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生活工作点滴
汉简,绝不简单!书法家郭外的汉简书法艺术

汉简,绝不简单!书法家郭外的汉简书法艺术

作者: 书画艺术资讯 | 来源:发表于2019-07-05 15:48 被阅读292次

         郭外,字:真冰,1966年生,原名郭新生,郭卫,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人。1984年入伍,现为北京道理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中国美术市场报社长,深圳爱心拍卖有限公司,深圳汉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深圳百姓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道理书院院长,深圳道理美术馆馆长,书画鉴赏家、书画收藏家,书法篆刻家 。

        历代的书法艺术,其中大部分是一些工匠和从事劳动的人们留下来的。如汉代书法,有两大系统,一是碑刻文字,一是简牍墨迹,它们都是在纸未发明以前或未大量使用以前的书籍文献。

        简牍书法,正是当时参与书写活动人数甚众的普通者所为。也是文字在实际应用活动中,与社会生活联系最为紧密频繁,最为普遍广泛的书写形式。由于材料不同,书写的工具不同、内容不同,形制不同及书写者的身份不同,因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率意急就,不拘一格,字体应时代演化而分派,书风顺潮流而易变异。与官方铭刻体相比,简牍书法在日常应用中,生气活跃,自由流动,呈现出多样书体,多种书风。

        这些来自民间和下层千百万不知名的书家所创立的书法艺术成果,是人民群众辛勤劳动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永恒的生命力。随着历史年代的推移,越显示出它艺术的可贵。简牍书体具有率意外露,以拙生巧的内涵。率意是简书的灵魂,从艺术美的角度来看,率意虽然与当时实用有关,但它所形成的艺术上的自然情趣,是无意中对自然美的追求。严谨、装饰、整齐是种美,是作者审美观的自然流露。汉简,即汉代简牍。具体讲,指写在竹简、木牍、丝帛、纸张等材质上的具有墨迹形态的书法。自二十世纪初,匈牙利人斯坦因首次在新疆民丰县北部发现少量汉简,后又在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山东、江苏、河北、安徽、湖南、湖北等地陆续发现,至今已有出土汉简四万余枚,是后世研究汉字衍生及书法发展的珍贵历史遗产。从地域分布来看,汉简已在各地得到广泛应用:西北主要有新疆楼兰汉简,甘肃居廷汉简、敦煌汉简、武威汉简、甘谷汉简等。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书体包括隶书、草隶、行楷,书风质朴、率意、恣肆。其中,居廷汉简中也多有庄重典雅风格体现。华东主要有山东临沂银雀山汉简。银雀山汉简书体为早期隶书,风格典雅,意趣灵活。华中主要有长沙马王堆帛书。马王堆帛书书体包括篆书和隶书,书风古朴自然,笔墨饱满,流畅贯通,结字富于变化,布局错落有致。从地域分布及书者身份可以推断,汉简已在朝廷、军队和民间泛应用。从时间跨度看,不同时期汉简的特点较为明显:早期汉简,尚有篆书遗韵,字形趋于方扁,笔画已有波挑,古隶形成。西汉前期,汉简已从古隶完成了到隶书的“隶变”过程,汉字完成了从古文字到今文字的演变。西汉晚期,汉简用笔灵活,提按自如,已从草隶中孕育出比较成熟的章草。东汉前期,汉简草隶中的提按转承行笔变快,连带映衬笔画已初现端倪,行楷呼之欲出。汉简让后世书家得以目睹汉代墨迹真貌,为理清汉字发展脉络,研究书体演变过程以及书法传承创新提供了极其宝贵而丰富的第一手史料资源。

        郭外先生对书法的研究不是汉简,他早年固然涉足于晋唐,但着力最多的自然还是汉隶汉简,取法乎上,途径也不算狭窄,但这些努力很堪玩味,但在当今的艺术圈子里,使人瞩目的还是他的汉简,章草只作为他的偶然涉趣。他的汉简书法初学 :居延汉简, 敦煌汉简, 武威汉简, 甘谷汉简,马王堆帛书,而后融入钱君匋,吴颐人先生的营养,自成一派,形成自己的汉简风格!

       他的篆刻上溯秦汉玺印,下取晚清诸家精髓。其风格有吴昌硕的老辣、奔放;有赵之谦的浑厚、飘逸;有黄牧甫的清隽、平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简,绝不简单!书法家郭外的汉简书法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se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