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看的书也不同。
小学时代,由于家里的书很少,仅有的3本课外书还是过生日的时候,跟父母要的生日礼物。
那3本书我视若珍宝,厚厚的《天方夜谭》,我读了至少4遍。还有《十万个为什么》,读了不知多少遍,还有一本是关于宇宙的,图多字少,反倒没那么喜欢。我更喜欢文字带给心灵的感受。
有一段时间,爸爸经常从单位带回来一些报纸,这可真解了我无书读的苦,尤其是报纸上的文艺副刊,上面有好多文章,读起来真过瘾。
初中以后学习任务重了,加上怕老师家长批评,不敢看“闲”书,所以课本之外,敢放心大胆读的只有在学校订阅的《中学生学习指导》了。上面多是中学生的投稿,同龄人的文章虽青涩,但更容易引起共鸣。自己也尝试过投稿,发表了一回,欣喜若狂。
高中时代流行《读者》,班上每本《读者》都被翻阅无数次,60多名同学基本上每人过一遍,那真是充分利用啊。那时候能有零花钱买杂志的同学极少,因为这属于“闲”书,而且买了也不敢往家带,得小心翼翼在教室里看,在教室看还得提防同学抢,往往买书的人没来得及看完,书就不知所踪了。但最后还是会出现的。
亲眼见过迷恋言情小说武侠小学的同学,因为看这些闲书耽误了学习,耽误了前途。所以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诲深信不疑,不能看闲书。
后来上了大学才知道,之前所谓的“闲”书,名家之作,远比教科书意义深远。看着图书馆里的书海,深感自己的渺小,阅读量少得可怜,太可怜了。
但是不看闲书的概念根深蒂固,借阅图书的时候,总有一个无形的力量让手伸向专业书籍,就算心里对小说无比渴望,也觉得借小说是错的。终有一天忍不住借了一本,不吃不喝大半天读完了,过瘾。
现在想想,其实那些专业书,就算借回去了,也只是简单翻了翻就还回去了,反倒浪费了时间,算是求个心安吧。
刚工作那会儿,读励志的书,鸡汤,读完感觉热血沸腾,仿佛得到指引,无限制地加班,不求回报,只求让自己学到知识。那时候真上进,把自己都感动了。
所以共事过的同事多对我赞赏有加,认为我既认真又实在,工作努力。我想,励志的书确实有催人奋进的作用。前提是自己想奋进。
现在我是一个全职宝妈,远离职场几年,已经不敢幻想跟同事们并肩作战了。孤独和焦虑如影随形,可是也有了充足的时间看书。
我终于挑自己喜欢的书看,中外小说、散文、心理学,都喜欢。买书也是一笔不小的消费,每次挑一些特别想看的书买,宽慰自己说,这书还可以留着孩子长大了看。
书让心灵有力量,让这相对艰辛的生活不那么苦涩,让我暂时忘记各种不得已、不如愿。
印象深刻的是《明朝那些事儿》,那套书写得真好,因为搬家没带过来,不然真想再读一遍。所谓的历史人物,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啊,匆匆人间数十年,他们或正义或邪恶,主宰江山几十年,最终难逃一死。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光鲜耀眼也好,平淡无奇也罢,终将归于尘土。看完以后觉得豁达了些,对所有的事都不必太纠结,学会放下。
最近看《遥远的救世主》,我想我是属于弱势文化的,虽然常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但隐约中仍希望有种看不见的力量推自己一下,或者希望某种神奇的力量帮我实现愿望。
这本书仿佛是一面镜子,让我看见了自己的软弱和唯心。作为学过哲学的人,真难为情。
盘点下来自己最近两年看过的书还真有一些了,每一本书,翻开之前感觉它很陌生,读完之后感觉又认识了一些朋友,又看到了一些人的人生,又得到了一些启示。
读每本书都是一趟心灵之旅,与书结伴,不虚此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