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13min
缘起于《道德经》每日诵读,我有了一位优秀的同桌“海豚”小姐姐,每日会互发诵读情况。
这天,只因为多一嘴的提问,让我发现了日更不知道写什么的一条捷径:
打开自己,去主动地跟同频的伙伴沟通链接,会迸发出很多思想的火花!
跟海豚沟通完,瞬间日更动力满格,原来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写。比如:
1、“日更不知道写什么”本身就可以扩展开
2、日更的时间很关键,先完成再完美
3、日更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每天进步一点点
4、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有复盘就不算退步
01 日更不知道写什么?去跟人沟通吧
海豚的发散思维很强,她给我提供了一些角度,比如:
001 为什么写不出来?
002 因为写不出来自己做了哪些努力?
003 别人写不出来的时候都是怎么做的?
这里谈谈第一个:为什么写不出来?
归根结底,还是输入端不够了,那输入又有哪些方式呢?
常见的有阅读书籍、跟人沟通、听课程讲座、行走看世界……
写不出来肯定是输入不够引发的思考不够,固然就没什么可写了嘛~
而跟海豚聊完,我发现跟同频的伙伴沟通堪称捷径!
因为同频,有共同的爱好与目标(日更1000天),你会发现很多你现在遇到的困难别人之前都遇到过。
原来我并不孤单,原来我并不是一个人,日更路上的难,原来同频的伙伴都遇到过。
就像李笑来老师说的:
我们要因为身边存在这些战友而感到无比的庆幸。
因为他们的存在,我能够感受到自己并不孤独,因为他们的存在,我时刻不敢放慢进步的脚步。
02 日更的时间很关键,去尽早完成吧
海豚说她日更200多天的日子,也是从拖延到战胜拖延的过程,在今年9月20日慢慢养成了上午完成日更的习惯。
这点让我深有感触,每周有那么一两天能够上午完成日更,是非常幸福而轻松的日子!
你有没有发现这种拖延心理:
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最焦灼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在拖延的过程中对自己产生的内耗。
所以应对拖延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去行动!
也许你会说这三个字知易行难,那我们就更甚一步:先完成再完美!
比如日更,就从先列几个小标题开始;
比如写ppt,就从找一个合适模板开始;
比如阅读,就从翻开书的某一页开始;
比如运动,就从穿上运动鞋那刻开始…
行动的秘诀是清晰,清晰地知道你开始这件事的第一个步骤是什么。
而先完成再完美的心态,会让你开始变得更加容易。
万事开头难,只要你开始了,就会如上了膛的子弹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对于日更,我要做的也是慢慢将写作的时间往前调整,争取上午搞定,要么早晨,要么中午午休时间。
这能大大提升我日更的成就感和幸福度。
03 日更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海豚发给我这张图片的时候,心里是打了个寒战的,不仅仅是日更,而是生活的方方面面。
混日子和努力,一天两天看不出差距,一个月三个月一年,你会发现话题不同了、气场不同了,再过几年,就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了。
如果你继续堕落下去的话,你的天赋就会被全部收走,原本身边比你差的人,也会靠努力一个一个超越你。你继续差的话,没有人会等你。
所以请不要在该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人生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总有人在奋力地奔跑着,那个人为什么不是你?
回到日更上,如何每天进步一点点?
比如昨天你晚上完成了日更,今天你中午甚至早上就写好了日更,那就是进步。
又比如昨天你写1000字的文章花了1.5小时,今天你写1000字只花了1小时,这也是进步。
海豚的这句话道出了进步的精髓:
其实任何进步都与他人无关,我们可以模仿和学习,但是真正的进步一定是和昨日的自己相比。
赢就是杀死昨日的自己,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
04 建立自己评价体系,有复盘就不算退步
海豚的这个观点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
对于数据,总是会不自觉受影响,尽管一次次告诫自己不用去在意。
但是海豚让我明白了真正该在意的是什么:
“有自己的评价体系:有没有使用固定的思维模型写作。好坏都是自己说了算,连阅读量也是不作数的,因为自己最清楚自己到底有没有偷懒。”
真正该在意的就是专注于自己的成长本身:
有没有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一点点?
有没有通过写作让自己保持思考?
或者让自己的思考更深入一些?
有没有彻底想通某一个道理?
或者解决自己的某一个问题?
这些才是最值得关注与聚焦的,首先是为自己的成长而写,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再是为给他人提供价值而写。
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成长呢?那就需要去追问自己上述的问题,需要去复盘分析。
海豚的一个观点:“有复盘就不算退步”又让我眼前一亮,多么有力量、充满希望的一句话。
复盘的作用又在我心里埋下了一粒种子,只要去复盘,再糟糕的一天都有成长;只要去复盘,有收获的一天便能够得到双倍的收获!
写在最后,
原来跟同频的伙伴沟通真的如此滋养,能够得到很多启发与思考,也让我找到了获取日更素材的一个“捷径”。
通过这番梳理,又对自己的日更之路充满了信心与力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