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号稼轩,是与苏轼齐名的豪放派词人,被誉为“词中之龙”,然而其文学成就却得益于他的无用武之地。1162年,22岁的辛弃疾带领50名精兵,突入万人金军营地,将叛贼缉拿归案,一举成名。可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无心与金国交战,便将执意北伐的辛弃疾调到大后方任闲职。杀敌无望的辛稼轩只得寄情于诗文,创作出大量慷慨激扬的名作,化身为一代文学巨擘。
辛弃疾曾在赣州做提点江西刑狱,期间登上城西北贺兰山顶的郁孤台,其因周围林木葱郁、孤悬山巅而得名。遥想当年金兵追杀隆裕太后时,敌人一路尾随至赣州,在此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流离失所惨不忍睹,辛稼轩遂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其睹物伤怀和壮志未酬之情溢于言表,但在悲愤之余,辛弃疾仍坚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自己终会梦圆报国之志,可惜他到死也未能完成梦寐以求的夙愿,所幸其诸多作品流芳百世,这首《菩萨蛮》还入选了六年级课本,让孩子们从小就能欣赏到宋词之美,以及感受词人的爱国情怀。
实际上,除了辛弃疾,登临郁孤台的文人墨客还有很多,像李渤、苏东坡、岳飞、文天祥、王阳明、郭沫若等,他们也留下了众多诗词,比如苏轼的《过虔州登郁孤台》: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
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
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
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
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洲。
故国千峰处,高台十日留。
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
其中的“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就镌刻在如今郁孤台的“望阙”门楼两侧,令人顿领山水之美。爬上郁孤台的三楼,人们即可亲身体会到辛稼轩词作中的深邃意境。清澈的章江水奔流不息,与不远处的贡江汇流为江西的母亲河赣江。向西北望去,连绵的群山遮住了视线,可滔滔江水势不可挡,终会东流入海,慨然之气溢满人们的心胸,更会对怀才不遇的词人惋惜不已。
想当年,金戈铁马的孤胆英雄被囿于南方,其有心杀敌,可无力回天,是何等的痛心疾首啊。好在,无缘带兵打仗的辛弃疾将满怀失落锤炼为流芳百世的文字,把永不褪色的爱国激情书写于汗青之上,时刻警醒世人,勿忘清江水中的行人泪,切记让未来告慰历史。
2023.10.3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