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玥老师
吴晓波老师是我很喜爱的一位作家和企业家,他的文字幽默诙谐又入木三分。前几天,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香港企业家到西北地区旅行,发现该地区有不少由政府或企业捐赠建设的希望小学。这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良好,但奇怪的是学生却寥寥无几。原来,当地村民十分现实,他们认为与其让孩子们去学校读书,不如让他们在山里放羊。当地政府动员不停,却收效甚微。香港企业家得知这一情况后,对校长说:“明天啊,请你替我去发一个通知,任何一个村民,把他的孩子送到学校来,早餐可以吃一个鸡蛋和一碗粥,中午可以吃两个肉包子,这笔钱由我出。”消息传出后,学校里的孩子越来越多,有的人就是来吃免费的鸡蛋、粥和包子的,同时,他们也有了受教育的机会。
从这个故事出发,不聊慈善、不谈阶级,
今天,我们看电影、说教育。
摘转:看得见的五色起跑线,看不见的全民焦虑脸不知不觉,2018年过完了1/4,作为一个创业中的教育工作者兼电影爱好者,今年进电影院的次数可谓屈指可数。最近看了两部影片,都与教育有关,且时机恰好。比如霍金去世后的复活节,《头号玩家》对于人工智能的爆发为人类预敲了警钟;比如正在热映的印度电影《起跑线》给择校中的家长们照了镜子。
从《地球上的星星》到《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不得不说近年来的印度电影除了唱唱跳跳、哭哭笑笑,还十分发人深省、启迪心灵。从电影名看,《起跑线》的意译传神指数100分,这简直就是我们身边的日常,只不过很难挤进满是鸡汤的“印度公交式”朋友圈罢了。
什么是起跑线?
老中医说--好身体精气神是起跑线;
早教中心说--俺们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高考状元说--阶级是难以逾越的起跑线;
竞聘家委的简历说--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
金色起跑线
片中主人公一家为女儿择校走投无路之时选择了骗取贫困生名额而暂时搬到贫民区居住。女主米塔因为对待该地区不同权势的人采取了同样暴击的回应遭到其它穷人的非议和白眼时,委屈地对穷人女伴说“你为什么不提前告诉我?”女伴坚毅地答道:“因为贫穷这门功课不是这么容易学会的。”
穷人希亚姆靠碰瓷换取医疗费给假扮穷人的富人拉吉家孩子交学费;在受到学校检察官质疑之时说富人拉吉家是“遭受重击从而破产的新穷人”;为了答谢匿名捐助公立学校的老板而有眼不识泰山以为拉吉是老板的佣人。
影片中正宗穷三代希亚姆的那句话很残酷也很实在:“贫穷就是这样,没资格大喜大悲。”这个地球上,也许就没有什么永恒的公平和正义,所以,钱这个话题很俗,也很现实。涉及金钱,我们便不能轻易撩拨人性,人性底层基因无法被更改,我们只能学会如何与之善意地相处,把握好这条金色起跑线。
一穷一富,是印度追求的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影片的教育话题只是一个切口,实质上反应的是政客偷窃穷人的食物,建筑商偷窃穷人的土地,富人偷窃穷人孩子的教育权利的贫穷、阶级和分配不均问题。
蓝色起跑线
印度影片中,经常看到人们双手合十、祈祷感恩。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成了人类精神家园。有人说,同样这一题材的影片,如果好莱坞拍,必然是美国式英雄主义;韩国拍,会虐你虐到骨头里,泪流成河无法自拔;印度拍,举重若轻、发人深省。
前几天是我们故事屋的复活节特别活动,除了找彩蛋、做游戏,我给孩子们讲了《复活节兔子》这个故事--兔爸爸和兔妈妈有七个兔宝宝,他们之中只有一只小兔可以成为复活节兔子。七个兔宝宝每个人都选了一只特别的彩蛋要去送给小朋友,他们依次出发,而只有最小的兔老七没有受到外界环境和其他人物的干扰,把最后那只蓝色的蛋圆满地送到孩子用绿草编织的窝里,孩子们鼓掌欢呼,兔老七成为了真正的复活节兔子故事选自《故事和你说晚安》
故事很简单,寓意很深远。蓝色,是人类精神力量的象征,即使再弱小的个体,也不能忽视精神的力量。这条蓝色起跑线,在家庭教育中格外重要。
灰色起跑线
片中提到,在印度,要上顶尖学校必须离开旧世界,购买学区房。除此之外,学校还要考察家庭背景:父母必须是学历、履历、工作力都有加号的三高人士。男主角拉吉是情商爆表、爱妻心切的中产,尽管是大商人,可因为白手起家,抱着一袋子钞票也难入校长法眼。虽然经历了专业的顾问公司几轮专项父母培训,女儿皮娅还是连续被4所学校拒之门外。
绝望之际,贫困生特批名额成了他们一家的救命稻草。
为了表示高阶级的人道主义,这些顶尖学校都会开放25%左右的RTE名额给贫困生,RET指的是“受教育权”(Right to Education),即为了保护低种姓、贫困民众的受教育权,私立学校必须将每届招生名额的25%留给低收入阶层民众。然而事实是,从经济到精神,真正的贫困生没几个能适应得了学校的“贵族”氛围,这些名额最后都沦为了拉吉这样中产阶层走后门的捷径,在顶尖学校的暗箱操作下,无处不在的灰色地带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第三产业链。
绿色起跑线
影片中,男主拉吉与女主米塔吵架的时候,米塔常常用一句:“你会拼XXX的英文单词吗?”怼得拉吉哑口无言。他们的女儿皮娅因为讲印度语而不是英语,在富人区交不到朋友。女主米塔说:“在我们国家,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一种’阶级’,我们不能让皮娅接受我们所接受的教育。”
还记得《小猪佩琦》鄙视链吗?相似的桥段我国在某些地区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过马路要看绿灯,就像移民需要绿卡一样,不能否认有一些硬指标是很关键的。从幼儿园给邻班的小朋友讲故事开始,我好像就知道自己要做一名老师,后来如愿就读了自己喜爱的英文专业,做老师、做翻译,会一门外语,给我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给我带来了很多便利,更是为我打开了另一扇文化之窗。2017年在年项目中担任中国区协调人,三赴欧洲,跟五湖四海的孩子和青年们一起社区工作、实践生活。有一些点滴时刻浮现在脑海里--在瑞典买东西找零收到假币、在奥地利丢了护照报警去、在瑞典差点遇到恐怖袭击……英语成了我们沟通交流学习玩耍吵架砍价安身立命必备之利器。
三十多年前,我的家庭没有给我提供金色起跑线,我正直老实的父母也没有跨越灰色起跑线,但给我买书、讲故事的他们为我打造了一条蓝色起跑线。现在面对孩子们,自己当年学英文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在AI浪潮肆虐的今天,我和伙伴们创办了这个看似特立独行的英文故事屋,我们选择跟孩子们面对面地交流,通过身体律动、英文歌曲、手工绘画、英文故事等,在他们学习外语的关键时期为一生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这样有温度的英文课,让这条绿色起跑线更稳固。
隐形起跑线
上大学的时候,第一次读到纪伯伦先生的《论孩子》,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绝对是一头雾水,完全get不到先生高层次的表述。如今成了两个孩子的妈妈,也做了老师,终于对诗中的教育观有了新的理解。
On Children (Kahlil Gibran)
论孩子(纪伯伦)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They'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并非因你而来。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天赋和使命,他们是完全独立的个体,父母只能给予他们爱,却无法给予他们思想。对于0-7岁的孩子,世界是“善良的”,成人应该成为孩子可以模仿的榜样,让他们多多接触大自然和天然的玩具,自由自在地玩耍;对于7-14岁的孩子,世界是“美好的”,通过艺术活动滋养情感获取美学的启迪从而进行知识性学习;对于14-21岁的孩子,世界是“真实的”,通过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了解这个世界,同时反观自我。经历过3个7年后,到了21岁左右成长为一个人格相对完整的人。
故事屋孩子们玩耍的天然玩具
如果说没有哪一项科学发现或重要技术来自按部就班的设计和计划,它们都是黑天鹅,那么孩子更是如此。为人父母,能否接纳孩子的不同个性和气质类型?能否听见他们没有说出的话?能否看见他们眼神透出的光?我们成人自己能够跳出自己的原生家庭,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不容易。
所以,这是一条隐形的起跑线,有的人一辈子都看不见。
电影中特别感动我的一段
此处,好像应该写一个10分钟鸡血演讲巴拉巴拉来做个结尾,但纵使“胜线在握”也恐怕无法改变全民焦虑脸之现状。根据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这个社会既真实又残酷的地方就在于,你以为光脚的孩子没有伞要努力奔跑,而事实上有人穿着鞋、打着伞甚至还有可能开着车。
最后两句,与君共勉:
“ 为人父母,永远都在用自己的眼界决定孩子的世界。
不要让自己努力活成了别人眼中赢在起跑线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