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的她似乎只是偶尔想想关于以后的人生,关于未来。她是医学院校毕业的,学习时并不怎么认真,只求期末考试时不挂科。当然,运气好的她办到了,考试总是低空飞过及格线,连老师也拿她无可奈何。那几年就那样平平淡淡,毫无波澜的过去了。
毕业后,她也没从事相关的行业工作。开了一家奶茶店,自己快快活活的过日子。那时候她想的是一辈子就这样漫长的过去也没什么不好。
这样的生活就平静的港湾,久了,船儿又会忆起与滔天骇浪搏击的日子,她也是。所以她来到了闺蜜的老家,一个偏僻落后的苗族村寨。那里,只有一条水泥公路能通车,其他的山间险道她觉得她是不会尝试的,太危险了。
留在村寨里的多是老人和孩童,这里只有一所小学,两个老师,其中一个还不会讲当地的语言。学校里只有不到二十个学生,当真的少。
当初,对于她要来这个地方,闺蜜表示很诧异。问她是不是脑壳又短路了,她说想找个地方修道成仙。闺蜜就知道她又想出去浪,想着老家的风景确实不错,就给她联系了老家的亲戚,让她过去也好有个照应 。
她就这样在这个地方呆了半个月,每天自己烧火做饭,菜呢,就去老乡地里摘。当地民风淳朴,对她这个外来人没有丝毫的排斥,给钱也不收。她闲着时,就帮他们做点事。说着是做事,她一个城里人,从小也没做过什么的农活,更多的还是在一旁看着。
更多的时间是在那所学校度过的,她不会说当地的语言,但是艺术的语言是相通的。俨然间,她扮演了艺术老师的角色。教孩子们唱歌跳舞,遇到不能理解的地方就让懂的人翻译。稍微大点的孩子已经可以说点普通话,她坐下来就有一堆孩子在她耳边叽叽喳喳。这样的生活是她从来没有经历也没有想过的。
和闺蜜通电话时,她说,她不回去了。闺蜜只是笑着说,不可能的,你离不开城市,你不属于那里。
是啊,她的心挺重的,确实不适合这里。这里很轻,就像个世外桃源。初生的婴儿,还没有被世俗污染。物质的贫穷并没有限制他们享受精神生活的权利,他们的精神世界比大多数人都要富足。
时间在你愉快时总是过得最快的,到了她要离开时的前一天,天下起了雨。她没能去学校,只能呆在室内。对于没法亲自和孩子告别,心里总是有些遗憾。等回去了,一定要多给他们写信,买东西。
雨一直下,一直下。到了晚上时,更是电闪雷鸣。这样的天气,明天的路怕是不好走了。一向好眠的她,今夜却迟迟没有睡意。
混混沌沌之间,一阵巨响把她震醒。接着就是无数的惊吼声,尖叫声,她赶紧跑出屋外,雨还在不停地下。
她看到了,在山脚下的学校被落石夹着雨水袭击。无数的人奔向那个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