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篇个人听书感悟,没有什么逻辑性。
今天早上走路的时候,偶然打开了樊登读书,听了《世界如锦心如梭》这本书,被惊艳到了。
我是今天查了资料,才知道毕淑敏老师都已经70岁了,以前一直听到这个作家的名字,很早以前看过她的《红处方》,里面人性过于现实,当时还小的我有点吓到,后来就没再看她的书。
今天听了樊登与她对谈的这本《世界如锦心如梭》,又让我重新认识了她一遍。我发现,她的理念和思想,有些和我相当一致。
她是个旅行家,已经环游世界了(这是我的梦想)。在2008年的时候,她是中国第一个完成了环球旅行的人。环球旅行要100多天,合3个多月的时间,在海上漂泊。
路线从日本的横滨出发,穿越南中国海,然后就到了印度洋,然后继续去穿越苏伊士运河,从大西洋继续向北,经过法国,再往北直到冰岛。然后从冰岛就去美国和格陵兰岛。之后从中美洲到达危地马拉。从那去墨西哥,从墨西哥穿越太平洋就开始往回走了。
这本书名的含义是:
“世界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差,然而也不是那么美好。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世界像一批锦缎,我们每一个人就像梭一样的,通过我们的努力来织出我们的世界。而由于我们的存在,也希望这个世界能够变得更加美好一些。”
其中我印象深的就是她说她年轻的时候,在西藏阿里雪山当兵,三年都没事干,吃饱后就仰望星空。我这时在想,如果是我,能做到吗?我想,我虽然愿意在这样美丽的地方生活,但是网络手机电脑这些,我也是需要的。
她这次旅行,到了每个地方不止是去看那些景色,而是到了每个地方都会研究它的文化和历史,人类学之类的。还有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很多很有哲理。(我记得高中时老师给我们做过什么测试,当时测出来我适合的未来方向就是人类学)
这次听书让我了解到很多,原来看极光一定要避开满月的时间,印第安人会用咒语呼唤极光,危地马拉和中国没有建交(但海关很松,偶尔能蒙混过关),维京海盗建立了俄罗斯这个国家,玛雅人的热带雨林里有金字塔,加德满都的火葬场已经焚烧了1000年(当地人从5岁就已经对火葬场死亡这些事习以为常了),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里有一个300万年前的被称为露西的女性化石(她是人类的起源,每天被荷枪实弹地保护着)。
加德满都那里我有一个感慨,导游问大家要不要看千年火葬场,大家都说好,结果到了那,有一半人不去了。下了车,进去之前,又有一半人不见了。导游说已经习以为常这样的中国游客了。(这让我突然想起来在埃及金字塔的时候,在塔之前,我就想到了各种古老的法老诅咒传说,心底一阵发凉,所以我就和我爸说我还是不进塔里面了)
毕淑敏对这个火葬场的感慨是:“我们此生此世的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之前我们也曾存在着,只不过可能以其它的物质形式。在这个过程之后,我们也依然存在,也变换了一种形式。”(这就是前世今生的意思吧,我也挺认可的,她很多理念和我还挺一致的)
他们环球旅行的那艘船的船长说,“如果一个人曾经环球旅行过,他就不会发动战争。你就会发现原来地球就这么大,地球这么可爱,所有的人不论哪个种族,他的骨子里面都是善良和爱好和平的,我们可以坐下来讨论。”(这让我想到了最近的战争,但我就不评判了,不过船长说的话真好)
毕淑敏给我们未来的旅行建议有一点: 当你真的不在意生死了,你可以去选择一些危险系数比较大一点的地方。(这个真的是要有很大格局,很有勇气的探险家才能去做的,哪怕你现在给我一个去南极的机会,我自己可能都会考虑很久甚至不接受,毕竟,那里是危险区域,更别说去徒步无人区什么的了,突然想到了沙漠里的蝎子)
最后用樊登老师的话来总结:
未来永远掌握在你自己手上,它叫有因有果。你未来所面对的世界一定是你自己前面所做的事决定的,它并不是一个不可知论或者是一个命定论。所以就像梭子一样,是我们自己织出来的一幅画,这就是我们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