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
《长安十二时辰》慢读008——靖安司、望楼、街铺武侯与里正

《长安十二时辰》慢读008——靖安司、望楼、街铺武侯与里正

作者: 索米龙 | 来源:发表于2022-05-13 08:55 被阅读0次

    慢读虽然耗时间,但收获会更多。这里将零碎记录稍作整理,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发出来,意在鞭策自己仔细认真地读完一整本书。

    当前慢读的书目是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讲的是万年县前不良帅张小敬与靖安司司丞李泌,在十二个时辰内协力拯救大唐长安城的故事。

    《长安十二时辰》第一章的主要情节如下表:

    1.靖安司

    《长安十二时辰》故事发生的场景在整个长安城,而指挥中心却毫无疑问在靖安司。按小说设定,戡乱平镇曰靖,四方无事曰安,这是朝廷新立的官署,统摄整个西都的贼事策防。

    引文一

    如果把靖安司当作一个角色,那么它的出场显然是经过设计的,而且非常流畅有意思:

    1.崔六郎带狼卫假扮的胡商进入西市,并将消息传递给西市望楼

    2.西市望楼通过旗语将消息传递给靖安司望楼

    3.靖安司望楼上武侯译出旗语,并将消息写在木简上传递给通传

    4.以通传视角开始描写靖安司大殿,进而引出殿里的人。

    行文至此,是靖安司首次亮相,位置在光德坊东北隅。

    引文二

    红字部分就是靖安司可以调遣的力量。不良人前文写过,城门卫不需赘述,巡骑指的是哪个官署的兵力不太清楚,这里只说望楼、街铺武侯坊守里正

    2.望楼

    靖安司内部的大望楼

    长安坊内都设有望楼,主要是居高临下,监测盗匪或者火情

    小说中的望楼多了一层传递消息的功能。这个体系是马伯庸别出机杼的设计。

    任何一处望楼发现异常,都会由武侯转为旗语,传给最近的望楼,最终传达靖安司。唐长安城非常大,这种设计保证了信息传递速度,自然才能让十二个时辰的故事发展紧张刺激,否则单凭人马往来通信,一天时间也做不了几件事情!

    望楼传递消息的灵感来自边疆烽燧,即焚烧狼烟通知敌情的烽火台,只是长安城的望楼布置更为紧密,传递的信息也更为精准和丰富。

    3.街铺武侯

    唐代有夜禁制度,即宫城、皇城、外郭城门以及各个里坊市肆大门都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开启和关闭。

    清晨,皇城承天门上晨鼓一响,六条主要大街上随之擂鼓三千声,然后宫门、城门和坊市门开启;夜幕,承天门上暮鼓一响,六条主要大街上随之擂鼓八百声,各门关闭。

    只有上元灯会,即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和十六三天开禁,市民可以自由出入各坊观灯,小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就选在了正月十四。

    正是因为有夜禁制度,就需要有专人巡行。唐代在各个城门和坊角都设有武侯铺。大城门有一百人,小城门二十人,大铺三十人,小铺五人

    按照文中的设定,这些武侯街铺全都要听从靖安司的调遣。

    4.坊守里正

    长安城实际上是大城套小城,一坊就是一个小城,也是长安最基本的管理单位。

    每坊设置坊正一名,前面也说过隋代称“里”、唐代称“坊”,所以也叫里司里正。小说里的“坊守”应该只是“里正”的互文称呼,不是真实名称。

    除里正以外,每坊都有坊卒门吏若干。

    唐代在长安城实行与隋代一样的伍保制度:

    五家为保,保有长。保五为闾,闾四为族,皆有正。

    所以坊里的居民犹如被大网笼罩一般,相互制约和监督。

    (008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安十二时辰》慢读008——靖安司、望楼、街铺武侯与里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ps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