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词,可能已经挺大众的了。
从字面上看,也不难理解,就是在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无法依恋。而无法依恋的原因,是曾经的无可依恋,现在的无意识逃开。
人是关系动物,天生有对关系的渴望的本能,之所以会逃开,是因为曾经的”无可依”,“无可恋”。
我几乎不敢细看最近网上风传的有关15岁少年刘学洲自杀的新闻。
他没有回避,他一直在热切的渴望一对父母,渴望找到自己的来处,和来自父母的爱。
即便那样艰难,他也在阴云布集下努力地绽放,网上那张铺满了他红奖状的照片,几乎可以刺痛人的眼睛。
他去寻亲,寻的是爱与希望,寻到的却是爱与希望的破灭。
人生下来,是极柔弱的动物,需要周围的养育者,养育环境长时期的可依,可恋,才能健康发展,成为蹒跚的孩童,成为欢笑的少年,成为可以顶立责任的成人。
如果在相应的发展阶段,无可依,无可恋;依不到,恋不着,最严重的就是精神死亡或是肉体死亡。
不知道刘学洲那样一个少年,一个靠自己在不良环境中努力生活的少年,在寻亲已经失望,再面对来自网络的万剑刺心的时候,经历过怎样的破灭感。
还有什么可追求呢?还有什么好活呢,“让我归于大海吧”。
刘学洲说,“从这里结束自己的一生,也带走了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什么是他心里最美的风景呢?
是他曾经在心里描绘的家吗?是他曾经在心里描绘的爱吗?是他曾经在心里描绘的未来的可能的生活吗?是他在心里曾经描绘过的阴雨后的阳光吗?
这些都破了吧,就带走它们,去另一个世界。
这样想,回避型依恋,它的确,还是好的。
甚至它也是一种保护,我离开那个我依不着,恋不上的对象,我至少可以保护我的心不再受伤。
虽然我冷,我生活在阴雨里,但我至少还保留了一份幻象:我可以自己自足,我不需要那些东西。我在我的世界里,可以悄然地活着。
只有勇士,才敢去真正直面淋漓的鲜血。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人稍微守护一下呢?它会不会不会伤得那样重?
如果他肯,他肯让自己部分生活在幻觉里呢,他可能还活着。
如果他去直面的,真的只是一时有困难,但有情有意,有心有爱呢,可能,这会是一个让人温暖的故事。
只是没有如果,他干脆地带走了心里的“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回避型依恋,似乎写得有些跑题。
还是没有吧。
如果你发现一个人对关系没那么热情,在关系中受挫受伤,或是总是在远离关系,也许TA正需要一双挽留的带着温度的手臂。愿你有发现的眼睛,有伸手的能力。
也愿你的心,可以有人暖暖地接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