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员工都在用

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员工都在用

作者: ProcessOn | 来源:发表于2016-05-17 13:29 被阅读85次

本期内容为 ProcessOn 关于思维导图相关知识连载的第2篇连载【认识思维导图】,旨在通过这个连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思维导图。

ProcessOn作图工具制作

“关于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如我们在上一周【大脑与思维导图】(点击标题可查看) 讲到的,发散性思维过程也就是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通过捕捉和表达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将大脑内部的过程进行了外部呈现。本质上,思维导图是在重复和模仿发散性思维,这反过来又放大了大脑的本能,让大脑更加强大有力。

1、思维导图特征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图表,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可应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它被描述为“大脑的瑞士军刀”

大脑的瑞士军刀

(a)仅有中心图像的思维导图          (b)基本要点和一级分支

(c)二级分支出现                            (d)更多次分支出现

ProcessOn思维导图

— 中心主题用来捕捉主要内容

— 分支从中心主题向四周散射。首先被分成各大分支主题,附在中心主题上,然后次主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上一层分支上。

2、加强思维导图

      制作思维导图时,越有新意越好,所以,你可以通过添加颜色、图片或者维度( 将词汇或图片变成三维)来丰富它。你也可以通过添加特殊代码前后对照各分支或者添加各种特征,让它个性化。尽可能地赋予思维导图视觉冲力,可以增加它的效果——人脑对图片和颜色反应更佳,所以思维导图越有新意,结果越好。

3、思维导图无处不在

      思维导图的有效性在于它多样的形状和形式。思维导图从中央发散出去,运用曲线、符号、词汇、颜色以及图片,形成一个完全自然的有机组织。每当我们看到树叶的纹路或者树枝的枝干,我们就看见了大自然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模仿脑细胞的无数突触和连接,揭示了我们自身的产生和连接方式。就像我们一样,大自然也在不停变化和更新,也拥有我们类似的交流结构。思维导图是一个天然的思维工具,以大自然中这些天然结构的有效性性和灵感为基础。

“使用词汇”

下面会有一个思维导图的小练习

      你将完成一个表达“幸福”这一概念的思维导图。这个词上生发10条分支,表示10种关键词联想。这不是一个测试,完成时间不应超过1分钟。可以的话,邀请一群人和你一起进行练习——但是练习过程中不要互相参照。

1、做练习

      写下“幸福”一词,然后将它圈起来。以它为中心,画出10个分支。在每个分支上写下你一想到幸福这个概念就会联想到的词。写下最先想到的词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它多么荒唐。如果你想要加入更多的词,就多画几条分支。

练习

2、分析结果

      你觉得想出10个词容易吗? 你想的不止10个吗?添加更多分支时,你有没有一种“顺畅”的感觉?

      大多数人发现一旦开始进行词汇联想,词与词之间便会一直连锁下去。有点像在网上跟踪链接,读完这个内容,链接又会带你去那个内容。然后周而复始。大脑开始以这种方式工作,思维导图打开了联想和连接的通道,激活了自由思考和创造的潜力。

思维导图

“使用图像”

通过举例说明,如果现在给你一个词汇 “苹果”,请思考下列问题:

- 你能搜到这个词吗?

- 你花了多长时间才搜到?

- 你搜寻到了什么?

- 它有颜色吗?

- 有没有因为这条信息产生联想?

-  如果有,是什么?

自己思考后,再查看结果;

结果分析

1) 毫无疑问,回答是肯定的——每个识字的人都可以搜寻到这条信息。

2) 搜寻应该是瞬间完成。

3) 研究表明,无论年龄、性别、种族、语言等,所有的反应都是一个图形或图片。当你在脑海里念出或者“听到”这个词时,你或许已经看到了红色、红褐色、或者绿色的苹果,知道是哪种类型的苹果。或者看到了圆圆的形状,或许将它与蔬菜沙拉、早餐麦片、奶昔等联系起来。这个意象会瞬间形成,仿佛来路不明,而且你不可能做的是想象这个词的字母。

4) 有。大多数人会如此回答。

5) 有。而且这些联想永远都是因人而异,与感官相关。

6) 各式各样,可以是树,也可以是电脑。


      几百年来,人们都以为思考的主要形式是词汇。但是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思考的主要形式是图片和联想。人们使用的词汇只不过是传递大脑间图片意象的货船。

      无论翻译是什么——apple, pomme, mela, 苹果, manzana——人们必须寻找到一种可以相互交流这种特定水果概念的方法。一些人决定用一个“词”——任何发音都可以,只要他们同意用这个发音来传递这种意象。大脑注意的中心永远都是意象。

      大脑的惊人能量已经由以上苹果练习得到充分证明。你几乎可以对它进行任何瞬时搜索——你必须找到它,将它与其他词汇以及与它相关的所有书面及口头记忆进行比较。这是一个随机分配给你的任务——你的大脑必须做好准备面对无数有可能被选中的名词,但是它却能够瞬时搜索到随机给它的词汇。

由此可以知道,我们的大脑是以图像而非词汇的形式进行思考。

一图胜千言!

点击进入ProcessOn作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员工都在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li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