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刚刚和pod小组的伙伴对话完毕,身体轻松,内心有些欣喜,这是获得的喜悦。我们聊到了关于感恩的话题,在思维受到启发的同时,回忆起印象深刻的感恩瞬间,身体上的体验,让我对感恩之心有了切身体会的理解。
“要常怀感恩之心。”
“要对帮助你的人表示感谢”
关于感谢,从小到大都被教育着。明白接受他人帮助的时候说上一声谢谢。但那样一声“谢谢”里面可以有两种不同的体验:
一种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礼貌,在意的是外界的评判,我够不够好,做的到位不到位。我的价值感、认可,来自于外界对我的评价。我做事、说话是为了外界的人或事时,内在,会有一些不由衷,因此,“慎独”做起来有些难。
另一种,感谢由衷的从心里升起,说“谢谢”是因为他人的贡献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状态,这一句“谢谢”是礼物,不是恐惧他人的评判,而是出于由衷和真诚。
两种感谢,虽然在语言表达上是一样的,但是发心不同,带给自己的体验也不同。
记得上身体与食物工作坊时,我第一次用漫长的几分钟品尝一粒食物,感受和食物的连接。每一口,都有着细腻丰富的味道。我看到了粮食久远的来源,从种子入土、禾苗发芽,到采摘收获、运输出售,经过无数人的手,这粒种子,我才能和它相遇。这一粒种子用生命滋养了我的身体,一种由衷的感恩和敬畏,真正的升起。
这种感恩的升起,并不是源于“我应该”“我必须”这样的教育,而是源于跟食物的机缘。有一种深深的连接感,它们和我同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它们滋养我、成全我,所以,由衷感激。
借用一位小伙伴的话:当你出门,感受世界万物承载着你,体验到,就会真正理解感恩。当体会到了这种承载时,感恩之心,油然而生。这种体验上的感恩,和思维上的感恩有着很大的不同。
真正体验到的,由心生发出来的,切身感受到的,是对自己诚实的看到和诚实的表达。这些都是真的,我体验过,实证过,所以深信不疑。这对自己来说,也是尊重。
所以,感恩来自体验,感恩的感觉来自于身体,和思维上知道应该感恩完全属于两个不同的维度,体验到这一点,我心怀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