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人宰相张九龄能力卓越,性情耿直,仕途起起伏伏

诗人宰相张九龄能力卓越,性情耿直,仕途起起伏伏

作者: 萤火张 | 来源:发表于2023-06-16 19:49 被阅读0次

张九龄,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人,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

张九龄是唐代唯一个由岭南书生出身的宰相。他耿直温雅,风仪甚整,时人誉为“曲江风度”。

他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01、出身名门,聪慧过人

张九龄出生于世代仕宦的家庭。祖父张子虔出任过窦州录事参军,父亲张弘愈,曾为新州索卢县丞。

张九龄幼时聪明敏捷,才智过人,勤奋好学,6岁便能吟诗作对。

9岁知属文,13岁能写出好文章,一时人称神童。景龙初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

七岁那年春天,张九龄随家人游宝林寺。宝林寺是名刹,香火鼎盛,风景秀丽,游客如云。

忽报韶州府太守率州衙官员进香朝拜。殿前香客赶忙回避。

张九龄把进寺前折的桃花藏于袖中,若无其事地看着太守随从摆弄供品,没有一点害怕的样子。

太守见九龄活泼天真十分可爱,想试试他的才气如何。

便问:“你莫非想吃供果?我出个对子,若对上,就给你供果吃。”张九龄信口道:“好呀。”

太守早已看见九龄袖藏桃花,就出了个上联“白面书生袖里暗藏春色”。

九龄接口应道:“黄堂太守胸中明察秋毫。”太守思忖,这小孩真是个神童。

太守又出一对“一位童子,攀龙攀凤攀丹桂”,张九龄猛一抬头,正对面前三尊大佛像,触景生情,便应“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

太守与随从无不惊叹:此子日后定非等闲之。

02、才华横溢,倍受赏识,一路升迁

702年,张九龄登进士第,长安三年,宰相张说因直言得罪了武则天的宠臣张昌宗,被流放到岭南。

过韶州,读到了张九龄文章,夸奖他的文章“有如轻缣素练”,能“济时适用”,一见而厚遇之。

张说博学多才,是当时文人的领袖,又是朝中多有建树的重臣,他的激励对刚刚走上人生道路的张九龄是很大的鼓舞。

707年,张九龄赴京应吏部试,才堪经邦科登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神龙四年夏,太子李隆基举天下文藻之士,亲自策问,张九龄应试道侔伊吕科,对策优等,升为右拾遗。

姚崇是唐玄宗所器重的大臣,执掌军国大权。张九龄在唐玄宗上台的第二年,就上书姚崇,提醒他“远谄躁,进纯厚”。

姚崇复书嘉纳其言,在选官用人中消除过去缘亲是举的流弊,坚持以才取人,整顿吏治。

712年12月,唐玄宗于东宫举文学士,张九龄名列前茅,授左拾遗。

他曾上书唐玄宗李隆基,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纠正重内轻外风气选官应重贤能,不循资历。

03、开大庾岭,结交诗友

716年秋,张九龄又以“封章直言,不协时宰”,招致了姚崇不满,这年秋天,他以秩满为辞,去官归养。

张九龄回到岭南,住了一年多时间。他并不闲居,而是想为家乡办点实事。

回到家中,便向朝廷状请开大庾岭路。张九龄出入岭南,也走过这必经之路,对大庾岭梅关“人苦峻极”的险阻深有感受。

开元年间的唐王朝,经贞观以来近百年的励精图治,社会繁荣。

岭南以沿海之利,海外贸易交通有了很大发展,广州已成为中外海上交通门户的大商港。

开凿梅关古道,改善南北交通显得非常迫切。

张九龄的建议得到朝廷批准,于是他自任开路主管,趁着农闲征集民夫,开凿工程。

张九龄亲自到现场踏勘,缘磴道,披灌丛,不辞劳苦,指挥施工。

古道修通后,全长十几公里,路宽近17米,路两旁遍植松树。

路修成之后,张九龄撰写了《开凿大庾岭路序》,记录这段艰辛而又难忘的历程。

梅岭古道成了连接南北交通的主要孔道,不仅为唐代南北交通作出巨大贡献,而且造福子孙后代。

张九龄居家时间,与曲江与曲江县尉王履震、韶州王司马来往密切,诗酒唱酬,结成知己。

717年夏秋之间,他与王履震联袂来到广州,写下《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诗。

04、选拔人才,公允服人

718年春,张九龄被召入京,返京时,王司马一直送到大庾岭上。

张九龄到京后,因修大庚岭路有功,拜左补阙,主持吏部选拔人才。

吏部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张九龄与右拾遗赵冬曦四次奉命参与评定等第,都能公允服人。

05、耿直劝说张说,卓有预见

719年,改任礼部员外郎,开元八年,又升迁司勋员外郎。

721年,张说入拜宰相。张说对张九龄早寄以厚望,见他果然文才出众,夸奖张九龄“后出词人之冠也”。

靠张说的赏识和提拔,张九龄提升为中书舍人内供奉。

722年,多次升迁担任司勋员外郎。当时,张说担任中书令,他与张九龄同姓,结为宗族兄弟。

张说特别亲近、看重他,张九龄很高兴张说了解自己,所以也愿意依傍跟从他。

张九龄并不因为和张说关系密切而随声附和,他对张说的断然行事多有劝说,体现出办事公允和卓有预见。

725年,皇帝东巡,举行祭祀天地的大礼。张说亲自决定侍从皇帝登山的官员。

他多推荐两省录事、主书和自己亲近的官员代理官职登山,对他们特别加以晋级,破格授予他们五品官职。

张说命令张九龄草拟诏书,张九龄对张说说:“官爵是天下共用的器物,应该把道德名望高的人排在前面,有功劳的旧臣排在后面。

如果颠倒了顺序,指责和批评就会产生。现在登山封禅,广施恩泽,这是千年—遇的大事。

有名望和品德高尚的人,不能蒙受恩泽,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末流却先被加官晋爵,制度出台之后,天下各地的人会感到失望。

现在制订草表的时候,事情还可以更改,只是希望您仔细研究谋划这件事,不要留下悔恨。”

张说说:“事情已经定下来,荒唐无据的议论,哪里值得担心呢?”最终没有听从。

等到制度出台时,朝廷内外的人对张说有很多指责。

当时,御史中丞宇文融刚掌管田户租税的事情,每次向皇帝陈奏,张说多建议皇帝不要听从他。

宇文融也因此对张说不满,张九龄劝张说对宇文融要有所防备,张说又不听从他的话。

726年四月,宇文融和李林甫等人弹劾张说,张说被罢相,张九龄也受牵连,张九龄改任太常少卿。

六月,奉命祭南岳及南海,就便归省。是年秋张九龄回京,仍被指为亲附张说,调任外官,出为冀州刺史。

张九龄以老母不欲从之任所为由,表请罢官。翌年三月,改任洪州都督。

在洪州任上,写了《在郡怀秋》诗二首,表达了时不能用、忧郁思归的心情。

06、代撰敕文,受玄宗器重

731年三月,张九龄被召入京,擢秘书少监,兼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

他奉旨代撰敕文,对御而作,不须草稿,援笔立成,深为玄宗倚重。

在他的文集中,代皇帝起草的敕文多达114篇。两次升任他为中书侍郎,732年二月转为工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

张九龄时已55岁,屡乞归养,玄宗对他加以重用,并不批准,只是把他弟弟张九皋、张九章就近家乡封官,以便照顾老母。

张九皋后官至广州都督兼五府节度经略使,张九章后官至岭南节度使、广州都督,都是统治岭南的封疆大吏。

07、为政提倡王道,革新吏治

733五月,张九龄升任检校中书侍郎,十二月,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修国史,主理朝政。

他建议于河南屯田,引水种稻,遂兼河南稻田使。

其时,唐朝处在全盛时期,但却又隐伏着种种社会危机。

张九龄针对社会弊端,提出以“王道”替代“霸道”的从政之道,强调保民育人,反对穷兵黩武。

他主张省刑罚,薄征徭,扶持农桑,坚持革新吏治,选贤择能,以德才兼备之士任为地方官吏。

他的施政方针,缓解了社会矛盾,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开元盛世”起了重要的作用,因而被后世誉为“开元之世清贞任宰相”的三杰之一。

张九龄在主理朝政时敢于直言向皇帝进谏,多次规劝玄宗居安思危,整顿朝纲。

玄宗的宠妃武惠妃,欲谋废太子李瑛而立己子时,命宫中官奴游说九龄。

九龄叱退使者,及时据理力争,从而平息了宫廷内乱,稳定了政局。

08、才能卓越被小人嫉妒,遭贬官

734年五月,张九龄迁升中书令集贤院学士知院事修国史。

735年,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累官封他为始兴县伯(食邑四百户)。

李林甫自己不学无术,因为张九龄的品行被皇帝赏识,心理非常妒忌他。

于是推荐牛仙客担任知政事,张九龄多次说不行,皇上不高兴,免去张九龄知院事。

张九龄罢相后,再因他荐举的监察御史周子谅因为胡乱讲吉凶,皇上亲自加以质问,命令在朝堂上判决杀掉他。

张九龄因犯了举荐不称职的罪,降职担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09、劝谏唐玄宗杀安禄山,未果

安禄山曾入京朝见,拜见过时任宰相的张九龄。

张九龄颇有识人之道,明察秋毫,看出安禄山是奸诈之徒,断定日后此人必会作乱。

736年,范阳节度使张守珪因为副将安禄山讨伐奚、契丹失败,捉拿护送他到京城,请求按照朝廷典章执行(死刑)。

张九龄奏明皇上说:“张守珪的军令一定要执行,安禄山不应该免除死罪。”可是皇上特别赦免了安禄山。

张九龄不甘心,又上奏说:“安禄山狼子野心,面有谋反之相,请求皇上根据他的罪行杀掉他,希望断绝后患。”

皇上说:“你不要因为王夷甫了解石勒这个旧例,误害了忠诚善良的人。”于是放安禄山回到藩地。

最终安禄山反叛,重演了西晋末年,羯族石勒反晋乱华的一幕。

10、玄宗生日进《千秋金鉴录》,被皇帝欣赏

736年八月五日千秋节是玄宗生日,张九龄为中书令,天长节百僚节百僚上寿,多献珍异。

张九龄送《千秋金鉴录》五卷作贺仪,这本书是张九龄亲笔写成,因为他看出唐玄宗有安于享乐,懈怠国政的苗头。

于是他花费了数月的时间,整理了历史上治国理政的各种故事,同时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收到这样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唐玄宗并没有生气反而非常高兴,赏赐给了张九龄非常多的珍贵古籍以示奖励。

12、文学成就卓著

在文学方面,张九龄积极发展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

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著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张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其《感遇》、《望月怀远》等更为千古传颂之诗。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

张九龄的诗早年词采清丽,情致深婉,为诗坛前辈张说所激赏。被贬后风格转趋朴素遒劲。

他最著名的诗是《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表达了他浓浓的思乡之情,其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流传千古。

14、病逝曲江,被玄宗怀念

739年,张九龄被封为始兴开国伯,食邑五百户。

公元740年春,他请求回乡拜扫先人之墓,当年农历二月因病去世,终年六十八岁,皇上赠封他为荆州大都督,谥号叫文献。

在他死后不久,曾被其断言“必反”的安禄山果然掀起了“安史之乱”,从而导致唐朝迅速从“全盛”走向没落。

唐玄宗奔蜀,因追思张九龄的卓见而痛悔不已,遣使至曲江祭张九龄,追赠其为司徒。

张九龄一生才华横溢,儒雅飘逸,风度非凡,文学成就也很高。

他性情耿直,不趋炎附势,善于识人,有治世之才,还一心为老百姓着想,是难得宰相诗人。

相关文章

  • 起起伏伏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女人心情与男人心情的对比,我觉得很有道理,但是用在今天的我身上更是贴切。下夜班后突然发现身在城里面...

  • 起起伏伏

    认识喜乐的过程中,“心情不好”像一个橡皮擦,随时可以把我好不容易写在喜乐榜上的名字弄掉。 更令人痛恨的是这种橡皮擦...

  • 起起伏伏

    既然忘不掉,就把他留在记忆深处吧!思念是一种病……

  • 起起伏伏

    状态有好有坏,运气也有差有好,正面作用负面作用同时存在,这人生大起大落,波涛翻滚,很正常。 一个时间段精神足了,多...

  • 起起伏伏

    昨天因为看一本小说,一下子看到了晚上一点,终于看完了。 不过这也导致我昨天忘记更新简书,单词也没有背完。 今天一睁...

  • 起起伏伏

    今日反思: 一个人坐在长椅上 遗憾耳机没有放在包包里 疯狂想念Dua的歌 今天和伙伴们排练完 其实心情是有点dow...

  • 起起伏伏

    看新闻,各种情绪。这段时间很多时候都是这样 ,和各种弹出来的信息有关,有时候就是好想知道一个确切答案,可是哪里有什...

  • 起起伏伏

    生活就是这样,跌宕起伏,人生亦是如此。看你什么时候能懂这其中的真谛。 人们总期盼着一切顺顺利利,安安稳稳,希望和祝...

  • 起起伏伏

    这些天来感受到了过山车的感觉,起起伏伏,时而顺心顺意,时而障碍重重,每天见不同的人,每天都看到,听到,感受...

  • 起起伏伏

    人生没有起起伏伏,磕磕碰碰 那都不是人生了吧,一切那有那么 顺风顺水 说的也是,我来简书也有一段时间了 写作中也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人宰相张九龄能力卓越,性情耿直,仕途起起伏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vk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