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阶段,家长对学生的体育课的重视程度明显的提高了,有些学生在补习文化课之外又开始体育课补习(因为这也需要达标)。于是在小区的院子里看到父母陪着小孩锻炼的情境,但最近好像有“时过境迁”的感觉。
前几天看到一个关于眼睛的文章,说到眼睛对于光的感应要从出生就开始,否则即使通过手术可以让有先天性白内障的患儿能够见到光,但结果依然还是看不见,因为眼睛作为一个重要的器官,需要通过外部刺激,外部环境的正确次序的输入才会长成。文章说,眼睛的发育,对环境非常敏感。
为什么会近视的假设
根据眼睛通过感光成长的医疗案例,从远古时代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现在人生活环境的变换,大概率可以找到,现代孩子近视的原因,不是用眼不卫生,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等,而可能是户外活动太少造成的,室内活动太多,不需要看远处,而这很可能就是为什么现在中国有这么多孩子得了近视。
研究结果
相同年龄段的儿童,尼泊尔儿童近视率只有3%,而中国广州儿童的近视率高达69%!这是为啥呢?进化给孩子的环境设定,是在大自然中成长。尼泊尔教育条件差,孩子比较符合这个设定;而中国的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对眼睛来说,学校环境,可不是正常的成长环境。
那学校环境差在哪呢?有研究考察同样是6-7岁、同样是华裔、每天在学校里上学的时间也相同的小学生,新加坡小学生的近视率是澳大利亚小学生的9倍!这两个国家的重大区别是澳大利亚的学校教育非常强调户外活动 —— 澳大利亚小学生每周有14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而新加坡只有3个小时。
专家的谬误
很多眼科专家对于近视眼的形成,还以为是什么看书看累了导致近视,什么用眼过度,甚至还在要求学生做什么“眼保健操” —— 殊不知根本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证明眼保健操有用。
最新认知
事实是现在国际主流的观点认为儿童近视的根本原因在于室外活动时间不够。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可能是一个治本之道。
那室外和室内根本差别是什么呢?
仔细想想,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室内能看的都是比较近的东西。但进化过程要求看远处的环境更多一些,更大的可能是因为室内光线强度不够。让孩子整天呆在室内,这是近一百年才有的事情。而这种环境巨变对人的影响绝不仅限于眼睛。
不管是哪个原因,这个道理是简单的:漫长的演化历史中,孩子每天都会花足够的时间在室外活动 —— 孩子眼睛的成长需要室外环境。那“把童年还给孩子”“增加孩子体育锻炼的时间”是更符合进化要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