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泪点很低的人,所以我一向对催泪的影视作品避而远之。去看《三块广告牌》完全是因为某APP的影片分类中的“喜剧”二字。做出这个分类的人一定对“喜剧”有着很深的误解。在我看来,除了偶尔出现的一些黑色幽默之外,整个影片讲述的全是悲剧。一个悲剧加上未可知的偶然因素,导致了更多的悲剧。
第一个悲剧:米尔的女儿惨遭奸杀后被焚尸。叛逆的女儿外出前向母亲借车子。一番夹杂着粗口的争吵之后,米尔说你干脆走着去好了!叛逆、愤怒的女儿真的步行外出了,并且在路上遭遇不幸。我想米尔一定很后悔与女儿的最后一次交谈竟然是恶语相向,她一定更后悔让女儿毫无保护地孤身走在黑夜中。
第二个悲剧:小镇警察局局长威洛比开枪自杀。米尔因为杀害女儿的凶手一直没有被抓获而迁怒威洛比局长,并租下三块公路旁的广告牌质问威洛比,试图向警方施压。三块广告牌马上在小镇掀起了轩然大波。同情米尔者有之,但是更多的人同情威洛比局长。因为与爱女被奸杀案无关的人更能够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并非所有未得告破的凶杀案都是由于警察的消极懈怠。也因为威洛比是一个兢兢业业的警察,平时与人为善,最重要的是他已经身患癌症时日无多。威洛比是两个女儿的父亲,他深爱他的妻子和孩子。当他被病痛折磨的时候,三块广告牌无疑加深了他的痛苦。正如他自杀后留给米尔的信里所说:尽管我的死跟你的三块广告牌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所有人会觉得它们有关系。
第三个悲剧:狄克森警官被开除后又被米尔烧伤毁容。威洛比警官死后,彻底激起了小镇居民对米尔的敌意。就连广告公司都不愿意再将广告牌租给米尔,甚至有人纵火烧毁了米尔的广告牌。狄克森警官悲痛之下把广告公司主管胖揍一顿,也因此而被新任局长开除。被开除后的狄克森在夜里返回警局取回威洛比局长留给他的信。而警局对面的楼里,米尔将燃烧瓶扔向了警察局。或许米尔认为烧毁她广告牌的是警察,又或许她只是想以另外一种方式发泄她心中的怨、怒、悔。尽管狄克森之前一直表现的像一个吊儿郎当、不务正业的警察,但是当他发现警察局着火时,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保护好奸杀少女案的卷宗,自己却被火焰灼烧全身,面部留下了可怖的伤疤。
第四个悲剧:奸杀米尔女儿的凶手依然逍遥法外。狄克森被开除后反而比当警察时,表现的更像是一名合格、敬业、令人尊敬的警察。他在酒吧里发现了疑似凶手的线索。他故意挑起争端,在殴打过程中提取到那人的DNA。此时,我比米尔、狄克森更加希望凶案就此告破。高级的剧本总是要留有遗憾。疑似凶手有充足的案发时不在场证据。绝望的米尔和狄克森结伴踏上了寻找“强奸犯”的路途。
观影过程中,我脑海中一直在试图概括它所表达的含义。直到剧中的这句台词出现,简直不能再贴切了:愤怒只会招致更深的愤怒。我想到自己所坚持的一些、所厌恶的一些、所破坏的一些……生活没有规律可循,没有道理可讲。年轻的我们在遇到一些不公不平事,总想矫正它。然而有时候坏的局面并没有因此好转,反而导致了更大的恶果。所以就像狄克森所说的:“尽力就好!”如果实在没办法,那也只能这样了啊!至少别再让一个无法改变的悲剧再衍生出新的悲剧。
于是,我在梦里与一些事达成了和解。
于是,即便这是一篇详尽无比的剧透,也请不要愤怒。
愤怒只会招致更深的愤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