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九妹~
最近有朋友跟我聊到毕业找工作的事儿,是要接受父母安排的工作,还是自己去北上广打拼?
这个问题,似乎很多人都面临过,每个人的看法也都不一样,九妹摘了一些知乎网友的回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有接受父母安排工作后,饿不死,累不死,每天都在看换工作的话题的网站,感觉吃抗抑郁的药业无法缓解。
也有跟九妹一样从十八线县城出来,想要出去拼一拼,闯一闯,又碍于父母的安排,不妨用五年时间给自己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如果五年期间过得不如意,大不了再回去就是了。
你可能会纠结我是女孩子,虽然向往大城市,父母老怕我进传销、被人骗该怎么办?用行动力来说明一切。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从来不会去质疑的。
接受家里安排的工作,或是去大城市闯荡,就好像朱砂痣和白月光,不论你选择了哪一个,你都有可能去向往另外一种生活,期待不一样的结果。
也有网友为父母发声,父母只是不想让我们过得太辛苦,所以才努力让我们进入简易版的生存模式。但不要选择去大城市工作,追求你的自由、梦想,还要把后果丢给父母承担。
看了这么多,你的想法是什么呢?
九妹想说:在小县城生活的人并不都是平庸,在大城市生活的人也并不都是职场精英。不管你身处何地,都不要给生活贴上标签,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其实终归要看你怎么为向往的生活的努力。
可能你询问了各方意见,但仍然不知如何选择。
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总喜欢去询问别人的意见,希望别人能够给我们建设性的帮助。殊不知最懂你的人,是自己。你的性格、能力、家庭条件等等,只有自己最清楚。
人有多面,简单的只言片语。别人能看到的,听到的,都只能勾勒出你的冰山一角。给你的建议,大都是根据自己的相似的经历来套你的情况。可人生不是PPT模板,随便在网上套一个简约精美的就行了。
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存在。
因此,不要老是去问别人你该怎么做。我们去询问他人的时候,只不过期望通过别人的嘴把自己心底的答案说出来罢了。
既然你已经有了答案,不如问问自己,你到底想要过怎样的生活?在你30岁甚至是更老的时候,你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怎么达到这个目标?
九妹给自己的目标是:在30岁的时候,年薪达到20W,在市中心有套价值120W的房子,以及一位风趣的伴侣。
定下目标后,就要开始进行分解,细化你的目标直到到现在可执行的状态。距离30岁,我还有8年的时间,这8年我分成三个阶段(前三、中三、后二),然后再思考前面三年我要达到的生活状态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生活状态我应该怎么做。细化到每年、每个月、甚至是每周,当你完成一个小目标之后,再对之前的行动做一个总结,以指导下个目标的执行。
有了清晰的人生规划后,你会发现做选择也没那么困难。不管是接受父母的工作抑或是在外打拼,最终都是为了达到目标,只是方式略微不同,当此路不通的时候,及时换条路走。
你也许在困扰父母的“专制独裁”,铺了条你不喜欢的路。
电影《死亡诗社》中尼尔热爱表演,好不容易获得主演的机会,并在演出上获得成功。但他父亲坚决反对,并将他带回家决定第二天让其转学。尼尔在极度痛苦却无法倾诉,对母亲说了句“我演得真的很好”,当晚便自杀了。
无法说清,尼尔是在讲自己话剧表演得好,还是在说自己演一个乖儿子演得很好。无法跟父母沟通,就只能选择在扮演一个听话、顺从的好孩子。
现实中也有许多的“尼尔”,因为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有所作为,就不愿孩子把精力放在表演、画画、唱歌这些在他们看来不务正业的事上。
他们为孩子铺设好了一条康庄大道,让孩子毫不费劲就能拥有“完美人生”,但这一切却从未询问过孩子的意见。
没有问过孩子,喜不喜欢,愿不愿意。
而孩子呢,常常在一两次沟通无果之后,要么放弃争辩,做一个让父母“省心”的孩子;要么孤注一掷,全然不考虑父母的感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跟父母沟通最好的方式,可以借用九妹最近看的《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中的一段话:
你要明白,真正意义上的孝顺并不是道德绑架,在与父母的交流中,你可以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你也同样需要尊重她表达观点的权利。你们首先是两个人,尤其是成年后,你们首先是两个同样有着独立意志、自主决定权、平等的成年人。
向你的父母诚实地表达与他们不一样的想法吧,你要相信他们有可能倾听你、尊重你、理解你。父母的“不讲道理”,也只是想让你别像他们当初那样走那些弯路罢了。
做出选择之后,怎么快速融入新生活?
接受父母安排的工作,一般离家不远,语言、风俗习惯、吃饭偏好等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主要是尽快了解公司事项,以及同事关系网。要了解这些,可以跟公司热心肠、年龄相仿的人,一起吃几顿饭,公司大概的情况、谁跟谁有矛盾,谁是领导身边的人,你都能知道个七七八八。(这种方法很适用事业单位)
如果是去陌生的大城市,除了尽快熟悉公司的业务,清楚自己的定位,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还要尽快融入城市。可以搜索城市的相关资料,对城市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通过查看高德地图等软件,熟悉城市各区域的分布。
租房的话,可以在网上找些攻略贴,看了几篇就大概了解各区域的房价,靠谱的信息渠道,清楚一些隐藏的坑,譬如南方低楼层可能终年不见阳光,夏季潮湿多虫蚁。
刚到陌生的城市,周末不要老宅在家,尽量多出去走走,去城市的地标景点转转,多认识一些新的朋友。
你有没有一个笃定的答案了呢?
如果有,勇敢地去做吧。
不论在哪你都可以变得更好,但请不要沦为生活的机器,努力学习新事物吧。疲于工作,累于生活,忙于社交,不给自己“充电”。只会让你前进的步子越迈越小,最后止步不前,与同龄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