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定西孤儿院纪事》一段时间了,当初悲痛的情绪和激进的想法都已经逐渐的平和下来。不久前刚看的电影《芳华》,结尾的独白很能打动人: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4036/1fcbb07e2fa0ee40.png)
虽然将电影《芳华》和那段充满悲惨记忆的定西孤儿院相比,有些不合时宜,词不达意,却也说出了自己看到最后的心声。
小时候挑食,总会被父母训斥“要是生在1960年,你早就被饿死了!”那个时候,不懂背后的含义,觉得最惨不过吃树皮,草。时隔多年之后,看着这闻名已久的书,却是字字锥心,句句心痛。不由的心疼作者,要有多大的勇气和毅力,才能经受如此残忍的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4036/a4d737c2dc8623dc.png)
书中那饿死的祖辈,父辈,兄弟姐妹,仿佛在眼前飘过。都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是,在定西孤儿院的孤儿身上,不幸的根源都在那段天灾人祸的历史之中。人性在生死存亡之际,总显示的那么狰狞、那么悲伤、那么动人。有把最后的粮食留给儿子的母亲,有为了全家生存被迫下嫁老头的女儿,有为了活命,吃了自己孩子的娘亲,还有为了让保护弟弟而被强奸的姐姐······一段故事,总是包含着几条人命和数不尽的心酸、泪水。我终于明白,1960年已经不仅仅是吃草根树皮那么简单,而且在追求生存之际的“撕杀”和人性的考验,还有死亡的尊严!
所幸,还有孤儿院,给了这些故事的主人公一丝生还的希望。尽管还是吃不饱,但是对于生命的延续,已经是够多了。不想讨论其中的政治问 题,俗话说成也萧何败萧何,放在这里也是同理,不必赘述。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4036/acbb2f25eacdeac0.png)
整本书都没有多么华丽的辞藻,但却振聋发聩,让人不由的唏嘘,总要停下片刻,才能继续读下去。这样的故事,也的确不适合一口气读完,要不然心痛该要多久才能缓过来?当然,最后的几篇故事也算灰暗天空下的一抹亮色,给苦难的人生一点慰藉。时至今日,这样的故事一定没有消失,当然中国想来也不会重演如此悲剧,但放眼世界,不知又有多少的孤儿在这样苦苦挣扎。
只能说,那些战乱国度里的百姓,那曾在1960年绝望过的人们——那些年乱世如麻,愿你们来世拥有锦绣年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