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陪伴【455】天
“2019年的生意很不好做”预示着:这一轮伴随转型升级的结构调整,带给了中小老板极大的压力。不是市场的缩小了,是做市场的方式和手段要改变了。
工作方式的改变,意味着工作状态的重构。
今天说说,我对理想的工作状态的一种定义与理解。
1、每周工作6天,痛痛快快的休息1天
每周工作40小时,理论上是对劳动者的保护,实际情况是每天认真工作3小时就不错了,多数时间做的是无效工作。
每周40小时,每天8小时是无法孕育优秀商人的,当老板的人对员工必须遵守劳动法,对自己只好残忍的违反劳动法了。
老板,每周工作6天是必要的。
如果工作7天,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品质也会打折扣。
列宁同志说:会休息才会工作!
这似乎与养生背道而驰,但“工作就是最好的修行”。一般来说,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都不会觉得痛苦。
相反,因为延误工作导致低收入带来的焦虑,才是对身心的极度摧残。
我每天工作12小时是有的,进步也是肉眼可见。
2、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商人
看清楚一个方向,适度冒险,为自己洞察的前途充分配置资源,以获得更大的发展。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最大化的赚取利润。我认为,这是一个合格商人的职责。
赚取足够的利润,管理好公司的现金流,给员工足够好的报酬,已足够伟大!至于是否需要玩情怀,是否需要曝光,是否需要做慈善……这些不需要接受任何道德绑架。
一个合格的商人要有牛逼的赚钱能力,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3、每天远离电脑屏幕3-5个小时
无效信息满天飞,远离电脑让自己安静下来,想清楚关键问题。
离开屏幕,到现场,很多问题自然就有了答案。
老板每天的琐事很多,保证充沛的精力,就要学会抓住一切机会休息。
打坐其实是一个不错的休息方式。
4、偶尔采用断食疗法
过度的营养让身体不堪重负,到了一定年龄后就会有“富贵病”缠身。
希望下午能高效的工作,中午就应该少吃一些。
当体重超过标准,连续5天不吃晚餐的断食疗法,既给自己清扫体内垃圾的时间,同时也是对意志的培养。
晚餐的时间,用来看书或写文章,是个非常美妙的事情。
注:如果你本身很瘦,营养不足,不要采用这个方法。
5、读几本“无用”的书
快餐文化的流行,大家对各种技巧类的书趋势若骛。
那些“无用”的书,被人们慢慢的遗忘。
哲学、逻辑、经济学、社会学的一些看似无用的书,给人感觉很虚的书, 每年是应该读3-5本的,它们无法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和收益,但是可以滋养我们的精神。
有了这些无用的浸润,遇到具体情况的时候,应对起来从容不迫。
有用的书,解决的问题是特定的,因此过时也比较快。
无用的书,应该重复的去读,去领悟。
6、每天做三件重要的事情即可
待办清单上有很多事情,并非每件事情都要去做。一个原则,与未来目标紧密联系的,就去做。
每天要做的事情,尽量控制在三件以内。
这样,每天就会逼迫自己去判断,什么是重要的事情。
找人和打造团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件事情做好了,很多琐事就交给团队去完成。
7、手账、清单要一直坚持下去
容易上手、容易见效,是老板大数据的一部分。
做不好手账,时间就不会值钱,一个时间不值钱的人,自然没有未来。
手账和清单,看似一个简单的工具,背后是一套严密的逻辑。
8、我的四件“日常要事”
写文章、开会、见客户、陪孩子是我每天的必修课。
写文章是生产内容,既是对自己的复盘,也是对自己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内容营销时代,写文章就更加必要了。
在中国,许多问题,通过开会是一个非常高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注意开高质量的会,这个也是管理水平的体现。
我的营销年会、项目策划会、核心员工座谈会、经营分析会、培训会等都是我非常重视的会议,他们构成了我的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板应该有一张《必开会议清单》。
我喜欢见客户。重要的客户,老板必须拜访,第一体现重视,第二即使有部分员工叛变,不至于把公司的人才、生意、利润等通通带走,不会让自己被动。第三是亲自切入市场,就是到现场,会给自己的决策带来启发。
陪孩子,看似是小事。其实是大事!人生的很多角色都可以调整和改变,比如董事长、总经理、丈夫、老师这些角色都有可能会失去,但作为父亲这个职务是不可能失业的。一个要伴随终生的职务,你都不去重视他,是不是太草率了?
所以,我绝不允许我自己偏科,孩子的教育也不例外。
9、每月固定宴请几次老友
主动链接,每月和老友聚聚,密切感情,互通有无。无需赘述;
10、想到任何点子都记下来
积少成多,同时也是手账素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11、遇到问题想明白再出手
只要做到了未雨绸缪,出现的问题都不会是大问题。
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主动的判断和靠直觉分析。
尽量不去解决任何问题,如果真的必须要解决,就想明白了,快速的解决掉。
12、办公司,先做文化,做团队,再做市场
个体户的时代已经远去,团队成为必然。
文化不是等到盘子做大了才有,没有企业文化,也许你永远等不到做大的那一天。
无论团队多么小,但文化可以让团队变强。训练有素的团队,做市场,做研发,做营销,做后勤,结果不一样。
市场固然重要,但是一旦被团队做烂掉,就永远没有机会。
如果一个市场没有错,有了牛逼的团队,随时可以开始。
13、发布信息的时候学会抽丝剥茧
发布信息,应该是有规划的。
学会抽丝剥茧的发布信息,和目标受众沟通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如何抽丝剥茧?这是个大学问,也是个重要的手艺。我研究了很久,基本搞明白了。
要获得抽丝剥茧的手艺,可以自己去练习“剥洋葱”;
当然,也可以参加我的“日本深度名企游学”团,你将能看懂很多。
- Eed -
作者简介:杜平,九源教育创始人,职业院校电商专业建设人,日本名企高端游学领头人,百位校长的第一外脑。微信公众号:笨猴日记。著有畅销书:《创业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