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福州西博汇跑团
饮食里的淡淡乡愁----农村酒席文化

饮食里的淡淡乡愁----农村酒席文化

作者: 陌上一只花儿开 | 来源:发表于2017-06-23 22:04 被阅读50次
    饮食里的淡淡乡愁----农村酒席文化

    在我6.7岁的时候,大伯二伯家里经常办“大事”就是请酒。我那时候想为什么二伯大伯这么好,经常办大事,我们家为何没有。因为那时候穷,如果家里办大事一定有很多好吃的可以饕餮[嘻嘻][黑线]。小时候也不懂事理,简单直接粗暴的只想要对好久没有油水的胃宝宝好一点。

    饮食里的淡淡乡愁----农村酒席文化

    今天我把这个问题重新问了自己一遍。其实无需思考就有答案了。人生大事无非就是红白喜事,那时候他们属于家里年长的儿子,早婚,家底还算可以,大伯二伯四个各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在我6、7岁的时候堂姐们相继到了出嫁年龄。在加上家里劳动力多积攒了一些钱,有资本盖新房子搬出拥挤的老厝。所以那时候他们家的大事接连不断的发生,我那颗不懂事的小小心脏别提多羡慕了。

    饮食里的淡淡乡愁----农村酒席文化

    而今长大了,妈妈家这几年接连不断的也办大事,一年回来喝喜酒的频率2-3次。社会不断在发展变化,酒席的文化也在变化,再也没有了儿时的那种浓浓的烟火味:老厝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来帮忙,围着灶台洗菜切肉烧柴火,男人们忙着去镇里采购,打白粿、糍粑这些体力活也少不了男人,为来往的客人拿的份子钱记账也是有文化的男人分内事等等,还有厨间(PS:就是专门放置煮好菜肴等分配上桌的地方)也是专门一个人负责,记忆中都是男人负责,而且一直是同一个邻居,以前酒席都是很迟才开席,有时候厨房效率低动作慢要到两三点才开席,肚子饿的用现在自助餐的形容就是饿的扶墙进去[偷笑],孩子们受不了,妈妈们就会先从煮好的食物装一碗给孩子先垫垫肚子打打牙祭,貌似记忆中我也沾过这样的光,除了物质匮乏,或许这也是让我怀念儿时酒席的原因之一,毕竟食物太美味了呀,特别是松柏柴火煮出来的大锅饭,那味道在记忆中永远不会消散,也是再也无法释怀的一种乡愁。

    饮食里的淡淡乡愁----农村酒席文化

    这次回去是因侄儿周岁酒席,俗称抓zhui,生活水平提高,物质比以前丰富,七大姑八大姨厨房效率也提高不少所以对吃没什么感觉,抓zhui酒席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拿一个精致的竹编盆子,里面放置:书本,笔,剪刀,算盘,尺子,筷子,还有放上米粉蛋,孩子抓到尺子那他今后可能是裁缝,抓到算盘很可能是会计,如果抓的是笔,那以后可能会是文化人等等……

    饮食里的淡淡乡愁----农村酒席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相同的文化背景,相同的空气,相同的水源下的人们会有相同的生活习惯,相同的饮食习惯,相同的语言,甚至相同的表情。同一片蓝天下的人们只要一张口,就标记着一方水土的人们。而我,记忆中的酒席味道永远留在了那一片蓝天中,那是一抹无法挥去的乡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饮食里的淡淡乡愁----农村酒席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lh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