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我们为什么没有契约精神?》。本以为会是一篇理性的分析,但仔细研读,却发现文中用于批判的例子几乎都是牵强附会,这种批判更会引起人们对契约精神的误读。下面我们也就文中的例子逐个剖析,来讨论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契约精神:
第一个被指违背契约精神的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智慧故事田忌赛马。赛马是什么?是一种博弈。博弈是什么?博弈是拥有理性思维的人或团队,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规则约束下,合理运用掌握的信息选择各自行为或策略并加以实施,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故事中齐王在赛马前后并未提出任何异议,这说明田忌的策略运用是符合规则的,那何来违背契约精神?博弈本来就是要运用策略智慧来争取有利己方的结果。如果按照作者逻辑,现代只要包含策略的体育竞技运动是否都违背了契约精神?是否在足球或篮球比赛中各队也要把球员分为三六九等,只有同等级的队员相互对抗才算符合契约精神?这种将运用博弈智慧歪曲成违背契约精神其实是一种偷梁换柱曲解。
第二个被指违背契约精神的是宋定伯捉鬼。这仅是一个古人随手编撰的不怕鬼的小故事。在中国古人的文化含义里,鬼是吓人的、阴险的、不光明的邪恶势力或人,而且通常鬼会有一些超人的本领。故事的本来寓意是通过应用智慧,人可以在险恶的情势下战胜强大的恶势力。这与契约精神毫无关系。退而言之,即使我们承认作者牵强附会的人鬼契约,那宋定伯与鬼之约也只是相互背负,这一点他并未违约。至于捉鬼卖鬼,并无事先约定,何来违背契约精神?这种肆意扩大契约内容和放大契约精神的过度解读是一种移花接木的曲解。
第三个例子是宋襄公与楚成王的泓水之战。宋襄公未听谋臣子鱼的建议对楚军半渡而击,终致战败,所以有后人认为宋襄公不智。这其实无可厚非,即然是战争,那首要考虑的是如何在战胜敌人的同时,最大可能的保存己方战士的生命。像宋襄公那样弱势而不取天时地利,则是对己方战士生命的不尊重,必失人和。人和既失,则战士何能用命?天时地利人和都没有,则战争的失败是必然的。须知,战争有战争的规则,契约则有契约的适用范围。将一种规则机械错误的用在它的范围之外,致使无妄之灾,这难道不愚蠢?与其如此,那直接选择合平岂不比强守契约更具理性?现代西方在战争和政治上遵守契约精神吗?看看二战史,有多少出其不意的偷袭。显然这是一种把契约精神适用范围的无限扩大化。如果契约精神真适用于战争,要凭实力正面决斗,那就是赤裸裸的丛林法则,智慧何用?不让用智慧,公平何在?
第四个例子是批判诸葛亮计赚荆州,认为诸葛亮借而不还,违背契约。但诸葛亮计赚荆州是什么?是政治协议。政治协议是什么?政治协议是双方依据当时条件,为各自利益达成的暂时的妥协方式,所以它必将随双方力量与形势对比的变化而变化,要么重启谈判,要么维持现状。历史经验表明,契约精神遇上政治肯定要变异。看看香港回归的过程,如果真根据协议租期一百年到时,能顺理成章的交接,何用中英之间艰苦卓绝的谈判。再看前不久发生的南海仲裁案,二战结束时是美国总统派军舰帮国民党收回的南海群岛,在美国1994以前的地图都明确标明南海群岛属于中国。但现在呢?却反手为云支持其他国家向中国声索南海。这说明政治之下契约如浮云。计赚荆州是一种契约精神之外的政治策略,却硬把它归因到文化上,又是一个张冠李戴。
第五个用来证明中国没有契约精神的证据是赵本山的《卖拐》三部曲在国内广泛流播。这又是一个歪曲解读。有社会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组小品的目的是对生活骗局和社会现实的揭露。人们喜欢的是小品中大众化的幽默文艺表现形式,而不是为卖拐人的高明诈骗行为喝采。而作者行文却解读为人们对行骗的赞扬,何其谬也?另外,作者认为艺术源于生活,言下之意,即中国社会中肯定有类似的骗局。或许这是事实,但这又能说明什么?难道由这些个例能推定全部国人的精神风貌?难道国外就没有类似的骗人戏码?是否由此就要推定全世界都没了契约精神?这个神逻辑明显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也很荒唐。
相对唯一有点说服力的例子是蔡铭超抢拍铜兽首而拒绝最终成交。蔡铭超的方式确实违反契约规章,不值得提倡,但用这一特殊事例来推定中国人没有契约精神却明显又是以偏概全。而且,他的违约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通过故意违约来对西方人首先违约的一种抗议。社会规则首先的第一要义是公正,对于一个明明知道是偷盗或抢劫而来的铜兽首,持有者首选不是物归原主,而是进行拍卖谋利,尊重契约和道德的精神何在?这种自己首先违背契约精神,却要强求别人遵守,是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若考虑到历史原因,人们为他的爱国行为喝彩更可以理解,但喝彩并不表明人们赞同他的违约行为。所以,作者的论述是一种不顾历史文化关系,不理是非曲直,把一个特殊事件从社会环境中割裂开来,孤立强调契约精神的片面之词。
最可笑的是作者推崇的守约伟人-- 尾生。故事典出庄子,故事中尾生为了遵守与爱人的约定,洪水来后依然抱柱桥下,最终被大水淹死。这本是中国历代士人推崇的守信典范,但作者文中却说他为国人嘲笑。即便认可作者的说辞,后世确实有人嘲笑尾生愚蠢,但这与契约精神有什么关系?只能说明作者根本不知道何为契约精神。契约精神的重点不在死守约定的地点,而在于达到约定守候的内涵与结果,活着等到爱人才是真正的守诺。尾生不明契约的真谛,机械的守诺而淹死桥下难道真值得提倡?须知,人们感觉可笑的是其行为不智,而非是其守约精神。再者,另一个人们更为强调的理念是对人生命权的尊重,难道作者认为尾生这个特定的守候契约比一个人的生命更重要?
契约精神和诚信是值得推崇的。但这篇文章却显然是以之为羊头来推销自己的狗肉。文中片面曲解契约精神,通过偷梁换柱、断章取义、错乱时空、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和蓄意放大等手法,从不同侧面刻意对中华文化进行贬损,同时却对西方文化极尽赞美之词,是一种典型的文化虚无主义,也是对契约精神和诚信的不尊重。
契约精神的实质与中华文化倡导的重诺守信并无分别,区别只在约束方式的不同。西方文化重规则形式,要白纸黑字的凭据,而中华文化重道德操守,认口头的一诺千金。其核心都是一个信字,只是由于文化习惯的不同,导致实现形式的差异。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不太注重契约这种约定形式,而非缺乏契约的实质--信。信历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道德支柱。君不见太史慈与孙策约定日中而见的践行历来为人称道?所以,只要诚信的核心理念在,就无需枉自菲薄,契约只是一种实施这种理念的形式,形式是可以改变和培养的。
之所以现在提倡契约精神,是因为随着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资本渐进的腐蚀以及传统文化的被矮化,以中华伦理道德为诚信约束的根基被损毁,已经无法约束人性的贪欲和金钱至上的世风,在这种情势下,契约形式的约束力更为直观有效,但并不是说它就比传统的重信守诺更优越,因为重信守诺的社会效率很多时候会大于契约精神,一句话可能就等同于一本费时半月厚达百页的契约书,所以何时真正能把二者融合起来,才是最高的追求。因此,在现实情况下,既要提倡契约精神,推广这种有凭有据的规则形式,更要宏扬传统文化中自爱自律的诚信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