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1779天 2023-06-03
有句俗话“一个巴掌拍不响”。意思是说:要想拍出响声,仅凭一只手是不可能实现的,比喻矛盾和纠纷不是单方面引起的,如果你自己没有主动的去招惹别人,那别人也是不会来招惹你的。
这句话在心理咨询系统治疗中,就是说看似是属于某一个人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是多个人一起“帮助”他维持了这样的问题。
比如说,一个人“懒”,是通过其他人的“勤快”来维持的。
所以,如果一个人做的事儿刚好弥补了自己的缺陷,那么他可能就会把这种特点保持下来,这种关系就叫“互补”,这就是俗话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
比如,强势的一方和顺从的一方;不靠谱的一方和负责任的一方;犯错的一方和反复原谅的一方……都是这样的互补关系。一方停下来了,另一方就孤掌难鸣。
但这一点常常是我们的认知盲区。我们习惯于把问题归咎于“某一个人”,于是处在互补位置的人就会被看成“受害者”,往往做的事被当成是善意的、无奈的、不得不的,甚至有时候是为了改变对方(如,我是因为他越来越懒,才不得不帮他做的)。
当我们这些认知盲区,就很难从自身的角度去觉察要改变前者的行为,自己首先要先停下自己的反应,离开互补的位置。
也许“受害者”会感到委屈:明明是他的错,为什么要我改变?难道是自己做错了?当然,
亲密关系之间也存在这样奇妙的互补关系,无所谓谁对谁错,谁在帮谁或者谁在伤害谁,但两个人的行为总是在互相影响。
所以,你改变了自己(并不见得是说你以前做错了),就改变了你们的关系。关系变了,对方的行为也就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