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聊天,最近一个月都在外面奔波,没回过一次家,当问及这么长的时间里会否挂念家人,但他的回答模凌两可。
当然我无意辨别是非,只是想起自己的故事。
刚出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和在学校一样,总是会攒齐假期每个月不辞辛苦的追着火车跑,在家呆不上两天又匆匆赶回公司。那时似乎除工作以外,唯一的信念就是回家见亲人吃美食,哪管它路途遥远。于是同事总是笑话我像个没断奶的孩子,每月要定期回家去汲取力量。
这种每月遥遥回家路的日子维持了快两年,突然从某一天起,回家的频率开始转变,只有公共长假期的日子才会考虑回家,因为我的生命中开始出现了那个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围绕在四周,让我感觉到一种别样的温暖和柔软的生活氛围。于是在这种节奏下我开始适应一个人异地的生活,开始慢慢接受真正的成长的时光,开始享受别样的快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90570/2a4ff43c1bde71d7.jpg)
回家,应该只是字面意思。也应该不只是字面意思。回家不应该只是用见到本人在现场的方式来要求对应回家的含义。
回家在这里对我而言更多的是思念的味道。因为那里有自己想念的人,有那份从小开始储存起来属于自己的温暖,虽然伊人不在但心同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回家的纯粹意义已经渐渐模糊。人们有为了回避现实压力而回家的;有情感受挫而回家的;有寻找一份安心而回家的。。这个时代和社会给予了回家多样的解释,而我们从回那个大家迂回到这个小家,回家渐渐地被定格成左右心脏的模样。
我们虽已经成长为孩子的父母,但我们又其实还是父母的孩子,心底还有那份深藏的对家对亲人的依赖。于是我们进入了一种很有趣的循环,一边拼命的扮演着好父母的角色,一边又倚赖自己父母的关心。
大自然中,人是很奇怪的物种,人离开久了就会总想着那个大家,呆久了小家就越不想离开这个小家。于是才发明了这般候鸟迁徙路线,一年冬未春来前,短暂相聚相离,回去又回来,从大家到小家。
我们带着过去的自己踏上大家归途,期待家人拥抱还是孩子的我们;我们又带着满满的爱意和安慰中得到的力量,踏上小家的归途,成为未来拥抱孩子的家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90570/7981eb17b12d5e22.jpg)
于是长大了终于才发现小的时候总想脱离父母,挣开家里的束缚;直到长大才发现,自己却又变成新的束缚;原来我们究其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这条路从大家到小家,从小家到大家的循环周始。
春夏秋冬,我们永远都是走在回家路上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