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整部剧,都在失去母亲—寻找母亲的回环里轮转。
如果父亲是当权者,那么母亲又是什么呢?
在近现代的散文诗歌小说作品中,出现大量把祖国称作母亲,黄河长江称作母亲,土地也称作了母亲的拟人化描述,仔细想想,在古典时代的论述中,这是不存在的。只有到了近代,中华民族被外族欺侮,国族意识觉醒后,知识分子才开始频频呼唤母亲:母亲,你醒醒;母亲,救救你的孩子。为什么呼唤母亲呢?作为权力主体的父亲,也就是懦弱无能的清政府和其继任者不够强大的中华民国政府,对于外来的暴力,毫无招架之力。就像一些传统家长制中的父亲,他们对外无力保护家小,对内又专制威严,非打即骂,这样环境里的孩子,自然只能向母亲的怀抱去躲避,希望母亲能够强硬起来以保护自己。
而相对于父权般的执政政府的具体存在,作为母亲的祖国则是抽象的,谁能确切地说出祖国到底都包含些什么呢?就好像华家两个孩子有个实实在在的父亲,而母亲,要么是小小照片里的黑白影像,要么是记忆中面容模糊的影子。唯有这样一种抽象的意象,才能承载无限量的情感寄托,而人皆生于国土之上,唯有人弃祖国而去,绝没有祖国不要国民的道理,这无条件的包容和无私的养育,也正好契合了母爱的特质。
京生翻出母亲的照片,给在大陆的母亲写信京生港生,早早失去了母亲,亦即失去了山河土地祖国,成了无母的孤儿——也就是飘零海外的座座孤岛。而在后面才出现的港生同母异父的弟弟julian,也在缺少母爱的环境里长大的。第一集里,京生偷偷拿出母亲的照片仔细地看。后面,长大后的港生在喝醉撒酒疯的时候也哭着喊要找妈妈。julian临死的时候想到的是,想跟妈妈道歉。海边港生撕心裂肺地呼唤母亲,这难道不是孤悬海外的中华遗孤心中的呼喊吗?
julian死的时候,兄弟三人在海边呼唤母亲剧中出现了好几个母亲,她们成了几个对照组。京生的母亲和港生的母亲莲好,是同时不同空的对照,京生母亲一直只出现在父子的思念里,她生命的最后两天在来自大陆的一封短信里作了交代,被红卫兵捉住批斗,坚决不屈服认罪,最后惨死。这个陪着丈夫熬过八年战争的女人,跟丈夫一样地骨头硬,将生死置诸节义之下,宁愿被打死也不肯写悔过书。
而莲好,是个温顺贤惠又漂亮的女人,绝不是表里不一的后妈,她对家庭能尽自己的责任,对孩子也十分慈爱。但与京生妈妈相比,她缺少气节,或者说,她认为生存最重要,为了生活,牺牲点脸面算什么呢。这一点是没错的,但是有京生妈妈的舍生取义对比,她的生存哲学显得不那么高尚了。这样的对比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在文革时期,不同人的不同选择,有人忍辱偷生有人宁死不屈,创作者在这里抛出了一个可待探讨却没有答案的命题,到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对,还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更可取,就仁者见仁了。
吕有慧饰演的莲好是港生和julian的生母第二组是同空不同时,旧时代的劲泉的母亲和阿来的母亲,与新时代的阿蓉的对照。劲泉母亲和阿来母亲都是年轻守寡,她们也十分看重贞烈。阿蓉失去丈夫劲泉后,虽然没有主动去想再找个男人,但是从她的行为来看,她根本没有那些三贞九烈的想法,如果遇到合适的人,为什么不再嫁呢。随着时代的发展,香港越来越繁荣,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女性思想转变有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西方文化所带来的对传统观念的颠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阿容和京生有意思的是,我们都认为在传统社会里父权是专制的,但其实,母权又何尝不是呢?阿来的母亲年轻守寡自己带大儿子,就要求儿子绝对服从自己,任何情况下都要听话。而面对孩子的反抗,比起父亲的硬性暴力惩治措施,母亲用的则是柔性暴力,比如哭着说我养你这么大多么辛苦不容易之类的,眼泪往往比棍棒还有效,阿来一次次屈服母亲的道德绑架之下,最后的结果是,女朋友丢了,过了十来年也还是条光棍,未必是不能忘怀夏晴,我想他一直找不到能接替母亲角色的妻子而已。
劲泉死后,阿蓉也是自己带孩子,可是她对孩子的心态并没什么改变,也没有对成仔过多表现出脆弱无力,所以成仔没有受到什么心理创伤,还是一如既往可爱活泼。所以说一个母亲面对生活考验时候的表现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