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世界读书日。
下午跟小伙伴聊天,刚好大家都有空。索性把周三的读书会提前到今天了,算是临时起意,凑个读书日的热闹。大家交流甚欢,甚至从理论拓展到现实个案分析,不知不觉读了2个小时。
昨天看大家都在晒青马的奖牌,佩服参跑者。今天大家都在晒书单,推荐好书。应个景儿,今天写完了一篇书评。
碎片化读书早已经成为可能甚至是日常,排队久一点可以打开微信读书,还有各大公众号的高品质文章随手可读。广告里到处狂轰乱炸的听书推广,已经便宜到一年几十元,还是些咖位不错的人讲些不错的书。 不过我对此不算有热情,甚至很少听书。在我的认知体系里,读书是要自己读的。
有一天扫到一个采访,忘记是哪位老师了,但是他说的话,与有戚戚焉。大意就是碎片化的阅读不算阅读,就像儿童喜欢看广告,但是被动灌输的信息,不仅不能促进脑发展,还有某种程度的破坏作用。久而久之,似乎学习了很多东西,但是却在各种资料的丰富摄取中变得越来越贫乏。
诚然,从不或很少读书,哪怕听听书也是好的。但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多做主动阅读。
在读-5本书。根据蔡格尼克记忆效应,人们对未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由此,为了帮助自己达成目标,抵抗拖延,可以把想做的事马上行动,先开个头。真对,书开了头,总要读完吧。每晚临睡前临幸哪本,牌子我来翻。
![](https://img.haomeiwen.com/i6244214/5b806f89861539fd.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