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情人】是法国作家杜拉斯在自己老年时写的一部作品。一时风靡全世界,得到很高的赞誉。
多年前这部作品被搬上荧屏,拍成电影,我很喜欢梁家辉扮演的主人公。似乎他就是那个通过荧幕穿越回去的书中男人。
老实说,杜拉斯的文笔没什么特别之处,她那个水平的作家全世界有很多。
她之所以特别,主要是自身的经历比较传奇。
不置可否,她是个很有个性,很独特的作家。
年轻时的中国情人,以及年老时的年轻情人成就了她的传奇。
那么【情人】这本书具体讲了什么内容呢?
很简单。
2.
一个法国白人女孩跟着父母来到殖民地印度生活,他们抱着美好的期待而来,结果现实与理想根本不一样。
女孩的父亲早早染病死了。只有母亲独自带着三个孩子艰难度日。他们很缺钱。
母亲尤其重男轻女,生活的艰难和拮据使她脾气暴躁,个性古怪。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个性中都会有缺失。女孩变得世故,早熟。
在一次上学的渡轮上,她和一个中国富家男子相遇了,当时她只有16岁,他比她大12岁。
她亭亭玉立的双手搭在渡轮的栏杆上,眺望河面。她戴着一顶帽子,一件连衣裙,脚上是一双与年龄不相符的高跟鞋。
她犹如风中绽放的一朵雏菊,淡雅中透着与年纪相悖的妩媚。
没有男人能不被她吸引。他靠近她,她立马觉察出他对自己有意,于是顺水推舟,她成了他的小情人。
她说:我不爱你,和你在一起,都是为了钱。
他颔首而笑,说没有关系。
到了他们幽会的那个公寓里,她说:“你对待其他女人是怎样的,就怎样对待我。”
于是男人带着忐忑的心情,取得了她的贞洁。
在那样的一场恋情里,她是个不折不扣的主宰者。只因为他比她更在乎他们之间的关系,他是爱她的。
爱她的与众不同。坦诚,肤色,年纪……甚至她对自己的看不起。
不仅是她对他有种优越感,哪怕是她的哥哥和母亲,一边挥霍他提供的钱,跟随他去高档的饭店,娱乐场,心里却看不起那个黄种男人。
在二三十时年代里,国内处在战火烽烟中,那是我们活的最屈辱的时候,即使是家财万贯的富家子弟,在他们眼中也是低贱的,被轻视。
他和她身份种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都不同,在一起的一年半时间里,除了频繁的幽会,做爱,他们之间不会有深层次的交流。
但这一切的不同又正是她吸引他的地方。男人对待女孩是真心的,而女孩呢?在慢慢相处中,心思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因为分手以后,女孩有三年没有碰过男人。他在她心里占据了位置,留下了印记。
可是他们的感情注定是绝望,没有出路的。
她无法跨越种族的差距。他也无法抛弃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他要回去娶一位素未谋面的女孩。
3.
后来女孩回到法国。经历过结婚,生子,离婚……有一天,他带着自己的太太去法国,他去见了她,对她说:“我依然爱你,从来没有忘记你,我爱你直到生命终结。”
或许这就是多数人心目中感动的地方。我们轻易的忽略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为他们的错过感到遗憾。
而在我看来,一切的遗憾和难忘,不过是因为: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得到的总是有恃无恐。
无论是那个男人,还是读者都有一种猎奇的心理,因为与众不同才觉得更有吸引力。
大配小,白配黄,富配穷,一个孱弱,安静,一个坚强,明亮,这分明就是冰与火的碰撞。
不管作者如何去粉饰,读者如何去解读,都无法掩饰,那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畸形恋情。
这本书的风靡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吗?
都不是!
4.
作为一本自传性小说,可以相见杜拉斯就是书中女孩,书中女孩就是杜拉斯。
那个时候她太年轻,不知道爱是什么,用一种近乎轻佻的语气告诉他,我不爱你,献身于你是为了钱。
似乎只有这样,她才不必感到羞愧,亏欠。她内心深处想当个好女孩。
但是在她长大后,经历了一些人,一些事,逐渐成熟起来,她不明白他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但他一直留在她的心底,这是毋庸置疑的。
直到她白发苍苍,皱纹横生,他在她的心里依然那么鲜活,清晰。
这难道不是爱吗?她或许曾经无数次想过这个问题。
将他们的过往写出来,也许她正是用这种方式来纪念他,来表达爱。
杜拉斯说过:我若不是作家,就会是妓女!
我们普罗大众,芸芸众生,不曾有她的伤痛和际遇,永远无法理解,承受那样的“爱”。
我们只记住,一个叫杜拉斯的法国女人,曾经爱过一个中国男人。
5.
写【情人】这本书时,杜拉斯已进入人生的暮年。她在文坛已经享有盛名,加上她的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行事风格,让【情人】一面世就得到广泛关注。
加上她的情人是个中国人,这就让广大中国读者充满了好奇心,导致它收获了大把的读者。
它自身的故事很独特,并且在当时那种特定的背景时代下,人们能理解接受那样的畸恋。
全世界被战争的阴云笼罩,人人自危,像乱世中随风飘荡的浮萍。
书中的女孩儿是可怜的,而那个中国男人的形象在侧面中被刻画的深刻,形象。他虽然家财万贯,身上依然有种怯懦之感,叫人心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