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画学习笔记(六)

中国画学习笔记(六)

作者: 大道至简文化传播 | 来源:发表于2019-03-18 13:47 被阅读0次

“ 皴(cūn)法 ” ,是指中国画中,对山石树木的一种表现技法。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通过将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以及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表现方式。

皴法种类有很多,它们都是以各自的形状而命名。我们经常听说的就有披麻皴、斧劈皴、雨点皴、折带皴、卷云皴、解索皴、米点皴、荷叶皴......也许你会好奇,画家们都是怎么创造出来这些皴法的呢?今天我们就把常见的八种“皴” 还原到现实中,看看它们本来的面目都是什么样子。

一、长短披麻皴

披麻皴是由参差松软的条形墨线组成,讲究用笔灵活,皴擦并用,注意浓淡干湿的丰富变化。笔线长的称长披麻,笔线短的称短披麻。这种披法常用来表现土质山,或质疏松的岩石。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披麻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

中国画学习笔记(六)

二、大小斧劈皴

斧劈皴的运笔多顿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故称为斧劈皴。笔线细劲的称小斧劈,笔线粗阔的称大斧劈。这种皴法宜于表现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岩石。

三、雨点皴

雨点皴也叫豆瓣皴,为长点形的短促笔触,常用中锋稍间以侧锋画出。它能表现山石的苍劲厚重。在画史上运用雨点皴的成功范例是北宋范宽,他的皴法被人称为“枪笔”。

四、折带皴

折带皴是用侧锋卧笔向右行,再转折横刮,向左行可逆锋向前,再转折向下。画出的墨线如“折带”,故以名之。这种皴法用以表现方解石和水层岩的结构。“元四大家”之一的倪瓒喜画折带皴,用“渴笔”(笔头含水很少)画出,虚灵秀峭,极有艺术魅力。

五、卷云皴

卷云皴以粗阔扭曲的线条,描绘山石轮廓,再用干湿浓淡不同的墨色,层层皴擦出岩石表面的纹理,因为形状像卷曲的云块,故而得名。

六、解索皴

解索皴是披麻皴的变法,行笔屈曲密集,如解开的绳索,故名解索皴。元代山水大家王蒙喜用此法,他笔笔中锋,寓刚于柔。

七、米点皴

米点皴是用饱含水墨的横点,密集点山,泼墨、破墨、积墨并用,最能表现江南山水间,晨初雨后之云雾变幻的景象。米点皴是北宋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对大自然的长期观察体验后独创的产物。其中米芾的点形阔大,称大米点;米友仁画出的点形略小,称为小米点。

八、荷叶皴

中国画学习笔记(六)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荷叶皴的皴笔从峰头向下屈曲纷披,形如荷叶的筋脉而得名。荷叶皴用来表现坚硬的石质山峰,经自然剥蚀后,岩石出现深刻的裂纹。当你远望黄山的莲花、莲芯二峰时,可以看到荷叶皴在自然界中的情景。

相关文章

  • 中国画学习笔记(六)

    “ 皴(cūn)法 ” ,是指中国画中,对山石树木的一种表现技法。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通过将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

  • 中国画的经典作品欣赏

    分享笔记之---中国画的经典作品欣赏 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 中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

  • 中国画学习笔记(八)

    月份的别称 ⒈一月:孟春、初春、上春、端月、初阳、端春、孟陬、春阳、首阳、肇春; ⒉二月:仲春、仲阳、仲钟; ⒊三...

  • 中国画学习笔记(五)

    水墨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更多时候,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其创作讲究"气韵生动"、"以形写神"...

  • 中国画学习笔记(四)

    用墨技法: 1、平涂:就是用一种基本的墨色平均涂在画面上,一般用于某种物象和画面,避免乱、碎。墨色一般较淡。 2、...

  • 中国画学习笔记(一)

    用墨分类: 1、淡墨:水多墨少,浓墨加水调之。淡墨描远山景色 2、浓墨:墨多水少,研至八分。 3、焦墨:黑墨干而近...

  • 中国画学习笔记(三)

    五色六彩: 1、五色:干、黑、浓、淡、湿。 2、六彩:黑、白、干、湿、浓、淡。 3、浓、淡、干、湿、枯、涩。 墨分...

  • 中国画学习笔记一

    方严先生课1

  • 你,也可以是画家!一起来学工笔画,

    学习中国画,先要学习工笔花鸟画。通过工笔画的学习,去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树立正确的国画价值观。同时,工...

  • 中国画的特点

    分享笔记之——中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是我们国家独有的绘画种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我们要想欣赏中国画作品,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画学习笔记(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mv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