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当呼吸化为空气》有感

读《当呼吸化为空气》有感

作者: 闫婧婷 | 来源:发表于2020-02-11 12:49 被阅读0次

《当呼吸化为空气》一书由美国作者保罗卡拉尼什所著,2013年,在人生道路上本十分成功美满的保罗,眼泪一颗一颗地落下来,是在读到189页时,保罗用轻柔而坚定的声音,清楚明白地说:“我准备好了。”

从日当正午的35岁壮年查出肺癌,到37岁的2015年3月9日这一天离开人世,保罗重返了工作岗位,完成住院医生涯、获得教授资格,女儿卡迪出生,思索了死亡的意义,写下了《当呼吸化为空气》……至而今,他躺在曾经工作过的医院里,弥留之际,他说“准备好了”。


保罗的妻子露西写道:“准备好了。他的意思是:准备好撤除呼吸辅助设备,准备好注射吗啡,准备好去世了。”

保罗说准备好,那就是,真的准备好了。

1977年出生的保罗·卡拉尼什,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英语文学和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还在剑桥大学获得了医药哲学硕士学位,然后在耶鲁大学医学院继续深造,行医时还获得过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

查出肺癌之前,保留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他还有个理财计划,未来一年收入会翻个六倍,即将走上人生的巅峰。

然而,肺癌让这一切都来了个急刹车。

与死神狭路相逢,谁能够真的准备好了与之交手呢?

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自此,他开始以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记录自己的余生,反思医疗与人性。

我们身负奇迹而行,去在自身之外寻找奇迹。这是从《当呼吸化为空气》中找到的句子,保罗对生存和死亡的深刻理解、对医生职责非同寻常的定位、以及直面死神降临时表现出的勇气,让他成为一个医者和患者的双重榜样。读的过程中我一次又一次被他的文字深深折服,捧着他妻子露西的后记我泪流满面,在前者身上我感受到深刻,在后者身上我感受到爱。

这本书是他的遗作,首先好在文笔和情感,然后才是作者身份的独特性,毕竟医生与患者的双重视角不是每个写作者都能兼具的。这是一本沉甸甸的书,我想但凡读过的人都会有所触动的。

死亡就像刺眼的阳光,直视骄阳不免带来痛楚,但躲避并不能让它自动消失;相反,即使不看它,它也笼罩着你的时时刻刻,甚至或明或暗地驱使着你的行为、选择。”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直视骄阳。存在主义的哲学创始人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中,死亡已经在场。我们只有了解了死的意义,才能更好地活着。

相关文章

  • 读《当呼吸化为空气》有感

    《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是3月15日下午收到的,原本是下周的阅读计划,但,我在15号(农历正月二十八,周四)晚上...

  • 读《当呼吸化为空气》有感

    《当呼吸化为空气》讲述的是美国著名神经外科医生保罗,在即将抵达人生巅峰时被诊断出患有肺癌。他坦然接受...

  • 读《当呼吸化为空气》有感

    《当呼吸化为空气》一书由美国作者保罗卡拉尼什所著,2013年,在人生道路上本十分成功美满的保罗,眼泪一颗一颗地落下...

  • 读《当呼吸化为空气》有感!

    《当呼吸化为空气》是美国保罗•卡拉尼什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写的。他不是作家,但他热爱文学。他是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在医...

  • 《当呼吸化为空气》有感

    昨夜第一次参加读书会深阅读的活动,很有收获!俩个多小时的时间,每一位书友都沉浸在场域当中,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探讨...

  • 《当呼吸化为空气》有感

    文/小叶儿 保罗,一名神经外科医生,文学硕士毕业后,为了寻求生命的意义,与鲁迅相反,弃文从医,毅然踏入了七年的神经...

  • 读当呼吸化为空气

    这是最近读的那些书中,给我感悟最多的一本。也许是因为它贴近生活,让人看到一些以后会发生的事情。 保罗,是书中的主人...

  • 读《当呼吸化为空气》

    《当呼吸化为空气》看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是这书应该写的是个即将面临死亡的人写的书,果然是这样的,然而悲伤的是,作者已...

  • 读《当呼吸化为空气》

    大概因为生命中过去的时光还算幸运,并未遭遇恶事,而在医院,所有的悲恸无常,一下子都铺展在我眼前,让我惊觉“死亡”的...

  • 读《当呼吸化为空气》

    癌症,离我们其实真的并不遥远,身边的亲人就有因为肺癌去世的,让我第一次真正地面对死亡,我很害怕,害怕地忍不住颤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当呼吸化为空气》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fx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