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申论答题技巧

申论答题技巧

作者: 一只菜鸟的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9-11-05 11:11 被阅读0次

一、概括题(找要点、抄材料)

题型判断:归纳、概况、指出、概述、加标题(高频词和高档词)、填空

作答原则:全面、简洁(去掉定状补)、客观(摘抄材料)、分条、观点明确(总分结构)

(1)审题

(2)根据概况对象找要点

(3)合并要点,去掉定状补保留主谓宾

(4)分条、总分,总扩句(题干)+所有要点

加标题:段首句、段尾局、高频词(名词)、高档词(比喻、拟人等修饰词 )

二、分析题

解释分析:对一句话的看法、理解、认识

(1)拆关键词

(2)解释重点名词、指代词

(3)每个关键词的原因+影响

(4)显性对策

评论分析:对一个观点、社会现象、公共政策的看法、见解、评论、点评

(1)拆关键词

(2)自己的观点

(3)每个关键词的原因+影响

(4)显性对策+隐性对策

三、对策题

显性对策:材料中的

隐性对策:问题推出、原因推出、经验教训推出

表述格式:主体+对象+手段(五大手段)+要解决的问题+目的

(1)法律手段

全面普法、严格执法、科学立法

【主体】人大等立法部门【对象】对某社会现象或某类社会群体【手段或途径】完善或出台……的法律法规,【问题】如:提高量刑标准,明确标准等(具体问题),【目的】弥补……法律空白或让……有法可依或为……提供法律依据。 

(2)经济手段

财政:财政补贴、专项基金、资金投入

税收:税收的优惠或减免、苛以重税

金融:金融信贷的优惠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

价格:上调或下调价格,设置最低价格或最高价格

【主体】财政部门、物价部门、税收部门【对象】对某社会现象或某类社会群体【手段或途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内容】结合具体问题【目的】为……提供资金保障。

(3)监督手段

内部监督(权利监督):党的监督、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人大监督

外部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媒体)、人民监督、政协监督

【主体】某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对象】对人民群众或社会媒体【手段或途径】通过设立举报热线、信箱的方式,【内容】如:鼓励大家对……予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举报(结合具体问题),【目的】在全社会形成监督合力。

(4)教育手段

宣传、培训

【主体】某部门(如社区街道、文明办、法制办)【对象】对人民群众或某类社会群体【手段或途径】通过电视、广播(各类媒体)或者条幅展板(各种平面)等方式,【内容】普及……常识、……的危害和治理的必要性(结合具体问题),【目的】增强群众……意识或观念。

(5)行政手段

发布行政命令、出台政策、规定

明确责任分工,建立问责机制

强化落实

成立领导小组

开展专项治理

转变职能、作风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建立奖惩机制

加大……队伍建设或……方面人才培养力度

创新工作方法或机制

四、应用题

规定了格式和要点顺序的概况题

题型判断:总结汇报类、执行任务类、宣传动员类 

作答原则:目标明确、要点全面、结构为本(要点顺序)、格式正确

(1)总结汇报类

常规性

背景概述(时代背景、概念含义、理论政策……)

取得的成绩+积极影响+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

存在的问题+消极影响+原因

如何解决问题(显性对策)

结束语(讲话类呼吁号召)

特殊型(案例,长期发生的事情)

背景概述(时代背景、概念含义、理论政策……)

简述事情来龙去脉

指出事情的结论或目前的进展情况

指出其现实意义

表明态度或提出要求

(2)执行任务类

背景概述(时代背景、概念含义、理论政策……)

高度概括存在的问题(一个得分点)

简述解决这个问题的目的或意义(一句话)

提出对策、建议、措施(显性+隐性,分条甚至分段)

(3)宣传动员类

背景概述(时代背景、概念含义、理论政策……)

概括现状

指出重要性或必要性

提出对策、建议、措施(显性+隐性,分条甚至分段)

发出呼吁号召

常见公文格式

标题:居中

称号:主送机关( 居左顶格冒号)

正文

落款:发文机关及日期(居右)

标题格式: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发文机关+文种/发文事由+文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文种:通知

亲爱的(群众、朋友、亲友、同学、同志)

尊敬的(领导)

部门名称

各单位、各部门(内部文件)

XXX

五、影响分析

万能表述:

保障/侵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维护/破坏地方政府的自身形象

维护/破坏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

推动/阻碍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有/不利于经济和物质文明建设

符合/违背中央的某项大政方针

常用关联词:

有利于……有利于……有利于……

不但……而且……甚至……并最终……

一方面……另一方面……同时……

六、原因分析

思想认识、法律法规、制度规章、监管执行、后勤保障

公民个人、教育机构、企业组织、社会媒体、国家政府

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生态领域

事前、事中、事后

常用关联词:

究其原因固然有……但是更重要的是……

一方面……另一方面……

七、议论文

总分总结构,4-7段

开头-分论点1(影响/原因)-分论点2(影响/原因)-分论点3(影响/原因)-结尾

开头-分论点1(影响/原因)-分论点2(影响/原因)-分论点3(影响/原因)-集中对策-结尾

开头-分析现状-分论点1(影响/原因)-分论点2(影响/原因)-分论点3(影响/原因)-结尾

开头-分论点1(对策)-分论点2(对策)-分论点3(对策)-结尾

开头-分析(现状/原因/影响/关系)-分论点1(对策)-分论点2(对策)-分论点3(对策)-结尾

开头-分析现状-分析原因/影响-分论点1(对策)-分论点2(对策)-结尾

开头-分析现状/原因-分论点1(对策)-分论点2(对策)-分析积极影响-结尾

多个关键词一定要分析关系

八、要点分类

时间、空间、领域、主体(政府与非政府)、层面(内容)

九、案例分析

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启示

个体变群体,顺境+逆境,具体做法变普遍做法,成功做法变经验,失败做法变教训

卷面工整,分条书写,材料为主,树立信心。

概括题、对策题得分点90%来自材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申论答题技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xs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