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青州”已过万重山

“青州”已过万重山

作者: 有美一朵 | 来源:发表于2024-06-20 22:49 被阅读0次

      打卡青州,脑海里总蹦出这句是“青州”已过万重山。来青州,怎么不去打卡云门山和驼山呢?

      对“云门”两个字的熟悉,是源于小时候父亲抽的烟。因其便宜,父亲就只抽它。并且经常让我去帮他买。我小时候喜欢收藏烟盒。对云门山烟盒上的山很是向往。只是不知道它是否真的就叫云门山。

      这次来青州,我是做足了功课的。先去了青州博物馆。攻略说博物馆里的饭菜好吃。于是我就饿着肚子准备到博物馆里去吃。结果到了一问,竟然当天饭店没开业。于是只好饿着肚子上下四层的看。好在“青州的微笑”治愈了我。那一尊尊站立千年的佛像,每一尊都带着让人舒适安谧甜美的微笑,就那样静默着。

      “这是东方最美的微笑,澄澈、宁静、安详,脸庞上带着洞察世间一切的神情。”

    青州佛教造像中年代较早的是北魏晚期至东魏的作品,其中绝大多数是带有背屏的造像,佛像大多着宽袍大衣,衣褶厚重,身材单薄,肩部低垂,颧骨微突,形象清俊儒雅,史称“秀骨清像”“褒衣博带”。

        一边看着他们的介绍,一边礼拜着这些千年的微笑,内心一直是沉静安然。早把饥饿的肚子抛之脑后。精神食粮真的可以抵御一切。

        “海岱惟青州”。青州这座古老的城市,处处彰显着她的历史底蕴。脚下的青石板都如镜面一样光滑。站在万年桥上看朝阳缓缓移来,金光粼粼,闪耀的不仅是安阳河水,还有古人那造福万代千秋的匠心遥想当年修建这样一座大桥。

      范公亭里的三贤祠与李清照纪念馆,相隔不远。如果他们都在同一时间生活在此处,青州这块福地又将留下多少诗文?现在围绕他们的传说,早已融入了青州一代又一代的血液里。

        当然最著名的传说还是那个巨大的“寿”字。“雪蓑献寿戏衡王”的故事,几乎每个青州人都能讲出来。

    雪蓑,明代河南杞县人,姓苏名洲,号雪蓑子。他浪游东土,居青州数年,与封藩于青州的衡王交往过甚。雪蓑“举动诡怪,好谈玄理”,个性狂放,嗜酒无度,常于酒后嘲骂王公大臣,对于别人的羞辱,自己也不在意。他才华横溢,能写会画,擅长弹一弦琴。现在云门山上留有他的墨迹“神在”、“超尘离梦”、“鬼斧神功”等。

      当然这个巨大的“寿”字,它真正的作者乃是衡王府的内掌司周全。明朝嘉靖三十九年九月初九(1560年)第三代衡王朱厚燆过寿时,衡王府的内掌司冀阳周全所献书,寓意“寿比南山”。据《辞海》中记载,“寿比南山”就出自于此。整个大字通高7.5 米,宽3.7 米,仅寿字下面的寸字就高2.3 米,所以在当地有“人无寸高”的戏语。从此也就有了青州人一拜寿、二拜佛、三拜清官、四赏书法之说。

        站在云山大顶,四望周围群山莽莽苍苍,龙兴寺的钟声清晰可闻,驼山静卧,遥想当年禅意兴盛时,这一带群山万壑之上,松声梵唱,好一派龙兴之气象。这不就是“青州”已过万重山吗?

     

相关文章

  • 梦游青州

    东方属木木色为青 如何取名叫作青州 不懂的我原来以为 那是青州已过万重山 东海和泰山 你座在中间 不是为了炫耀 只...

  •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青州已过万重山 译文: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远在千里的江陵,...

  • 凌晨日记

    未曾开口,心已过万重山。

  • 2020-10-02

    轻舟已过万重山 基于昨日之累,今晨之醒,不觉长叹,轻舟已过万重山! 其实舟并不轻,故,更觉不易。 年也过去大半了,...

  • 难忘的旅途

    汽笛呜声别样长,火车已过万重山…… 家乡...

  • 无题

    人面不知何处去,轻舟已过万重山。

  • 轻舟欲起航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聆听已过万重山的老师讲自己的收获,将自己在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尽...

  • 小杠杆撬动大世界――学习《轻舟已过万重山》有感

    今天晚上,听了一节轻松幽默、干货满满的课――《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涛科长在《轻舟已过万重山》里,主要讲了五点内容...

  •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随笔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州”已过万重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sh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