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今读:
【原文】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人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童子死曰殇。
【译文】
看《幼学琼林》,看到这一段,很有意思,从这个死可以看出古人的宗法等级制度。同人,不同命,生死皆不同。
为啥天子死曰崩?天子是当时的核心,核心如山,死了还不就是山崩了!而薨指诸侯或者二品以上的大官或者皇亲国戚死亡。至于卒,禄,死,殇都是结束生命的意思。
待遇不同,结果不同。其实现在也一样,比如现在用逝世的和走了的人就不同。级别高的就用逝世,还加个享年多少岁。
老百姓就用走了,某某某走了好些年了。也有说接到天堂调令的。关于这个太多,关键看心态。
死亡是人必经之路。高原藏族死亡就选择天葬,来一次最后的布施。
内地人太多,鸟儿吃不完,土葬又太费地,就用火葬了。
地方不同,死法不同。
不过都会归于虚无。本从虚无中来,到虚无中去也是规律!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西藏生死书》,里面对死亡的理解会活人一些启发。
第348天,2018年4月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