首先招聘条件的第一条学历要求她就不符合,不仅不符合而且差得远呢,人家要求至少大学水平,而她只有小学毕业证。可她最后还是从众多优秀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因为就像她说的,苦难就是最好的大学,她用自己的经历打动了所有人。

现在的美萍在美国,生活富足而稳定,可以一边欣赏着别墅外美丽的风景,一边品着香茗,一边撰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过上了令人羡慕的生活。

的确,美萍现在的生活让很多人都非常羡慕,大家羡慕她可以逃离原生家庭给她带来的不幸拥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正如这本书的书名,谁的奋斗不带伤?美萍今天的一切都是奋斗出来的,为了今天的生活她可以说是遍体鳞伤。试问一句,如果换作你,你能否像她这样杀出一条血路?我也问了自己同样的问题,答案是,不能。

我比美萍小十岁,出生于一个偏远的小县城,父母都是供销社的职工。那时候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原来被称为香饽饽的供销系统正慢慢走向下坡路。没几年的功夫,母亲就下岗了,父亲在一家事业单位干临时工,工资低的可怜。我上高中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来自农村,他们特别羡慕我能从小在县城长大。但他们哪里知道我受了多少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因为县城阶层分明,而我们家就处于最低层。

母亲性格强亮,脾气暴躁,父亲则正相反,从我记事起,两个人就天天吵架,原因基本都是因为钱,才上小学的我就会感慨“贫贱夫妻百事哀”。软弱无能的父亲为了躲避母亲,常常早出晚归,无力反抗的我就成了母亲发泄情绪的工具。和美萍一样,我从小特别喜欢读书,什么书都读,只要有字儿就行。但是愚昧无知的母亲认为,所有课本以外的书都是闲书,会影响我的学习,所以她经常翻我的书包,一旦发现我又借了同学的“闲书”,她会立刻爆发雷霆之怒。

有一次我借了一本《郑渊洁童话》,那是一本期刊,因为当月刚到手,同学特别稀罕,我低声下气地求了好久,他才借给我看,并且一再叮嘱我不要折了角。结果那晚我运气不佳,被母亲逮到了,她眼睛瞪得浑圆,咬着后牙槽,一手揪着我的头发,一手扭着我的腮,冲我一通神骂。这还不解气,末了抢过我的书,无视我的哭喊哀求,把书团成团扔到了门外。第二天我硬着头皮把那本皱巴巴的书还给同学,结果可想而知,从那以后同学再也不借给我书看了,而我也厌倦了和母亲无休止的抗争,从此放弃了读书。

之后我又迷上了画画,但是因为美术老师一个鄙夷的眼神,我再次选择了放弃。再后来我又有了很多次改变人生的好机会,但最后都因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放弃了。逐渐平庸的我曾将这一切归罪于母亲、老师、朋友、同事、老公……唯独没有想过那个最主要的原因,自己的拖延和懒惰,自己的懦弱和胆怯。

相比美萍,我曾自认为充满了坎坷和波折的前半生简直不值一提。苦难如她都能冲破重重关卡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幸运如我却在平淡的日子里渐渐迷失。我们终究没有美萍那种奋不顾身、英勇无畏的精神,所以我们注定归于平凡。

相关文章

  • 幸运都是拼出来|《谁的奋斗不带伤》读后感

    第一次听到赵美萍这个名字,是在齐帆齐老师的文章中,当时对于这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名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因为我从...

  • 励志人生

    《谁的奋斗不带伤》读后感 赵美萍,江苏如皋人,从小丧父,随母亲改嫁到安徽芜湖,因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就辍学,干过...

  • 《谁的奋斗不带伤》读后感

    现在看任何一切带文字的东西,不再是冷冰冰的,仿佛看到了文字背后,编辑们跑男闯北,通宵组搞的付出,读起来很轻易,写起...

  • 谁的奋斗不带伤

    每每走完一段路,驻足凝望,回眸过往,除了深浅的脚印,还有泛满五味的回忆。 我想每个人的青春也大都如此吧。青春像一杯...

  • 谁的奋斗不带伤

    早在几年前,就看过赵美萍老师的《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记得当时在听到书名的瞬间,我就隐隐约约能够感觉到这本书会引起...

  • 谁的奋斗不带伤

    所有的经历都是对生命的历练和升华。越痛就会体会越深。虽然我现在还无法成为一位生活的智者,真正能做到放下的境界,但必...

  • 谁的奋斗不带伤

    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听说航考上了985大学研究生,如果不是亲耳所听,我简直不相信这是实事。 记忆中的航学习一般,平时...

  • 童年的伤痛 一生的财富

    早就想动笔写一篇关于《谁的奋斗不带伤》的读后感,但是每次无法平静的内心,总让我无法动笔。也许没有人比我更能体会...

  • 读《谁的奋斗不带伤》有感

    作者赵美萍如今定居在美国休斯顿,知音海外编辑,畅销书作家,她的励志故事曾被中央台、湖南台数十家媒体报道,曾获得QQ...

  • 赵美萍|谁的奋斗不带伤

    人生就像一列时停时行,毫无方向的列车!我们每个人正如这列车的司机,在这段生命的旅程中,有的人选择就地独候,有的人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幸运都是拼出来|《谁的奋斗不带伤》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fx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