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尤瓦尔∙赫拉利的书《人类简史》,书中有几个小故事对我的思想产生了不小的冲击。让我再一次深切感受到:你有什么样的认知地图,世界便会以什么样的面貌呈现在你的面前。
第一小故事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大约是在1519年4月,西班牙殖民者埃尔南·科尔特斯带领着由约500名战士,100名水手,16匹马,11艘船只组成的探险队,在墨西哥东海岸登陆,入侵阿兹特克帝国。在1521年8月13日征服阿兹特克帝国,用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征服了一个强大的帝国。阿兹特克帝国的主体民族是阿兹特克人,还是一个十分好战的民族。
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是在欧洲人到来前美洲最发达的文明之一。阿兹特克人深信自己早就已经认识了全世界,而且相信世界的绝大部分已经在阿兹特克人的控制之下了。西班牙人的到来,对于他们来说,就好像是外星人来访。帝国之外竟然还有西班牙人这种玩意,简直不可想象。科尔特斯一行不到1000人,而阿兹特克帝国人口高达百万,他们根本没有将这一行人视为侵略者。
帝国破灭的悲剧就在这种盲维的认知世界里发生了。
第二个小故事
第二个小故事比第一个还狗血。在埃尔南·科尔特斯登陆墨西哥10年后,西班牙另一个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率领着由168位西班牙士兵和土著盟邦士兵组成的侵略者抵达了印加帝国的海岸。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同样是抄袭科尔特斯那一套侵略手法,1932年就将印加帝国灭亡了。
从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到1519年科尔特斯登陆墨西哥,西班牙人已经征服了大多数的加勒比海群岛,建立起了人间地狱般的殖民岛链。不到20年的时间里,整个加勒比地区的原住民就几近灭绝了。
这场种族灭绝的浩劫就发生的阿兹特克帝国的家门口。同样的,印加帝国对阿兹特克人的命运也一无所知。如果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对于周遭的世界多一份好奇,对自己邻国发生的事情多一些关心,而不是在唯我独尊的认知世界里沉睡,或许世界的历史又将是另一种面貌。
第三个小故事
1969年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和伯兹·艾德林踏上了月球表面。在登陆前的几个月,阿波罗11号的航天员在美国西部的一个类似月球表面的沙漠里受训。当地也是几个美国原住民的居住地,而这个故事就是讲航天员与当地一位年老的原住民之间的对话过程。
有一天,航天员受训的时候正好碰上了一位上了年经的美国原住民。老人问他们在这里做什么,航天员们告诉他,他们是一个研究探险队的人,不久之后就要登上月球了。老人听他们这么说,沉吟了一会,就问他们能不能帮他一个忙。
“要帮什么忙呢?”
“我们的族人都相信我们的神灵住在月亮上,你们可不可以给我们捎个重要的口信?”
“要带什么话呢?”
老人用族语说了一串,并教会了航天员们,直到确定他们背的滚瓜烂熟为止。
“这是什么意思呢?”航天员问。
“啊,这是族人与神灵之间的秘密。”
等航天员返回地球,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会讲当地族语的翻译,将这段话背给翻译听后,这位翻译简直笑翻了。等到翻译平静下来后,告诉航天员们,这段话的意思是“不管这些人跟你说什么,千万别相信他们,他们只是要来偷走您的土地的。”
故事背后的深思
前两个小故事让我读到的是认知空白带给人类毁灭性的灾难。三个世纪过后的第三个故事,让我们读到了认知空白之后的警觉心理。这种认知的进化不知要经过多少侵略者的暴行、掠夺者的贪婪才能促成。
最近在学习吴伯凡老师的认知方法论的课程过程中,思想也不断地接受着冲击。我们通常都会说一句话:“知道的越多越痛苦。”是啊,我们一直以来都在逃避认知过程中痛苦而宁肯无知,过着“无知即极乐”的麻痹生活,就好似被西班牙人灭亡的阿兹斯特帝国和印加帝国。根本不知在自我之外还有那么一个大世界,吴老师用一个新创的词——盲维来形象地比喻认知世界里的空白空间。
认知盲点是维度中缺失的点,而盲维则在认知世界里缺失了整个维度,原本三维的世界在你的眼里成了一维的或者二维的。这样想来真是细思极恐,我们是否也像阿兹特克人一样局限在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而不知自知呢?
吴老师对自由和自在的解释也我茅塞顿开。
自在就是你独自占有一个快乐的空间,不需要思考,不需要选择,作为一个附庸,一个微不足道的终端,附着于一个母体,一切事务都全权委托给母体,就像我们的某个器官。甚至连自我意识也不存在。
自由就是什么都由你自己来干,你自己来认知,你自己做选择、做决策、做判断,而且你要承担这个选择和判断的后果。
或许我们一直希望能够过着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这样自在的生活,整个世界都都属于我们,我之外的世界完全空白。在这样一种状态里,我们感受不到外界的威胁,也不需要去探索我之外的未知世界。当认知之闸未开启时,我们是安全的,我们是有控制感的。打开认知之门的那一刻开始,所有的一切都将改变。
从那一刻开妈,便是自在结束的那一刻,认知的痛苦便席卷而来。我们需要面对自己的渺小、无能、无知、落后和不可掌控,还需要承担独立思考带来的麻烦和痛苦,错误认知产生的责任和后果。
为了活得自在,逃避真实世界里的种种挑战和各种凶险,我们宁愿放弃自由,放弃认知改变带来的痛苦,将自己的思想交由他人掌控,或者生活在自己虚幻的想象中。真实的世界不只有美好的事物,与美好相伴而生的可能还有饥饿、寒冷、孤独和无助。就因为如此,我们是否就该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里呢,或者是自己内心虚幻的世界里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