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禅:觉悟是自己的事

禅:觉悟是自己的事

作者: satoshikunn | 来源:发表于2018-08-04 19:49 被阅读233次
    易中天《禅宗故事》

    工作的关系需要了解六祖惠能的故事,看了不少书、很多视频资料,却没什么人能把“菩提自性,本来清净”、禅宗、无相、四大皆空、度人、菩提等概念说清楚,生怕说得浅显易懂,外行也知晓其中深意。以其昏昏难以使人昭昭?万幸,找到了一个真正的明白人,他不故作高深,明白晓畅地介绍了禅宗到底是怎么回事——易中天《禅宗故事》,看到作者名字时踏实不少,料想读这本书定不会失望。

    易中天老师这本书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用极其简单浅显的语言,把禅宗的相关概念解释得特别清楚。想了解以心印心的禅宗境界,从明白什么是禅宗开始。

    1.祖师的故事:觉悟是每个人自己的事

    禅宗也是中国化的佛教,与释迦牟尼和印度佛教其实无关。佛教中当然有禅,它的梵文叫Dhyana,音译禅那,本义是静虑,也就是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思考,所以也叫禅定或坐禅。

    圣谛则是神圣的真理。佛教主张的神圣真理有四个,叫四圣谛。

    四大皆空,五阴非有,无法学得。四大就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四种基本元素,五阴则是物质世界和四种精神世界的总和。如果四大都是空的,五阴也非真有,这世界当然是空无。空无是无法学习的,所以说无法学得。

    神秀禅宗北宗的开山祖师,九十多岁还被武则天请去,在洛阳和长安两地弘扬佛法,为则天皇帝、唐中宗和唐睿宗启迪智慧,史称两京法主,三帝门师。

    禅宗分为两支。惠能在岭南创立的叫作南宗,神秀代表的则称为北宗。只不过,最终风行于中华大地的是南宗。

    菩提是梵文Bodhi的音译,指佛教对真理的觉悟和修成正果的智慧,菩提树则是一种常绿的榕属乔木。由于传说释迦牟尼在此树下觉悟成佛,所以管它叫菩提树,树的种子也被用来做念珠。

    剃度就是剃去头发胡须,表示度越生死,是佛教徒正式出家的手续。

    古代,称呼禅师有个习惯,就是在法号的前面再加山名、地名或寺名。怀让弘扬佛法的道场是在南岳衡山,所以叫南岳怀让。


    2.惠能的故事:人人都有成佛/成功的可能

    据他的弟子法海为《六祖坛经》所作之序,惠能这个名字是他小时候一位得道高僧取的,意思是惠施众生,能做佛事。据此,则惠能的本名是卢惠能。

    弘忍悄悄来到厨房,却看见惠能腰里绑块石头正在舂米。舂读如冲,即脱去谷物皮壳。稻子收割以后,米粒外面是有硬壳的,不能吃,必须把硬壳去掉才行。古代没有机器,去壳靠舂,也就是把稻粒放进石臼里,再用木槌去捣。

    弘忍问:你这个米好了没?

    惠能说:早舂好了,只欠一筛。

    这是双关语—筛字下面是师。

    意思是:我早就开悟,只是还没拜师。

    惠能进了方丈室,弘忍便为他悄悄开讲《金刚经》。讲到一个人不要因为居住环境而产生虚妄之心时,惠能突然大彻大悟说: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六祖坛经·行由品》

    师徒二人连夜来到江边。

    上船以后,惠能说:和尚请坐,弟子摇橹。

    弘忍不肯。

    他说:本该我来度你。

    这又是一语双关。佛家讲慈航普度,度人是为师的职责所在。度与渡谐音。渡惠能过江,就是度他到彼岸,度他到佛国,度他到光明世界。

    惠能却说: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意思也很清楚:我不明白的时候,感谢老师来度我。现在已经开悟,当然自己度自己。

    这话很对。

    觉悟是每个人自己的事。

    印宗问:什么是二法,什么是佛法?

    惠能说:人们都说有常,有无常;有善,有不善。这其实就是有分别心,也就是二法。佛性却既不是常,也不是无常;不是善,也不是不善。明白常与无常、善与不善并无区别,便是不二之法。

    不二之法就是佛法,不二之性就是佛性。

    衣钵也不见了。神秀没有,惠能不传。法嗣也不再只有一个,惠能门下就有好多名。而且,只要他们能够找到得力的传人,就能开宗立派。结果是什么呢?佛祖手里那朵花,开遍了中华大地。

    惠能真是文盲吗?

    惠能如果当真一字不识,怎么知道筛字的下面是师字?更何况佛经那么生涩,识字的尚且未必能够看懂,听听就能明白?

    看来,目不识丁是假的,甚至是装的。

    实际情况很可能是:惠能识字不写字。或者不会写,或者不想写,不想写的可能性更大。

    不想写也有两种可能,一是写不好,二是坚持禅宗不立文字的宗旨。他对那尼姑说得非常之明确: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不写,才对。

    一个文盲如果都能够成为祖师,岂非更加证明了禅宗和所有大乘佛教的共同主张:

    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

    在佛教中,所有的生命体无非两大类:佛与众生。比如普通人,就是众生之一。众生是很苦的,而且那苦难还没有边际和尽头,叫苦海无边。佛则没有烦恼和痛苦,叫清净自在。所以释迦牟尼才立下宏愿,要普度众生,也就是帮助所有的生命体都脱离苦海。学佛、参禅和修行,也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让自己由众生变成佛。


    3.觉悟的故事:智慧只能靠启迪

    如果学禅,禅非坐卧;如果学佛,佛无定相。这样不是学佛是杀佛。

    禅的本义是静虑,也就是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思考,所以也叫禅定或坐禅。但,闭上眼睛坐着不动就是参禅,就能得道吗?

    不信试试。

    那又为什么说禅非坐卧?

    因为参禅的目的是成佛。

    成佛是变成佛的样子吗?

    不是。

    佛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

    觉悟。

    佛是佛陀的简称,也是梵文Buddha的音译,意思是觉悟的人。只不过,觉悟以后就不是一般人,不是众生了。所以,汉字就写成了半边表示否定,半边表示是人的佛。

    佛,是人,同时又不是人。

    当然,也不是神仙。神是只有灵魂,仙是肉体飞升,佛是思想转变。转变了,还是人。

    关键,是觉悟。

    佛教,就是主张觉悟的宗教。

    能够自觉的,是罗汉。

    自觉觉他的,是菩萨。

    能觉行圆满的,是佛。所思和所得,度己和度人,自觉和觉他,思想和行为都完美无缺。

    佛、菩萨、罗汉,是从高到低的三个果位。

    果位,就是修成正果的不同境界。境界高低,只看觉悟程度。

    佛,可以有各种样子,还可以没有样子。没有样子,也是样子。这就叫佛无定相。

    佛无定相,就不要见样学样。

    禅非坐卧,就不必死守戒律。

    那该怎样?

    禅宗的主张是: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这句话的意思是:绕开繁文缛节,直截了当地指向心灵深处,发现每个人原本就有的佛性。

    宣鉴进入龙潭寺大堂,还是雄赳赳气昂昂地大声嚷嚷说:

    久闻龙潭寺大名,今日来到此地,却是潭也不见,龙也不见。

    崇信却一点都不生气。

    他欠了欠身说:法师不是亲自来了吗?

    这话可以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尽管敝寺潭也不见,龙也不见,但是法师屈尊亲自来了,岂不是潭也有了,龙也有了?第二种则是:既然敝寺潭也不见,龙也不见,法师为什么还要亲自来?

    无论哪种,宣鉴都接不住招。

    这就叫:气壮如牛,不如心静如水。

    某天晚上,宣鉴侍立在龙潭崇信身旁。崇信见天色已晚,便让他回房间去。当时夜深人静,星月全无,宣鉴走出门外,回过头说:天太黑。

    崇信便为他点燃了烛火。

    宣鉴伸手去接。

    崇信一口吹灭。

    宣鉴顿时开悟,倒头便拜。

    佛家认为,佛法就像明灯,可以照亮人心照破黑暗,因此把传法叫作传灯,把佛法相传称为如灯传照。他们甚至还有传灯法会这样的仪式,信众手捧莲花座灯相互传递,意在让慈光普照世间。

    所以,崇信点燃烛火就意味深长。没错,他是在传灯。

    他们的动作和说话都有言外之意。或都隐含着让人觉悟开窍的暗道机关。发现暗道,触动机关,就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悟得禅意,心明眼亮。

    这就叫禅机。

    说天太黑才有了这世界太黑暗的意思,点燃烛火也才意味着佛法就是明灯。更重要的是,宣鉴明白了这盏明灯原本就在自己心里,师父不过帮着点一下,所以还得吹灭。烛火吹灭之际,便是心灯燃起之时。没有这个觉悟,崇信也是枉费心机。

    机会都是自己抓住的。

    因此,宣鉴心中的那盏明灯,其实是他自己点亮的。但是没有崇信,就点不亮。崇信不把那烛火吹灭,也不行。自己的灯要别人来点,为了点灯又必须吹灯,这就是本案的奥秘所在。

    释迦牟尼成佛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是苦,涅槃是福。涅槃不是死亡,而是超越了生死轮回的境界,一个没有生死也没有痛苦和烦恼的境界。人生和涅槃,就像河的两边:这边是苦不堪言的此岸,那边是清净自在的彼岸。

    从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叫波罗蜜多。这是只有通过某种特殊智慧才能实现的,因此叫般若波罗蜜多。般若读如波惹,不读班弱,意思是成佛所需的智慧或觉悟,也叫涅槃之道或菩提智慧。

    这是一种大智慧。这种大智慧,就叫无上正等正觉。无上就是最高,正等正觉是绝对真理。能够获得这种最高智慧和最高觉悟,当然是佛。

    只要记住觉悟和智慧这两个词就行。再说就算不学佛,智慧总是要的,觉悟也总是要的吧?弄清楚智慧和觉悟,没坏处。

    所以,只要把佛法理解为智慧,就OK。

    那么,智慧的特点是什么?

    跟知识比较一下就知道:

    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

    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只能启迪。

    智慧却不能拷贝,永远属于每个人自己。最好的导师所能做到的,也就是把学生变成像他一样有智慧的人。尽管如此,他的智慧跟你的智慧仍然是两种智慧,而且各归各,不能共享。

    觉悟一定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师父只能帮你点,不能帮你燃。能不能亮起来,要看你心里有没有灯。正如惠能所说: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

    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六祖坛经·付嘱品》

    禅是车,心是牛。牛不肯走,你打车干什么?佛就在你心中,怎么不去找?当然,牛若肯走,车也可坐,否则仍是没有觉悟。只不过觉悟之后,坐不坐都无所谓。

    道信是中国禅宗的四祖,弘忍的师父。他拜在三祖僧璨门下学佛时,只有十四岁。

    僧璨问:你来学佛想要怎样呢?

    道信说:求解脱。

    僧璨问:谁捆住你了啊?

    道信答:没有人捆住我。

    僧璨说:没人捆你,要什么解脱?

    道信大悟,于是入门。

    这叫什么呢?

    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六祖坛经·般若品》

    禅宗确立的重要宗旨,就是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或者说,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但这样一来,就有了三个问题。

    第一,众生皆有佛性,坏人有没有?

    答案是有,因为坏人也是众生。更何况,如果众生都是好人,普度就没有意义。度得了恶人才是真普度,容得了小人才是真宽容。慈悲为怀不能看对象,普度众生不能设门槛,认定佛性当然也不能论善恶。只要改邪归正,就能脱胎换骨。

    这就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第二,众生皆有佛性,佛与众生区别何在?

    在觉悟。佛是觉悟了的人,未能觉悟或者不肯觉悟就是众生。迷即佛众生,悟即众生佛。这也就是说,如果迷糊,佛祖也是众生;如果觉悟,众生也能成佛。佛与众生不但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只有一念之差。关键的关键,就看是迷还是悟。

    这就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第三,众生皆有佛性,为什么未能成佛?

    在执迷。执就是执著,一根筋,认死理,死不开窍。比方说,认准了参禅就要打坐,学佛就要读经等等。执则迷,迷则不悟,叫执迷不悟。

    结论很简单:

    你不成功,是没想通。


    4.破执的故事:你的敌人就是你

    禅宗的宗旨和主张,是心性本净,佛性本有,无念为宗,见性成佛。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心性本来就是清净的,每个人的佛性也是本来就有的。只要发现,就能成佛,犯不着依靠号称三宝的佛、法、僧。这就叫:

    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

    ——《五灯会元》卷四

    德山宣鉴上课时公然宣布:我的问题,答得上来三十棒,答不上来也三十棒。问他道理何在,对不起,也是三十棒,打你没商量。

    打一两棒是有的,三十棒倒未必。

    这就叫德山棒。

    临济义玄的教学方法则是吼,呵斥。而且不管说得对不对,都是一声断喝。后来,学生回答问题时也吼,师生对吼。临济义玄便说:这不行。比如一个人从东堂来,一个人从西堂出,两个人同时吼起来,还分得清主次么?以后不得学老僧吼。

    这就叫临济喝。

    临济喝,德山棒,是当时传法的典型。

    由此留下一个成语:

    当头棒喝。

    石头希迁剃度,马祖道一赐号,立即就让丹霞天然名满天下。然而此人却依然无法无天,时不时就会干些匪夷所思的事。某年在洛阳慧林寺,由于天气寒冷,竟然将木头佛像烧了取暖。

    院主责问:为什么要烧我木佛?

    丹霞天然拨着灰烬说:取舍利。

    这里说的舍利其实是舍利子,就是释迦牟尼或得道高僧火化之后形成的结晶体,历来被看作吉祥物而受到佛教徒的尊崇和供奉。

    院主说:木头佛像,哪来的舍利?

    丹霞天然说:没舍利吗?那就再烧两尊。

    可以,也应该。

    临济义玄的主张就更是明确: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

    这就叫:

    呵佛骂祖。

    问题是,为什么啊?

    因为破执极难,它有三关:

    我执、法执、空执。

    首先要破的,是我执。

    我执,就是执著于我,比如我看见或者我听说等等。这个时候就要告诉大家,世上有我,是因为有法。诸法造就了我,这就叫我由法生。

    能破我执,就是罗汉。

    第二步,是破法执。

    法执,就是执著于法,以为法就是真相。这个时候就要告诉大家,实相无相。我固然是空,法也不是真如,也是虚的,这就叫万法皆空。

    能破法执,就是菩萨。

    再升级,得破空执。

    空执,就是执著于空,开口闭口说空无。问题在于,一口咬定空无,就是真空吗?不是,因为这还是把无当作了有。何况我是空,法是空,空就不是空吗?也是。这就叫空亦是空。

    能破空执,就是佛。

    但这很难。

    什么叫空亦是空

    大乘佛教中观派的表述是:

    非有,非无,非有无,非非有非非无。

    ——《中论·观涅槃品》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不是有,不是没有,不是又有又没有,也不是既没有有,也没有无。

    所以,空亦是空,亦是不空。

    请问,有几个人听得懂?

    为什么要呵佛骂祖呢

    因为擒贼先擒王。你想吧,如果连如来佛祖和菩提达摩都可以骂,连佛像都可以烧,那还有什么碰不得的?又还有什么想不开的?最神圣最崇高的都破除了,觉悟还能有什么障碍?

    这就叫:

    不破不立。

    禅不可说。不可说,怎么学?

    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妨再讲一个故事。

    某天,庙里来了个新学员。那人初入禅门一头雾水,完全找不着北,便请赵州指点迷津。

    赵州问道:吃粥了吗?

    那人答:吃了。

    赵州问:洗碗了吗?

    那人答:还没。

    赵州说:洗碗去!

    那人就觉悟了。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六祖坛经·般若品》

    禅,当然就是喝茶,也就是吃饭、洗碗、打扫卫生、挑水砍柴,等等。

    准确地说,就是生活。

    比如某律师。

    律师就是熟悉经书戒律的僧人。按照佛家分类法,参禅的是禅师,讲律的是律师。道不同,原本不相为谋。然而那位菜鸟律师,却偏要来刁难百丈怀海和南泉普愿的同门师兄弟大珠慧海。

    律师问:你们禅师,也用功吗?

    慧海说:当然。

    那律师又问:怎样用功?

    慧海说:饿了就吃,困了就睡。

    律师说:这跟闲杂人等有什么不同?

    慧海说:他们吃饭时不好好吃,百种思索;睡觉时不好好睡,千般计较。

    佛家修行,原本就是要脱离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因此照道理说,有大修行的人也就不会落入因果。但,正如涅槃不是死亡,而是超越了生死;脱离苦海也不是告别轮回,而是超越轮回。既然超越,就不必再讲。不落因果,反倒落入了因果之中。这是并未开悟却妄称开悟,是野狐禅。

    相反,只有不昧因果,也就是不被因果报应所迷惑、蒙蔽、束缚,才真正是悟。

    有一次,一位僧人向兴善惟宽请教。

    那人说:请问大和尚,道在哪里?

    惟宽说:就在眼前。

    那人说:既然就在眼前,怎么看不见?

    惟宽说:因为心中有我,所以看不见。

    那人说:大和尚你,看得见吗?

    惟宽说:又有你,又有我,更看不见。

    那人说:没有我也没有你,就看见了吧?

    惟宽说:没有你也没有我,谁看啊?

    这才真是精彩之极。

    其实那人开始就错。什么叫道在哪里?当然在觉悟者那里。觉悟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你不觉悟它就远在天边,大彻大悟它就近在眼前。

    怎么看不见,也很可笑。道,也是可以用眼睛去看的吗?一定要看得见,仍然是执著于我,兴善惟宽也只好告诉他,心中有我就看不见。如果还要你呀我的,就更看不见。得道,必须破我执。

    想不通是因为执,也因为我。再说一遍,觉悟是每个人自己的事,觉悟的障碍就在自己。其实不仅觉悟,很多事情都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是最难了解和认识的,也是最难战胜的。

    这就叫:

    你的敌人就是你。

    毫无疑问,人不能没有自我。相反,人最宝贵的是自我意识。所以,否定是为了肯定。但是没有否定,就不会有肯定。只有经过否定的肯定,才是真正的肯定。这也是禅宗告诉我们的。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五灯会元》卷十九

    两个和尚大谈情诗,看起来奇葩,却其实寓意深刻。告诉我们的道理是:重要的是觉悟,觉悟的途径则无所谓。吃饭可以,喝茶可以,谈恋爱当然也可以,因为频呼小玉原无事。甚至就连“只要檀郎认得声”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认得心。(“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由于西晋美男子潘岳的小名叫檀奴,女孩子便把心仪的帅哥叫作檀郎。帅哥哥到家里做客,千金小姐不便出面相见,就频繁地呼叫丫环小玉。其实她什么事都没有,只不过是想让情郎能够记住自己的声音。)

    认得心,就是认得佛。但,这是你跟佛之间的事。只有你和佛知道,也只需要你和佛知道。

    少年一段风流事,如果自己都不记得,就算初恋女友念念不忘,又有什么意义呢?

    重提旧话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心。

    人们总是问“道在哪里”,却很少问“我在哪里”;总是问“道是什么”,却很少问“我是谁”。

    这就需要当头棒喝。

    所以,黄檗希运为宰相裴休开悟时,就只是大喊一声:裴休!同样,兴善惟宽的师兄麻谷宝彻为寿州良遂开悟时,也只问了一句:你是谁?

    禅宗的意义,就是帮我们找回自己。

    认识自己,就是直指人心。

    通往心灵之路,就是通往自由之路。

    宋代名僧克勤禅师书写的茶禅一味真迹被日本茶道的鼻祖荣西法师带回国后,作为镇寺之宝珍藏在奈良大德寺。他写下四个字那会儿,喝茶已经成为一件极为讲究的事情。日本人的茶道就是受两宋文明之影响而创立的。这当然与禅宗关系密切。可以说,茶禅本是同根生。

    实际上唐代的茶也确实是吃的,因为煎茶的时候还要放米、奶、盐、姜、葱和香料,相当于现在的麦片粥。佛家忌五荤,可能不放葱,但茶汤应该还是稠乎乎的,类似于可可。像今天这样用开水冲泡散条形茶叶,是明代以后的事情。

    宋代喝茶,又是另一番风味。那时上流社会的饮茶极其讲究,一般先要用纸将茶饼包好捶碎,再用碾子磨成细末,然后用茶罗去筛。筛出来的茶末放进茶盅,加沸水少许便调成茶膏。茶膏调匀,再用沸水冲成茶汤。这时,要用茶筅(读如显)轻轻敲击,直到产生泡沫。泡沫叫汤花,也叫云脚,要求鲜亮雪白,达到“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的效果。

    于是,茶香飘逸,汤花轻溅,水雾朦胧。

    请问这是什么境界?

    禅境。

    事实上,宋代的茶和禅是同一种味道,那就是清新淡雅。这甚至同时也是宋诗的味道。与唐诗的浓烈如酒不同,宋诗总是有着淡淡的茶香。

    比如: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八

    这实在是再寻常不过的场景。鸡鸣狗吠里,男耕女织时,稚气未脱的农家孩子在桑树下做着种瓜种豆的游戏。羊肠小道上,斜风细雨中,行吟诗人骑着毛驴缓缓而行。没有排场,也没有冒险。一切都那么平淡,又那么自然,还那么入诗入画。

    如此味道,当然是茶。

    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禅。

    的确,所谓禅心,就是随所住处恒安乐;所谓禅意,则是一丘一壑也风流。

    事实上,自从百丈怀海进行了宗教改革,禅院的僧侣都要参加劳动自食其力,参禅与农耕就难解难分。再加上赵州和尚的吃茶洗碗悟道法,修行学佛更是越来越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甚至就是生活本身,哪怕大多数人并不能悟得般若智慧,哪怕农作不过做做样子。

    这是一种人间佛法。

    人间佛法是符合中华传统的,因为先秦诸子的思想就是人间哲学,儒家伦理则更是如此,只不过禅宗披上了一件袈裟。脱掉那袈裟,同样也是春花秋月,同样也是家长里短,同样也是人间烟火。

    不信,请看南宋禅师慧开的偈子: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慧开《无门关》

    在《论语故事》和《庄子故事》里讲过,孔子最喜欢的,就是在暮春三月跟朋友和孩子们一起踏青,在河里洗过澡吹干了头发,然后唱着歌儿回家去。庄子最惬意的,则是在旷野之中的大树下睡大觉,转圈圈。慧开跟他们,有什么不同呢?

    也就是手上多了杯茶。

    成佛,不过如此。

    德诚是希迁的法孙。希迁结庵石头,叫石头和尚;德诚住在船上,叫船子和尚。这看起来有点“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意思,其实不然。希迁的石头是宅基地,德诚的船却是谋生手段,他是靠摆渡载客过日子的。船钱大约是随喜,客人更是有一搭没一搭,所以有时还要打渔。

    这就更不靠谱。半条鱼都没钓着的事,恐怕也时常发生,然而船子和尚却是满心欢喜。

    且看他的偈: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五灯会元》卷五

    很好!一无所获,满载而归。

    其实这正是禅宗的思维方式:是即不是,不是即是,否定是比肯定更有力量的思想武器。

    比如慧轮禅师与学生的对话:

    问:宝剑未出匣时怎么样?

    答:不在外面。

    又问:出匣以后怎么样?

    答:不在里面。

    这是典型的禅机。

    奥秘何在呢?在里面和在外面,是肯定;不在外面和不在里面,是否定。否定才能破执,包括执著于破执。唯其如此,希迁才要说:我更不会。

    不会,就是会。

    没有,就是有。

    一无所获,就是满载而归。

    结论是:

    无所求,才有所得。

    那么,船子和尚得到了什么?

    佛心、禅意,还有诗和美。

    实际上,由于禅宗的主张,是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就只能面向生活实践,尤其是面向大自然。因为自然界最不刻意,最无烦恼,因此最有佛性,也最接近无上正等正觉,正所谓:

    青青翠竹,总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大珠禅师语录》卷下

    前面说过,法身就是佛的真相,般若则是最高智慧。这在一般人看来,是遥不可及,甚至是琢磨不透的。然而禅宗却说,你想看见法身吗?春风里那青青翠竹就是。你想把握佛性吗?阳光下那郁郁黄花就是。般若智慧并不神秘,它就在你身边。

    而且,它就是美。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

    偈子是一位不知法号的尼姑所作,字面的意思也不难理解:为了寻找春天的足迹,不惜走遍千山看尽万水。等我们疲惫不堪回到家里时,却发现它就在自家院里那满树梅花的枝头。

    这可真叫回头是岸。

    那就让我们把窗户打开,吹一吹凉爽的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禅:觉悟是自己的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wm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