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广泛地阅读,是走向成功的砝码
全面广泛地阅读,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砝码之一。当你得到了这个砝码,就意味着你通向成功的路上少了一道障碍。
美国著名诗人、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艾略特从少年到晚年,从未间断过广泛的阅读。正是他的这种广泛的阅读,造就了一位伟大的诗人。
一个人能有意识地去全面地阅读,就说明他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欲望,这也是学习进步的体现。在对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满足的情况下,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书籍。培养良好的全面阅读的习惯,将给你的成长带来无穷的益处,使你的头脑不断地得到充实。
读书学习有两个方面,除了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知识不过是材料,培养能力比积累知识更为重要。
对于学习的人来说,想要大幅度地提高自己的能力,那么他所掌握的知识量应该广博一点,所涉足的知识领域也应该尽量宽泛,这就需要全面地阅读。只有这样,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比如,一个学习哲学的人,不能只看哲学方面的专业书籍,而是文史哲三方面的书都应该好好地看一看。比方说可以拟订这样一个学习计划:上午读一读叔本华的著作,下午就研究梁实秋的文学作品。有人一定会有疑问,既然主攻哲学,为什么还要读文史方面的书?答案其实很简单。哲学的缺点在于“空”,即不便于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抽象的概念比较多;不过哲学也有其优点,就是站得比较高,看到难以看到的一面。历史的弱点是“狭”,即往往对某一点的知识钻得很深很透,但对其他方面总以为和自己无关,因而不感兴趣,不大关心;它的好处是钻得比较深。中文的缺点是“浅”,即学习缺乏深度;但好处是比较博杂,兴趣广泛。各自的利弊一指出,答案再明白不过了:只有广泛阅读,才能博采众长,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使自己的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古今中外的名人志士,大凡都有着良好的全面读书的习惯,而且他们对书的需求量,无论从数量还是从种类上看都是惊人的。
当我们进行全面阅读时,应该有目的性,自己在哪个方面有欠缺,自己在哪个方面知识不到位,那么就选择自己需要的书籍去读。
培根曾经说过:“当你孤独时,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读书可以作为装潢;当你处世做人时,正确运用知识就意味着力量。”
一个人并不需要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但懂得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却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多读书,全面地阅读。书读得越多,你的文化背景知识就越广阔,文化底蕴就越深厚,你从中所获得的收益也将越大。
【轻松互动】
1.想一想,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全面阅读的好习惯吗?
2.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你是否有自己的阅读方法?
3.思考一下,你认为全面广泛的阅读对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是否很有益处?
【亲子共品】
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是:最佳的教育是开放式、创造性的教育,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具有原创性的思想与能力,而且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善于深思熟虑,有理想目标和洞察力,成为具有自由人格的、完美的、成功的人。
与好书为友,将会受益终身
书有各种各样的,正如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人。读书如同交友,不是什么书都可以随便地读。
哈佛有这样一个青年,他只用了5年时间就成了一位渊博的学者,他的读书信条是只读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反复研读他们的代表作。比如在文学领域,当他用一年时间研读了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普鲁斯特、乔伊斯等大文豪的代表作品后,他自豪地说:“这个世界的文学最高峰我总算攀登过了!”
事实上,要想与好书为友,真正地想读书,那么你一定要习惯从高位进入,强迫自己读优秀的名著。读书、做人,无不如此。
假如你一开始就习惯了低位,那么品位可能永远就那么低。就像唱歌,你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了个低调,在演唱过程中,你再往高调上唱就显得很滑稽,也不可能。
读书时我们既要有所读,也要有所不读。有所读,是借鉴参考别人的智慧与思想;有所不读,是开发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培养创造精神。一味读书,就会像叔本华所说的那样:“思想被别人用襟带牵着走。”叔本华还特别强调:“就我们的阅读而论,有所不读的艺术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很简单:第一,我们需要思考的时间,一味地读剥夺了独立思考;第二,书的确有好坏与有价值无价值之别,我们必须有所选择。
还是叔本华的话:“与好书为友有一个条件,就是不读坏书,因为人生苦短,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言外之意也就是说,将有限的时间、精力用于读坏书了,读好书就一点空隙也没有了。
那么,如何才能与好书为友呢?
以文学书籍为例,叔本华是这样区分的:各个时代都有两种文学,彼此平行,互不干涉:一种是真的,一种则似真实假。前一种成长为永存的文学。它由那些为科学或诗而生的人们所推动,严肃而沉静地走自己的路,却非常缓慢,每一百年在欧洲几乎创作不出一打作品,然而它们却永远地留存着。后一种由那些靠科学或诗吃饭的人们所推动,在同伙们的鼓噪下飞快地发展着,每年给市场提供好几千部作品,但流传下去的却并不多见。
与好书为友,就应该多读经典类的著作,这样才有利于促进自己的成长,丰富自己的知识。当然,读书不可强求,哪怕是一流的好书,如果读上去头昏脑涨、打瞌睡,硬着头皮也读不下去,感到无法接受,那就暂时放下不要去读。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同时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淘书者”,将那些无价值的、过时了的书切掉,只留下一流的精品细心研读,这样,我们也会在读书中获得令我们意想不到的回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