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太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想卷卷不动,想躺躺不平,高兴不敢开怀大笑,难过不敢抱头痛哭,有多少人过着这种拧巴又憋屈的生活。
你知道什么叫“被动废”?
你打算从今天开始早起学习,在早上七点钟被妈妈叫醒催促,然后瞬间就变得不想动了。因为你自己定的起床闹钟是7:10分。
本来挺乐意去做的事,只要一被催就不想干了,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被动废”,一催就废,越催越废。
主动决定去做一件事,是充满期待和成就感的,并且主动去执行将会收获自我实现的满足感;然而,被人催促主观能动变成客观被动,自我满足感瞬间消失,积极性没有了,只会“越催越废”。
所以,管住自己的嘴,千万别催!要是实在管不住嘴,不妨就说一句“加油”。
《猫和狗的生活哲学》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漫画书。一只焦虑的肥猫和一只稳重的胖狗,以对话的形式,基于真实生活场景创作,疏解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和困惑。
漫画风格简单,一猫一狗,姿势不多,金句频出,让大家在“撩猫逗狗”的同时被治愈。
一、该丧丧,该废废
在新的一年大家都立flag的时候,在大家振臂高呼,准备大展拳脚、大展宏图的时候,小安表示没有一点规划新年的欲望。
他说:你别看我对此外表装作一副嗤之以鼻的态度,其实早已是百爪挠心。之前总把自己的不求上进归结为口罩原因,大环境不好。现在大疫三年,阴霾散去。我没有远大抱负,也没有宏图之志,我只想过该丧就丧,该废就废的平凡的生活。
小安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没有大富大贵,也没有穷困潦倒。父母开明,没有家暴。顺利完成义务教育,没有遭遇过校园霸凌。读了一个普通的大学,从事着一份普通的工作。没有天灾,没有人祸。现在和一个同他一样普通的人结婚生子。
细细想来忽然发现,这看似是普通又寻常的生活,却是少数人的一生。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抑郁、焦虑、孤独可能才是生活的常态。
当你感觉“丧”的时候,感觉情绪耗竭的时候,就乖乖的“丧”一会吧!不要逼迫自己立马“好起来”。
当你遭遇无法解决的困难止步不前时,你还有一个选项“躺平”,要允许自己成为一个短暂的“废物”。
学会接纳自己,学会允许自己。接纳自己的完美,允许自己的缺陷存在,认可完整的自己并对此感到满意。
善于接纳自己的人,会更全面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在与人交往中,能更真实的做自己,不会害怕别人看到自己真实的一部分,不会为了维护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而掩盖否认自己的一部分。
面对自己的缺陷,一味的苛责和否定,不会带来真正的改善,反而会增加焦虑和挫败感。
人生很长,拥抱真实的自己,该丧丧,该废废。
二、逃避虽然可耻,但是有用
有人三分钟泡面,有人三小时煲汤,有人外卖已送达,有人刚切好牛肉。有人选择种小麦,有人选择种玫瑰,有人二十多岁结婚,却把生活过得一团糟,有人三十岁单身,却活成很多人想要的样子。
成功的方式这么多,人们却总是想复制同一个成功模板;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却无视每一种成功与个体的适配性。
敏姐是我见过在考公路上走的最久的人,本科毕业就开始考公,今年33岁,还没有上岸。
敏姐全身心的投入到备考中去,人生的其他选项统统都被她排在“等我考上之后再说”。
命运也真是作弄人,前几年考试总是进不了面试,近几年勉强能进面试,却总是失之交臂。
有个亲戚说:“运气不好的人是考不上公务员的,因为会影响国运”。这句话被敏姐听了去,她痛哭流涕,这么多年起早贪黑辛苦备考的委屈一股脑儿的奔涌而出。
我不想用“我相信你会成功”这样的句子来安慰她,我想说“没关系,失败了也有人依然爱你”。我知道陪伴是最好的安慰,最好的安慰就是不安慰。
敏姐说有个词来形容她现在的状态,太合适不过了,“习得性无助”:就是在一种漫长且重复的失败经历中,始终无法拥有“获胜感”的状态,它伴随着极度的不自信,甚至是自卑。
当人面对屡战屡败这种状态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可能你只是站错了位置,不妨试着换一条跑道。
不要试图一直精神百倍的向前冲刺,人生不是只有这一座高山需要你去征服,人生是要爬连绵起伏的山,翻不过这一座就换另一座,眼下虽然是逃避可耻,但是有用。
不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到罗马,你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罗马世界。
三、重要的从来都不是正确与否,而是你喜欢
小天患有严重的选择恐惧症。只要有两个以上的选项,都能让她陷入纠结之中。
买牙刷,是选男朋友喜欢的绿色还是选自己喜欢的粉红色这样日常的小事都能让小天陷入选择恐惧中。
明明是同款的牙刷,只是颜色不同而已,对于牙刷这样的日用消耗品来说,好像真的没必要纠结。
打开购物软件,刷了大半天也决定不了自己要买的东西,最终在听取别人建议或者是闭眼盲选才能提交订单,这是小天的日常。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里面说:人们害怕选择的理由主要有两个:因为要为选择承担责任而焦虑;因为放弃了另外一种选择而担忧。
很多时候其实是我们的“错失恐惧”在作怪,它是一种因为患得患失而产生的焦虑,让我们总觉得未得到的才是好的对的有意义的。
人总是太想做出“正确”的选择,太想两全,所以才导致“选择困难”。权衡利弊,思量再三,结果往往忽略了选择的前置条件“你喜欢”。用“喜欢”代替“正确”来做选择,你的喜欢会让你的选择成为正确选择的可能性增加。

根据大数据经验显示,在选喜欢你的人还是你喜欢的人这样的问题上,一定要选你喜欢的,因为但凡是个人,长久相处都是很难忍的,唯有最初的喜欢可以抵御。
人生有无限可能,而你只有一种选择,所以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
在读《猫和狗的生活哲学》这本书的时候,让人感到一直奇妙的连接感。本来是有点灰暗的一面,但是通过心理学思维的翻转,立刻发现了美好的一面。这就是心理学的艺术魅力所在,总能带给人另一种打开世界的方式。
最后,将作者在后记里面的一句话与大家互勉:只要你存在,总会有人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被你影响;只要你在做,总会有人为你加油;只要你善良,总会有人被你带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