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歌谣&神话:
保留原始歌谣风貌的作品《弹歌》歌词: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òu)。←《吴越春秋》(东汉)
保留原始歌谣风貌的《蜡辞》(《礼记·郊特牲》)的歌词: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诗大序》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我国先秦古籍《周易·归妹》中记载的保存原始歌谣风貌的是:女承筐无实,士刲(kuī,杀,割取)羊无血。
能反映原始歌谣一些风貌的最早资料主要是:甲骨卜辞。
神话:
一神话是关于神的故事;
一神话出于想象和幻想;
一神话反映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的愿望,是时代的产物。
简述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1、神话比传说产生的早;
2、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3、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试述中国神话的主要特征:
1、 始终贯彻为人生的主题;
2、饱含着积极进取的精神;
3、以浓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鲜明的形象;
4、集体创作,流传中丰富变化成型。
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是劳动说和:宗教说。
神话的基本特性之一是:幻想的。
我国神话的主要特征有:
a.围绕着人的生存这一主题; b.英雄人物充满着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 c.塑造了鲜明的形象,想象力丰富; d.是一种集体创作。
神话特征:
神话都是幻想或想象的;神话是一种"神化"了的现实生活;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
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有:
a.神话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成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 b.神话反映现实的写法形成了我国文学写实的传统;
c.神话的个性特征启发后人追求个性风格独特魅力; d.神话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神话引导了后世文学审美理想发展方向的特征有:情感;形象;想象。表现了初民与自然抗争的古代神话是:后羿射日。
描写自然灾害神话的是:夸父逐日。
B. 《诗经》(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 :
《诗经》:
-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 共305篇了
- 分为风、雅、颂三类。
赋比兴:
一赋: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一比: 以彼物比此物也;
一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兴:
一兴就是起兴戈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
一它与诗歌情思相关时, 一般会起到烘托氛围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
一它与诗歌情思不相关时,其作用往往是起韵。
试论《诗经》的主要艺术特色:
(1) 写实和抒情的融合:
1、作者抒发的情感真实;2、抒情方式坦率; 3、叙事诗中也饱含作者感情。
(2) 赋比兴的艺术手段:
1、赋,运用最多,或直接叙事,或刻画描写,或直抒胸臆;
2、比,修辞意义之比和整首诗用比;
3、兴,一般用在篇首或章首,或与诗歌情思相关,或不相关。
(3)形式语言特点:
1、重章复沓的结构; 2、四言基本句式; 3、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音乐美一, 4、语言:词汇丰富,大量运用联绵词和迭字。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是指"六诗"中的:赋。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三百》被尊称为《诗经》始自:汉代。
《诗经》的分类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重章复沓是《诗经》的基本章法结构。"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诗经》的传统分类:风雅颂,依据是:音乐的不同。
《诗经·将仲子》属于: 郑风。
《诗经》的作品大致产生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
《诗经》在先秦时期的作用有: a.祭祀时奏唱 b.宴享时奏唱 c. 教育的课本 d.外交时赋诗言志。
《诗经》表现手法"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诗经》编定的"采诗说"出自: 《汉书》
汉代传授《诗经》的曾有四家,而后来独行于世的只有:毛诗←属于古文经学。
《诗经》中的社会政治诗有: a 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诗 b.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 c 抒发生活郁懑的诗 d.抒发人生忧伤的诗 e.称颂执政者的诗。
《诗经》大致可以分: 政治讽喻诗,婚恋诗,农事诗,史诗。
用到比兴手法的:《桃夭》《离骚》《关雎》。
《豳 (bin) 风·七月》:
- 《豳风·七月》是《诗经》中的农事诗,表现了周人的农业生产情况;
- 该诗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叙述了各种劳作;
- 全诗八章,具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诗经·周南·关雎》属: 婚恋诗。
《诗经·小雅·北山》是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属于:政治讽刺诗。
《鄌风·相鼠》属于下层人民抨击统治者的诗篇。"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硕鼠》是政治讽刺诗。
《诗经·大雅·生民》是史诗,主要描述后稷功德。
《诗经·公刘》是史诗。《诗经·郑风·溱洧(qín wěi) 》《邶风·静女》《秦风·蒹葭》是情爱诗&婚恋诗。
《诗经·七月》是农事诗。
《诗经·廊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诗经·王风·黍离》的主要内容是: 悲叹家园沦亡。
《诗经》中的弃妇诗:
一 是被丈夫抛弃的妇女的咏唱;
一 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卑下及命运不幸;
一代表作为《氓》或《谷风》。
献诗说:
一出自《国语,周语上》;
一 是一种关于《诗经》收集的说法;
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烈士献诗。
删诗说:
一最早提出此说的是司马迁了
一他说孔子时有诗3000多篇,孔子选择合乎礼义的305篇编成《诗经》一书;
一这种说法不正确。
采诗说:
一 出自《汉书·食货志》;
一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锋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以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C. 春秋战国
后人称为"吴中三高"的是:范蠡(财神)、 张翰(晋) 、陆龟蒙(唐) 。
陆龟蒙的小品文《野庙碑》的主旨:鞭挞大小封建官吏的凶狠残暴和伪善无用。
《野庙碑》属于:讽刺小品。
诸子百家中与儒家并称显学的是: 墨家。
《尚书》:
一我国古代第一部散文集;
一 是以记言为主体的古史;
一有今、古文之别;
一文字古奥迁涩。
先秦历史散文具有古奥迂涩特点的是:《尚书》。
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尚书》。
《尚书》的文风特点是:估屈聱牙。
经师伏生所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的《尚书》文本是:今文《尚书》。
《尚书·尧典》中关于原始初民歌舞的记载是:百兽率舞。
"诗言志,歌永言"之语出自: 《尚书·尧典》。
《春秋》:
- 鲁国编年史;
- 经孔子修订;
- 记事简括,以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表达思想主张。
《春秋》修订者:孔子。
《春秋》作为史书,其体例是:编年体。
《春秋》文风:"微言大义,暗寓褒贬"。
《春秋》的语言特点: 准确简明。
《春秋》叙述历史的特点是: 采用新闻标题形式记事。
《春秋》一书特点: a.表达尊王攘夷、维护统一的思想; b.书法谨严、暗寓褒贬; c.鲁国的编年史。
《战国策》:
一 杂记东周,西周及各诸侯国(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
一所记以战国时纵横家的事迹,言论为多;
一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为三十三篇,并定为现名;
一该书有不少"增饰非实"(或夸饰)之辞,自有其独到特色。
《战国策》由刘向编定, 主要内容之一是记载:纵横家的言论。
《战国策》在编纂体例上属于:国别体。
《战国策》文风特点: 辩丽恣肆。
出自《战国策》的寓言: 狡兔三窟。
《战国策》艺术特色: a.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b.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c.摹绘人物,形貌毕肖; d.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国语》:
一 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
一 记载周、鲁等诸侯国的史实;
一 以记言为主。
先秦时期,其文风具有质朴平实的特点的著述是:《国语》。
《国语》又被称作:《春秋外传》。
属历史散文的有:《尚书》《春秋》《战国策》《国语》。
先秦历史散文具有文学剪裁功夫、最具有文学色彩的著述是: 《左传》。
先秦历史散文具有记事详赡、善叙外交辞令的是:《左传》。
其记事特点是:详赡生动,其叙事特点是:全知叙事。
《左传》的编纂体例属于: 编年体。
《左传》又名:
a.《左氏春秋》; b.《春秋内传》; c.《春秋左氏传》; d.《古文春秋左氏传》。
《左传》的艺术特色:
a.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 b.刻画人物形象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c.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d.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论语》:
一《论语》是以记录孔子言行为主,兼记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典籍;
一通过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展示孔子的思想。
《论语》属于: 语录体。
《论语》的文风特点是: 语录体裁,辞约义丰。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时人,鲁国人。
《春秋》一书经过了孔子的修订, 它是:鲁国的编年史。
《史记·孔子世家》关于《诗经》收集所持的说法是:删诗说。
"采诗说"、"六义"说、"孔子删诗说"的说法产生于汉代。
↳ "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的论述出自《宋书》。
《孟子》:
一孟子所作,继承并开拓了儒家思想;
一铺张扬厉,富有雄辩色彩;
一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孟子是: 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主张行"王道",施"仁政"。
《孟子》:产生于战国中期的诸子散文。
《孟子》文风的特点: 气势丰沛,富有雄辩色彩。
寓言"揠苗助长"出自《孟子》。
《孟子》《战国策》均善于譬喻说理。
墨翟:
一墨子名翟,是墨家学派创始人;
一其创立的墨家在先秦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一今存《墨子》一书,保存了墨翟及墨家各派基本思想。
《墨子》:
一《墨子》一书由墨子弟子编写,今存5 3篇;
一主要记录墨子的言行思想;
一在文学上,该书长于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行文素朴质实。
《墨子》写作特色: a 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 b.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
《墨子》文风特点:质朴无华,逻辑性强。
《老子》一书是:道家学派开山的理论著作。
《老子》的文风特点: 篇幅简短,韵散结合。
《老子》文学特色:韵散结合。
出自《老子》的关于水的文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在诸子散文中语言简短而比较整齐,部分整章用韵的是:《老子》。
《庄子》中的"重言":
- 《庄子》中的一种表现手法;
- 借重名人的话以证明己意;
- 基本为虚构。
先秦诸子散文中文风空灵飘忽的是:《庄子》。
《庄子》文风特点: 奇幻诡谲,汪洋恣肆,空灵飘乎。
产生于战国中期的诸子散文: 《庄子》。
《庄子》通行最早注本为郭象注本。
《庄子》中运用的主要手法:寓言。
《庄子》的艺术特色: a.奇幻诡谲的想象; b.人物形象的传神刻画; c.细腻逼真的描写; d.谐趣和讥刺横生。
《庄子》寓言特点包括: a.奇幻谲诡的想象; b.谐谑和讽刺的意味; c. 明切犀利的说理。
出自《庄子》的寓言:舐痔结驷(《庄子·列御寇》)
舐痔结驷(shì zhì jié sì),形容词,意为阿谀者反而得到荣华富贵。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zhi) 言日出,和以天倪(ní) "出自: 《庄子》。成语"朝三暮四"出自《庄子》。
《庄子》一书所体现的想象特点是:奇幻夸张,变化莫测。
庄子是: a.战国时人; b.宋国蒙人; c.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关于水的文句出自《荀子》:"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散文属:论述体。
《荀子》文风: 逻辑严密,说理透辟。
《韩非子》寓言: 郢书燕说。
郢书燕说,汉语成语,拼音是yǐng shū yān shuō / yuè,意思是在解释文章时曲解了原意,但有时可能也表达出了有价值的观点,故也不全作贬义。先秦诸子著作中使用寓言最多的是《韩非子》。
《韩非子》说理文特点:冷峻峭拔。
D. 屈原:
屈原的作品: 《离骚》 《云中君》《橘颂》 《天问》《九歌》《九章》。
《天问》:
一《天问》是屈原创作的奇特诗歌;
一针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远古历史、社会可民实等提出170多个问题;
一体现了诗人见识广博、思想深刻及勇于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九章》:
一屈原的作品;一《九章》包括:《惜诵》《涉江》《哀郢(yǐng) 》《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篇诗歌,非一时地之作;
一艺术风格平实素朴。
具有铺排夸饰、想象丰富诗风特点的诗歌是:楚辞。
《楚辞》多用楚地方言;想象奇特,往往与当时民间的巫神信仰有关。
《楚辞·招魂》与之有关: a.今人多倾向此诗是屈原为楚怀王招魂所作; b.结构精密完美; c.长于铺排描摹; d.想象夸张新奇。
《九章》(屈原)的体式基本属于: 骚体。
属《九章》: 《橘颂》,《涉江》。
《九章》艺术表现特征:平实素朴。
《楚辞· 九歌》(屈原) 风格:清新幽渺,体式为:骚体。
《九歌》组诗的篇数: 11篇。
属《九歌》名篇:《湘夫人》《云中君》《湘君》《大司命》《礼魂》。
《九歌》表达神人之间才结相识、顷刻别离的悲愁的作品:《少司命》。
宋玉:
一屈原之后的一位楚辞作家;
一其作品传闻不一, 收录不同;
一可信的只有《九辩》一篇。
《九辩》作者: 宋玉, 可能是屈原的弟子。
从创意来看, 《九辩》属:抒发际遇悲伤之作。
关于诸神的诗句,属宋玉所作: 属雷师之阗阗(tián)兮,通飞廉之衙衙。
关于旗帜的诗句,属宋玉所作:载云旗之委蛇兮,扈屯骑之容容。
带"兮"的不同句式,出自宋玉《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认为《九辩》是由多个乐章组成的乐曲的人是:王夫之。
《天问》 (屈原)的诗歌体式是:四言体。
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了"美政"的思想。
《离骚》中体现其"香草美人"托喻方式的诗句是:"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离骚》丰富内容有: a.美政理想; b.深沉的爱国情感; c.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 d.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
《离骚》的诗歌体式属于: 杂言体。
中国古代篇幅最长的抒情诗: 《离骚》。
东汉王逸对《离骚》题义的解释: 离,别也;骚,愁也。
司马迁对《离骚》题义的解释是: 离骚者,犹离忧也。
游国恩对《离骚》题义的解释是从音乐和意义两方面揭示的。
班固对《离骚》题义的解释是:离,犹遭也;骚,忧也。
简述汉人和今人对《离骚》题旨的解释:
1、司马迁说"离骚"就是"离忧",班固说为"遭忧", 王逸说为"离愁";
2、游国恩说"离骚"是楚地古曲(劳商),也可能有"牢骚"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