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知己知彼---日本读书
极端的日本人,最容易分裂

极端的日本人,最容易分裂

作者: 简妮看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7-08-30 22:57 被阅读350次

曾经有一个笑话:一支军队走到了悬崖边上,如果军队是美国人,那么他们会停下来,请示将军的命令,如果将军宣布继续向前,就往前走;如果军队是中国人,那么他们会原地踏步;如果军队是日本人,那么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向前走。这个笑话其实揭示了日本人的一个很大特点:服从,无条件的服从。

极端的日本人,最容易分裂

《菊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是二战时出于对抗日本需要,鲁思*本尼迪克特写作的一本研究日本人性格的巨著。正是战争的需要为我们了解这个民族提供了一个契机。而且二战中的大量日本战俘成为了非常可贵的研究对象。虽然这本书可能反映的是二战时期的日本人性格,但是它所揭示出来的深刻的民族性仍然适用于当今的日本人。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我们更加应当增强对他的认知。

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日本人是秦朝宦官徐福以替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为名带去的三千名童男童女的后代。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却体现了我国在秦朝就已经发现了在我们的东方还有神秘的岛屿。公元七世纪,日本派出了遣唐使来中国学习文化。但是步入20世纪,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这个民族与中华民族有太多太多故事和牵绊。那么日本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呢?又究竟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民族呢?

本尼迪克特说“自从日本锁国的大门被打开以来的七十五年间,对日本人的描述总是使用一系列令人极为迷惑的‘但是,又……’之类的词句,远非对世界其他民族的描述可比。一个严肃的观察家在论及其他非日本民族时,是不会既说他们彬彬有礼,又加上一句说:‘但是,他们又很蛮横、倔傲。’他也不会既说该民族无比顽固,又说:‘但是,他们又极易适应激烈的革新’;也不会既说该民族性格温顺,又说他们不轻易服从上级的控制;也不会既说他们忠诚、宽厚、又宣称:‘但是他们又心存叛逆,满腹怨恨’……”所有上述这些矛盾却成为有关日本论著中纵横交织的经纬。而且,都是千真万确。这很令人疑惑。本尼迪克特说:“刀与菊,两者都是一幅绘画的组成部分。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倔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日本人就像菊与刀集于一幅画中将矛盾集于一身。

但是为什么相互矛盾的双方会集于一个人的性格呢?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和功能性。稳定性指的是个体行为中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那么日本人这种矛盾的性格是否违背了稳定性的特征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日本人的性格之所以会表现得如此矛盾是因为他们对于一个更高原则的遵从。例如,1945年8月15日,昨天还在誓死用竹枪击退美国人的日本军队在天皇发布投降诏书以后,却恭恭敬敬的在机场列队迎接前来受降的美军,不明所以的美国人本以为日军可能会武力抵抗或者有一部分人在背后捣乱,但是他们惊讶的发现这些日本士兵全都一反常态,没有半点反抗的姿态。这是因为日本人对天皇的崇敬压倒了一切个人情感,他们之前拼死抵抗是为了使天皇安心,现在温顺的投降也是为了使天皇放心。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日本人之所以如此快速的改变自己的态度,是因为条件发生了变化,而对天皇展示衷心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极端的日本人,最容易分裂

日本人对天皇的“忠诚”压倒了一切,这是自明治维新以后形成的一种局面。在“幕府”时代,日本人对将军的“忠诚”是最高的,明治维新时,尊王派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推翻了幕府将军的统治,重新确立了“天皇”的地位。明治维新时期,宪法中写道“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对国务大臣的任何行为都不负责任。而天皇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天皇是日本国民统一的最高象征,而不是负责的国家元首,所以日本政治的错误也与天皇无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天皇是万世一系的。日本第一代天皇相传是公元前600年统治了日本的神武天皇。天皇世代相传直至今天,而不像中国每经历一次改朝换代,皇帝变在不同家族中产生。但是这两方面原因只是对天皇的“忠诚”的必要条件,而不是重要条件。我认为还有一个非常必不可少的条件,那就是日本人的“等级”式社会和“安分守己”的性格。

极端的日本人,最容易分裂

日本人在构筑世界秩序时,经常考虑到等级制。而且这种特征渗透到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生活方式、经济生活、政治领域和宗教领域。在日本,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士农工商的等级分明、依次降低。即使在明治维新以后,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即使许多人从骡前马后变成累资巨万的油田巨子,人们也只会称呼他们为“成金”,也就是暴发户,因为他们通常由于出身不好而不会用贵族的方式与人打交道。而在这种世界秩序中,最高的美德就是“顺从”和“安分守己”,对日本人来说,有钱不是一件好事,安守本分才更值得称道。而日本人的“顺从”又达到了一种令人惊讶的高度。在中国,“仁”是“忠”和“孝”的前提条件,如果一个父母没有做到父母的样子,那么子女是可以反对他们的;如果皇帝不仁,那么人民就可以推翻他。但是在日本,顺从是无条件的。无论父母或者统治者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子女和下属仍然应该行孝尽忠,否则就会被人唾弃。本尼迪克特说:“事实上,‘仁’在日本是被排斥在伦理体系之外的德目。”

正是这种“顺从”和“安分守己”的精神为天皇的地位准备了必要的条件。而且这种压倒性的原则成为日本人矛盾性格的根源,他们严格的遵循着这种原则,根据情况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最后呈现出了看似矛盾实则内在同一的性格面貌。

r;Ķ�U�

相关文章

  • 极端的日本人,最容易分裂

    曾经有一个笑话:一支军队走到了悬崖边上,如果军队是美国人,那么他们会停下来,请示将军的命令,如果将军宣布继续向前,...

  • 最炽烈的情感,也容易最极端

    人心无尘,人世才无尘 一个人,眼中有无数个他人,并不能说明其深刻,只能说明其复杂。 简单的人,看谁都是简单的。他想...

  • 极端的代名词=日本人?

    想到“极端”这个词,就联想到日本人。觉得日本人应该可以算作“极端”的代名词。虽然这个民族和我们之间存在很深的纠葛,...

  • 极端容易法,让做到极端容易

    学了无法用起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因为耗能,因为有痛感!所以学了不去用,用了不去坚持用! 有一套机制让你学...

  • 分裂人格的日本人

    今天是“九一八”,勿忘国耻,牢记历史。 日本人号称最谦恭、最懂礼貌的民族。见面近90度鞠躬,表情和顺,男女...

  • 很多创业者都死在幻想中,比如幻想了很多敌人

    企业主是最容易焦躁的人,ceo是最容易精神分裂的人,老板是最容易情绪失控的人。当然,也许并不会在员工面前表现出来,...

  • 周反思|习惯性的打气

    极端的忙碌之后,最容易产生极端的消沉、极端的颓废。或是赖在床上睡上十个小时,或是躲在实验室里玩手机、或是用美食和运...

  • 日本人眼中的“人类”和“世界”

    偏执,极端是一般人对日本人的普遍印象。 日本人在平时的生活里如何如何,我们不去讨论,就说说影视作品当中的。 动漫,...

  • 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第九章学习笔记

    2022年4月12日——第九章分裂样人格 分裂样人格的个体容易被误解为精神分裂症。只从行为现象来看,有些分裂者...

  • 2017-09-05

    翻了几页当枕头的书,书中讲到日本人的思想是真真是极端和矛盾,实在是不知道怎么理解。在第二章的讲述中,日本人觉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极端的日本人,最容易分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lf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