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定西孤儿院纪事》说起

从《定西孤儿院纪事》说起

作者: 蓝线 | 来源:发表于2017-05-19 11:25 被阅读164次

    杨显惠先生是甘肃东乡人,写了两本关于甘肃的书,一本是《夹边沟记事》(下称《夹边沟》),我去年看过。另一本是《定西孤儿院纪事》(下称《定西》),因为我是定西人,感触更深刻。我小时候听大人说过五八九年我们这里遭遇过大饥荒,饿死过很多人,说饿殍遍野也不过分,有人饿得不行,甚至吃人肉。大人还说,人肉是酸的,吃了后,人的眼睛泛红血丝,我倒觉得这是被饿的。在《定西》中,就有一篇写了吃人的事情:

    他说他进了正房没找到扣儿,出门一看灶房的门缝往外冒热气,他就又忘灶房找去了。一推开门,扣儿娘正烧水哩,听见门响转过脸来问他做啥?他说找扣儿拾地软儿去。扣儿娘说扣儿去他舅舅家了。他有点不信,昨天还一起拾地软儿的,便问了一声扣儿啥时候走的?扣儿娘说今早走的。他又问跟谁走的?扣儿娘说,你问这么详细咋哩?庆祥说,他刚进灶房就闻见一股怪味道,那味道是灶上的锅里冒出来的,锅里咕嘟嘟响。那气味香得很。但是说着话,他突然看见扣儿的毛辫子搭在水缸后边了,故意叫他妈说谎话骗他哩,就又喊了一声扣儿并且走过去看,但令他惊愕的是水缸后边空空的,就是扣儿的辫子长拖拖地放在水缸盖上。他立即吓出了一身冷汗,腿都软了。后来他看见扣儿娘被灶火照得红赤赤的眼睛,吓得他转身就往外跑。

    扣儿大概真的是被他娘吃掉了。这段描述让人毛骨悚然,浑身汗毛直竖,当时我想,最恐怖的故事也莫过如此。而这一切又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杨先生花了七个月走遍定西,访问了150余名孤儿,运用完全白描的手法,还原出了一个个基于真实历史的故事。当年的大饥荒,将人真正逼到了绝境,如何才能活着?关于命运的悲剧,余华在《活着》中展示的很好,但那只是个人的命运,而大灾荒,并非是天灾,却使整片陇原大地陷入绝境之中。《定西》中,为了吃点东西,有的人卖掉了自己屋顶的椽子。有一家子逃难的人坐在路边休息,饿软了,起不来,活活被饿死。在《姐姐》一篇中,栓栓姐弟两人要饭,从开始的胆怯与难为情,到后来想各种办法,从定西一路要到陕西。

    在碧玉的孤儿院里,那些娃娃死完了——死了一拨又进来一拨,死了的都撇在河滩上了。这些景象,在今天,讲故事的人也想象不出来,可当时真真切切地发生过。我小时候,家里还时常来要饭的人,穿得破烂,拄个棍子,我怕这种人,见他们来了,就躲起来。

    这些真实的事,到今天来看是荒诞的,但它们既然存在过,我们必然不能遗忘掉。记得《夹边沟》第一篇叫做《上海女人》,出身上海大都市的妻子远赴万里看望在夹边沟劳教的丈夫,但丈夫却在她来几天前饿死掉了,尸体抛在荒滩上,被人割了肉,所以,大家不让她看。在戈壁滩上的地窝子里,她的局促与羞怯,与这里的一切格格不入。可以看到,就算是在这样的时代,上海这样城市里生活的人也是不愁吃穿的,她自然无法想象这种把人活活饿死的景象。所以大家会骂很多人是何不食肉糜,我倒是觉得夹边沟的人饿死了,不关上海人的事情。我们更应该关注,这样的事情是如何发生的?甚至,转头想,现在的世上,真的就如此美好?非洲呢?战乱的中东第三世界呢?同样的世界,可完全是不同的时空。

    所以,研究历史的意义在于什么地方,大概就是用真实的时间告诉我们一些我们视觉之外的事情,而这些事,有可能某一天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清现实,活在实在之中,而不至于走向偏颇。我向来认为,生活许多不如意的地方,就是我们错误地认识了自己所面对的世界,我们接受的教育,一直向我们传达美好的正能量的东西,而一切的丑恶与伪善的,都被隐藏起来,关在了潘多拉盒子里,但是,潘多拉的盒子迟早有一天会被打翻,因为真善美和假恶丑是并存的,我们自然喜欢真善美,尤其是看完了假恶丑之后,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消灭假恶丑,而不是假装看不到它们,这是掩耳盗铃。

    在大学的时候,老师为我们放过一个关于《幼儿园》的纪录片,拍得极好,在片头就有这样一句话:这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是我们自己,我记忆尤深。纪录片中的表现各异的小孩,既是我们的孩子,又是曾经的我们。我们看到他们,也会看到自己,这个时候,我们能否思考,作为一个孩子,他应该接受到什么教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定西孤儿院纪事》说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hy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