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课文国学与传统文化
以溯源导读法解读《曹刿论战》

以溯源导读法解读《曹刿论战》

作者: 稚吟秋声 | 来源:发表于2017-10-14 19:58 被阅读105次

    《曹刿论战》是一篇经典课文,相信部编版教材一定会将之收录。以前教学此篇课文时,很多时候将主要精力放于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上,这当然有必要。但是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搜索,可以让课文更加立体地呈现,学生对于课文内容与主题的理解必然会进一步加深。

    一、初步感知课文,此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初读课文,教师提问:

    1、作战前,曹刿为什么要向鲁庄公问一些关于治国的问题?

    2、你认为作战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有没有道理?

    3、这场战争鲁庄公为什么能够打赢?

    这两个问题,教师可以放开了让学生说。

    二、运用溯源导读法学习课文,查阅作者相关资料,还原文本上下文,了解原著特点与史实情况,此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1、关于作者左丘明。他是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左丘明曾与孔子同朝为官,关系当在师友之间。二人相互敬重,他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评价左丘明的这些话,反映出左丘明是一位诚实耿直、品德优良的人,这与秉笔直书的春秋史官文化精神是一致的。

    孔子曾多次赞叹左丘明的“君子”风范。例如,有一次孔子前往齐国,路过肥邑,感叹道:“肥有君子焉。”意思是说,肥邑这块地方出了位令人仰慕的君子,对左丘明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另外,《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认为,文胜质才称得上史笔,文质彬彬才算得上君子,似乎也是敬重的左丘明。如果说《公冶长》有赞扬左丘明的高尚品格的意思,那么《雍也》就是在赞扬左丘明的史家文笔。忠于历史是史家的天职,正是这种良好的史官文化和求真精神,铸就了左丘明那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博得了广泛赞扬和“君子”美誉。当然,左丘明也曾鼎力支持孔子从政。

    春秋以后,左丘明的“君子”美称一直沿用下来,”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可见左丘明“君子”美誉的深远影响。《肥城县志》(清康熙十一年本)载:“乐正子春曰:‘子适齐过肥。肥有君子也。'”是以《史记》称左丘明为“鲁君子”,肥城亦因此而获“君子之邑”之美称。唐代李世民封左丘明为“经师”,在他墓前建石坊。

    左丘明的故里,至今仍存有许多关于他的文化遗迹。“都君庄”,意思是君子的居住地,仅这一故里的名称,就生动地反映出左丘明当年的“君子”风范。左丘明的生平事迹,确实是充满了“君子”的美誉。

    与孔子一样,左丘明也很重视礼的作用。他认为礼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造福人民的依据和手段,也是“君子”必须遵行的规范;作为一个君子,首先要把礼和义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意思是:一思考问题就要想到礼,一做事就要考虑到义,不为利而丧失意志,不为义而感到内疚。体现礼的众多礼节也要和义结合,对失礼行为持坚决批评的态度.

    左丘明认为在军事上也同样要重视德和义的作用:主张战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就不要出师。这些准备包括:度德,即考虑自己的德能否争取到民众的拥护;量力,即正确估价敌我力量的对比;亲亲,即努力团结自己的亲人,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支持;征辞,即要有开战的充足理由;察有罪,即考察有罪过的征伐目标。除了第二条“量力”之外,其余四条都与德义有关。

    左丘明出身的家族世代为史官,曾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他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使他振作起来,将几十年来的所见所闻,各诸候的要闻和君臣容易得失的话记述下来。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左丘明因此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成为中国史家的开山鼻祖。可能在《左传》、《国语》完成不久,约于公元五世纪中期偏前,左丘明逝世。

    左丘明的品行和对人类历史的伟大贡献,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左丘明逝世不久,人们即将他著述过的地方称作“左传精舍”,予以保护,并代有修葺。

    3、关于《左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到西汉班固时才改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传》多以史实解释《春秋》,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全书六十卷,以《春秋》为纲,并仿照春秋体例,按照鲁国君主的次序,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十四年间春秋霸主递嬗的历史,保存了许多当时社会文化、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珍贵史料,在史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梁启超称《左传》的出现是"商周以来史界之革命"。

    《左传》是研究我国春秋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书中比较全面地记述了春秋时代各主要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事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各诸侯国之间,各诸侯国内部统治集团之间的争权斗争以及劳动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斗争。书中对于许多有作为的著名历史人物如: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管仲、赵衰、子产、晏婴的业绩予以赞扬肯定,对于统治者的凶恶残暴、骄奢淫逸的行为则予以批判,主张重人事、轻天命,提出“社稷无常俸,君臣无常位”的进步历史观。另一方面,书中表示维护“君义、臣行、父慈、子孝”等剥削阶级伦常观念,对于统治阶级内部的革新措施和劳动人民的反抗活动予以否定和诬蔑,表现了它的局限性。

    《左传》以记事为主,兼载言论,叙述详明,文字生动简洁,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面貌,既是重要的儒家经典,又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它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

    左丘明传解《春秋》,并非如他人寻章摘句般的注释、训解,而重在结合春秋时期史事的叙述,来发明孔子《春秋》之道。由此旨趣,左丘明《春秋左氏传》不仅是传解《春秋》的要籍,也是关于春秋时期历史文化的基本文献。《左传》除了阐释《春秋》思想之外,艺术成就也很高,是我国古代文学与史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对后世史书、小说、戏剧的写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左传》语言精炼,文辞优美,其叙事手法历来为人称道。

    除《左传》而外,左丘明又编撰《国语》。此书应系左氏失明后而作,其材料与《左传》相表里,又互为补充,同为关于古代历史文化的经典要籍。左丘明的《国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它与《左传》一起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左传》叙事敢于直书不讳,揭示事情的真实面貌,全书有关战争的文字较多,这些文字翔实生动,如晋楚城濮之战、秦晋郩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鄢陵之战,都有出色的叙述。善于叙事,讲究谋篇布局,章法严谨,都是《左传》的独到之处。正因为如此,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左传》记事相当详细,对历史事件一般都能做到首尾完整。此外,《左传》还吸收了其他史体的长处,把其他史体的史料按年代顺序组织进去,使编年体史书达到基本成熟的程度。所以,《左传》是中国第一部真正名副其实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不仅如此,在历史编纂上,《左传》还扩大了编年体史书的容量:它在编年记事总的格局中,富于变化,有时着意写一件史事的本末原委,有时集中写一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和活动。这不仅拓展了编年体史书在写人、记事方面的容量,而且有助于弥补一件史事被相关年代中其他史事割裂的缺点。

    唐刘知几《史通》评论《左传》时说:"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对研究春秋史和远古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另外,在编纂学上,《左传》首创“君子曰”一栏。“君子曰”以议论形式升华史事,为史书作者发表一家之言提供了园地,成为一种优良的史学传统。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

    春秋笔法,是孔子首创的描述写法,现多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委婉地表达作者的倾向,不直接表明态度,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让人知道。也指一字置褒贬,简练而含蓄地点评人事,亦称“微言大义”。《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意思是:孔子在司寇职位上审理诉讼案件时,判词若有可以和别人共同商量的地方,就不独自决定判词。至于撰作《春秋》,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建议一字一句。弟子们听孔子授讲《春秋》时,孔子说:“后代了解我凭的是这部《春秋》,而怪罪我也凭的是这部《春秋》。”

    史家讲求秉笔直书,但孔子却利用不太明显的字眼等隐讳的写法,暗暗将自己的主观看法加入其中,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后世对此有褒有贬。)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左丘明将其概括为“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

    孔子著的《春秋》,是一些标题,一些纲要,《春秋》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阐述《春秋》经最著名的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至隋代,盛行《左传》,其馀二传渐衰。《公羊传》、《谷梁传》是从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释《春秋》,而《左传》则从丰富的历史材料去诠释《春秋》。《谷梁》、《公羊》两传侧重阐发《春秋》中的”微言大义”,《左传》则侧重历史细节的补充;《公羊传》是用问答的方式解经,《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左传》则用叙事的方式。

    关于齐鲁长勺之战,《春秋》中只有一句;“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军于长勺。”左丘明的《左传》中关于“庄公十年”齐鲁长勺之战记录就比较详细。

    《左传》是史学著作,也是文学著作,有显著的文学特点。

    第一,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有紧张动人的情节。它总是抓住故事的重要环节或有典型意义的部分来着重地叙述或描写,而不是毫无选择,平铺直叙。特别是一些内容复杂的事件,好像广厦千间,各成片段,而又四通八达,互有关联。

    第二,善于写战争,特别是几次大规模的战事写得最出色。它们的特点首先是对战争的看法有一定的思想原则。因此写战争并不单写军事行动,常常着眼政治问题,把军事和政治结合起来。例如长勺之战,鲁弱齐强,曹刿一开口就问鲁庄公凭什么去同齐国作战。直到听见鲁庄公察狱以情的话才说“可以一战”。

    第三,书中保存了大量史料,文字优美,叙事鲜明,有很重要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强调人的意义,重视民的作用。春秋时期,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变革的广泛兴起,神的地位逐渐下降,人的地位逐步上升,一些进步的政治家已经理性地认识到人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意义。昭公十八年记载,夏五月气候干燥,因而宋、卫、陈、郑等不少国家都发生了火灾。郑大夫裨灶主张用宝物祭祀神灵以祈求福佑,子大叔也认为宝物具有“保民”、“救亡”的作用,而郑相子产则提出“天道远,人道迩”的观点,认为靠“天道”无法解决人事的问题。结果是郑国没有进行祭祀,由于加强了人的管理,也没有再发生火灾。桓公六年记载随国大夫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庄公三十二年记载周大夫史嚚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这些记载都鲜明地表现出,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左传》更强调人的意义。

    3、关于长勺之战: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起,中国历史进入了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春秋时代。齐国和鲁国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诸侯国,又互相毗邻,在当时的动荡局面下,不免发生各种矛盾,而矛盾冲突的激化,又势必造成两国间兵戎相见的结果,长勺之战正是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春秋时期,齐鲁两国都在现在的山东境内。

    网路搜索相关链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国力排名变化的全景综述”,可以看到齐国在当时比较强盛,而鲁国虽然稍逊于它,但也绝不是孱弱之国。

    长勺之战前:

    《左传》记载“庄公九年”的文字是这样的:

    九年春,雍廪杀无知。

    公及齐大夫盟于蔇,齐无君也。

    夏,公伐齐,纳子纠。桓公自莒先入。

    秋,师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公丧戎路,传乘而归。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

    鲍叔帅师来言曰:"子纠,亲也,请君讨之;管、召,仇也,请受而甘心焉"。乃杀子纠于生窦。召忽死之。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归而以告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公从之。

    意思是:鲁庄公九年的春天,雍廪杀死了公孙无知。

    鲁庄公与齐国的大夫在蔇地举行会盟,当时齐国没有国君。

    夏天,鲁庄公进攻齐国,送公子纠回国当国君。可齐桓公(公子小白)已经从莒国先一步回到了齐国。

    秋天,鲁国军队同齐国军队在干涸了的时河边进行战争,鲁国军队溃败了。鲁庄公丧失了他的战车,坐了一辆驿传的车跑回去了。为他驾驭战车的秦子、梁子带着他的旗帜逃避到河下面的一条道路上,所以两个人都被齐军俘虏了。

    鲍叔牙率领着军队来到鲁国对鲁庄公说:"公子纠,是我们的亲人,请你杀掉他。管夷吾、召忽,是我们的仇人,请让我们亲自处置而满足我们的心愿"。于是就把公子纠杀死在鲁国的生窦。召忽为公子纠自杀了。管仲请求鲁庄公把他囚禁起来,鲍叔牙接受了管仲,到堂阜的时候,就为管仲解开了绑缚的绳子。回到齐国,鲍叔牙对齐桓公说:"管夷吾的治国才略高于高侯,可以让他做宰相"。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意见。

    也就是说,在课文《曹刿论战》所述事情之前的一两年,鲁国和齐国的关系急剧地紧张起来,两国还曾经发生过军事战斗。原因是因为强大的齐国突然发生了政变,齐襄公被堂弟公孙无知杀死,公孙无知又被齐国大夫雍廪杀死。齐国陷入了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流亡国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同时拥有齐国继承权,齐候之位对他两来说,就是手快有手慢无,先到先得。鲍叔扶助公子小白出奔莒国(今山东莒县一带),另一方面管夷吾(即管仲)和召忽扶助公子纠出奔鲁国。到庄公九年,齐国人杀了公孙无知。国内出现了“无君”的状态,这时鲁庄公便乘机伐齐,打算把公子纠送回齐国去做国君,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的公主,于是鲁国人就派遣军队保护公子纠赶回齐国继承君位。然而公子小白棋高一着,带勾中箭假死存命,快马加鞭先行一步赶回了齐国继承君位,是为齐桓公。

    乾时之战发生于前685年,是鲁庄公讨伐齐国而失败的战争。鲁庄公因为公子小白已兼程赶回齐国做了齐桓公而大怒,为助公子纠争位,于是年秋天,再度领兵攻打齐国。齐、鲁两军在乾时相遇,齐军大败鲁军。鲁庄公丢弃所乘战车,改乘轻车逃回。其御手秦子及车右梁子持庄公的旗帜,在道旁诱骗齐军时被俘。不久,大夫鲍叔牙率齐军至鲁国,鲍叔牙给鲁庄公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公子纠是齐君的兄弟,不忍杀他,请鲁国自己杀他。公子纠的老师召忽、管仲是仇人,请鲁国把他们送来,剁成肉泥。如不从命,将要出兵讨伐鲁国。”鲁庄公害怕,遂杀死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被囚。桓公听从鲍叔牙建议,假装要杀仇人,把管仲接到齐国,委以政事。

    乾时之战有的书上写作“乾时之战”。“乾时”是一个地名,属于齐鲁交界。在这里,齐鲁之间发生了齐桓公上位以后的第一次战役。通过这次战役,齐桓公证明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和对齐国政局的掌控能力,也是齐桓公登上争霸中原大舞台的第一次亮相。

    乾时之战就是鲁国不甘心齐国被公子小白掌控而发起的王位争夺战,但是这场战争最终以鲁国大败而告终。鲁国乾时之战的失败,既有顶层战略上的失败,又有中层军事决策的失败!

    思想不统一是大忌

    首先从顶层战略上来讲,鲁国的高层对于是否发动多为战争犹豫不决,虽然最终还是主动发起了战争,但更像是一种形势所迫的被动战争。乾时之战,鲁国打的不情不愿,臣子们莫衷一是,思想不统一,这是乾时之战深层次的原因。

    从春天公孙无知被杀算起,到八月初秋乾时之战爆发,鲁国竟然留给大半年的时间给齐桓公整合齐国的力量。初掌大权的齐桓公当然会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先是安定人心安抚贵族,接着为齐襄公举行国葬,诸事安排的井井有条、从容不迫。等到八月份,齐国内部的势力已经基本被齐桓公捋顺,于是才有“乾时之战”的大胜利。

    那么为什么鲁国这么迟钝呢?既然已经准备支持公子纠上位了,还在那里磨磨蹭蹭,以至于坐失良机呢?其实主要是因为鲁庄公太嫩,还没有认识到“铁与血”的力量,而盲目相信贵族的影响力。公孙无知一死,鲁庄公首先想到的并不是马上护送公子纠回国,而是和齐国的大夫们结盟,“公及齐大夫盟于蔇”(《春秋·庄公九年》)。鲁庄公想走上层路线,先安抚齐国贵族再送回公子纠,这是有一点政治幼稚在里边的。齐桓公就很粗暴,直接赶回齐国把生米煮成熟饭,什么结盟都没用。

    而当鲁庄公发现自己的策略失误后,又气急败坏地匆忙出兵,这种非左即右的摇摆状态大失风度,同时也暴露了鲁国人面对强齐时的畏惧心态和摇摆犹豫。

    乾时之战鲁国的失败,还在于齐鲁双方对战争的心态不一样。对于鲁国来说,乾时之战失败最多就是不能把公子纠送回齐国,只是一次政治投机的失败;但对于齐桓公小白来讲,乾时之战是自己是否能掌握齐国政权,甚至是否能存命的关键一战。

    在这两种心态的影响下,鲁国只是努力求胜,小白却是用尽全力挣扎。这就好比两个人在街头打架,一个人只想占便宜打“太平拳”,另一个人却不顾性命拼着挨一拳头也要弄死对手,结果当然也很明显,拼命的那个人最终大获全胜。

    乾时之战后,齐桓公向齐国内外势力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对内捋顺了公孙无知留下的混乱政局,对外威慑了周边蠢蠢欲动的敌人,从此开启了争霸天下的征程。

    乾时之战在军事史上并不是一次典型的战争,但在政治意义上则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战争:他是齐桓公第一次在天下诸侯面前亮相,就像初生的婴儿第一次洪亮的啼鸣一样。

    长勺之战:

    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主政大夫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鲍叔牙率大军伐鲁。此前,齐、鲁几次交战,鲁国都被打败。闻听齐大军压境,鲁庄公和群臣大惊失色,不知所措。这时,一直隐居的曹刿求见庄公,主动提出为抵抗齐军出谋划策。

    《曹刿论战》一文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和齐国之间的一次战争,即著名的“长勺之战”。原文没有标题,记载的内容归入“庄公十年”:

    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的春天,也就是“干时之战”四个月以后,即鲁庄公十年,齐师来伐,可想而知当时鲁国将会是处于如何的紧张气氛之中。结果这次战中成就了一个著名的军事指挥家—曹刿。在鲁国抵御齐国的进攻中,齐军两次进攻,鲁军都没有应战,鲍叔牙和齐军将领都认为鲁军怯于应战,决定再次发动进攻。于是齐军声势浩大的第三次进攻,迅即出现于鲁军面前。鲁人曹刿为鲁庄公出谋划策,终于以弱小的鲁国击败了强大的齐国。曹刿忠于人民,依靠人民的战略思想,以逸待劳的战术原则,为后世所遵循。因而这一故事在中国军事史上意义广泛深远。

    在有关课文“曹刿论战”之后,还有一段:

    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子偃曰:“宋师不整,可败也。宋败,齐必还,请击之。”公弗许。自雩门窃出,蒙皋比而先犯之。公从之。大败宋师于乘丘。齐师乃还。

    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息妫将归,过蔡。蔡侯曰:“吾姨也。”止而见之,弗宾7。息侯闻之,怒,使谓楚文王曰:“伐我,吾求救于蔡而伐之。”楚子从之。秋九月,楚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

    齐侯之出也,过谭8。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

    谭子奔莒,同盟故也。

    意思是:夏六月,齐军、宋军靠近郎地。公子偃说:“宋军很不整齐,可以打败他们。宋军败北,齐军必然会返回,请攻击宋军。”庄公不允许。公子偃从雩门悄悄出击,把马蒙上虎皮先攻击宋军。庄公领军随从,在乘丘大败宋军。齐军于是返回。

    蔡哀侯娶陈国女,息侯也在陈国娶妻。息妫将要出嫁,经过蔡国,蔡哀侯说:“这是我的小姨。”留下来见面,不礼敬。息侯听说后,发怒,派人告诉楚文王说:“征伐我国,我求救于蔡国而你我就可以征伐它。”楚文王答应了。秋九月,楚军在莘地击败蔡军,让蔡哀侯献舞后才返回国。

    齐侯逃亡在外时,经过谭国。谭国不成礼仪。等到齐桓公入主齐国,诸侯都来庆贺,唯有谭国不来。冬,齐国军队灭亡了谭国,这是因为谭国没有遵循社会行为规范。

    谭子逃奔到莒国,因为谭莒是同盟国。

    从“庄公十年”后面的文字来看,左丘明在《左传》中提倡的就是重视“德”和“义”在战争中的作用,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只有正义的战争,才能最终取胜。

    长勺之战后:

    庄公令下,鲁军猛打猛追,给齐军以沉重打击,俘获大量甲兵和辎重,把齐军赶出国境,并射杀齐桓公子公子雍,洗涤干时之战所蒙受的耻辱,国势为之一振。

    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六月,齐国联合宋国再次进攻鲁国。鲁庄公与宋国战于乘丘,取得大胜。齐国军队随后撤退。次年五月,宋国伐鲁以报乘丘之败,但鲁国再次战胜。

    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鲁齐长期斗争中鲁国的一次罕见的胜利。它对齐桓公调整完善自己的争霸战略方针具有一定的影响。齐桓公刚刚出道,就被曾经的手下败将打败了,不服。第二年又来报仇,还拉上个帮手宋国。没想到鲁国抓住了宋国军队的弱点,避开齐军而直奔宋军,将其击败。齐桓公一看帮手撤了,自己待着也没意思,再次撤军。

    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鲁齐长期斗争中鲁国的一次罕见的胜利。它对齐桓公调整完善自己的争霸战略方针具有一定的影响。此次战役是继前685年干时之战后齐、鲁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和。

    两次讨伐鲁国的失败,让齐桓公认识到管仲讲的是对的,于是回国跟管仲学习治国之道。对内,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社会治安水平,在富国强民和富国强兵的道路上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对外则加强军事力量和外交力度,为把齐国建设成为富裕强大荣耀的春秋第一霸主而努力奋斗,齐桓公放弃了单方面武力征服的简单粗暴做法,而是做了以下三件大事。

    第一件,齐桓公跟其父齐僖公学习,找人结盟。之前的盟友宋国内部摊上大事了,国家发生了内乱。于是齐桓公就主动找来宋,陈,蔡,邾四个国家,在北杏会盟,讨论如何平定宋国内乱的问题。这次会盟高调开始,却低调结束,因为只有这么几个小国家参加,而且派来的都不是国家一把手,最后也没啥结论就草草收场。

    第二件,跟老邻居老对手鲁国修复关系,反正打也没有打赢,那就和平外交好了。齐桓公与鲁庄公在柯地见面会盟,对之前两国之间发生的冲突达成谅解,但是在谈论领土和边界问题时遇到了一点小小的争议,因为齐桓公没打算把之前占领的鲁国土地还给他们。没想到这次横的是鲁国,鲁庄公的侍卫武将曹沫直接跳起来,,齐桓公顿时服软,好汉不吃眼前亏,答应了退还之前占领的鲁国土地。回家之后齐桓公就不想认账了,毕竟今天确实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被逼的。管仲劝他,都答应人家了,如果今天反悔了以后说话没人听。齐桓公这才作罢。

    第三件,搞定中央,跟周天子搞好关系。虽说郑庄公已经把周天子这三个字变得彻底一文不值,但是面子上大家还是尊奉“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国际惯例,尽管好久没人这么做过了。宋国签了北杏之盟之后竟不想认账了,不承认齐国的领袖地位。齐桓公于是上书周天子(周僖王),言辞恳切的表明宋国如何不是东西,背信违约,恳请天子出兵讨伐,并表达了对周朝的敬意。周僖王看了眼泪都快流下来了,找诸侯借了几辆战车(没办法,实在穷啊,连麦子都保不住,战车早就没了),派出一支五百人的部队加入了齐桓公的讨宋大军。宋国一看立刻服软,因为再不服软可就是跟周天子对着干,他们自认为没有郑庄公的本事。从此宋国也就坚定地站在齐国一边。

    4、关于曹刿

    曹刿是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的后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曹刿是周文王儿子曹叔振铎的后人。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刚就任主政大夫的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高傒、鲍叔牙、公子雍率大军伐鲁。此前,齐、鲁几次交战,鲁国都被打败。闻听齐大军压境,鲁庄公和群臣大惊失色,不知所措。这时,一直隐居梁甫山的曹刿求见庄公,主动提出为抵抗齐军出谋划策。

    5、关于鲁庄公与鲁国:引证解释喜好勇力之士。《史记·刺客列传》:“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

    推荐阅读“知乎”上《如何评价鲁庄公》一文。鲁庄公是鲁国非常有作为的国君,他不像父亲鲁桓公那样死板强硬,愚蠢到和西大霸主郑庄公、齐襄公开战,最终窝囊地死在齐襄公之手。

    他精明如他的伯父鲁隐公,但比鲁隐公要坚韧得多,不会被臣下牵着鼻子走。鲁庄公为政,“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颇有爱民敬神的美德,且任人唯贤不拘一格,麾下聚集了一班能人,又长于用兵用将,在长勺之战中重用曹刿,后又采用“公子偃之计”,专打军容不整的宋军,宋齐联军败退。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杀,次年公孙无知又被齐国大夫雍禀所杀。鲁庄公终于掌握了实实在在的权利,逆转齐强鲁弱局面的机会到了。他扶植公子纠,发兵伐齐,几乎把齐国变成他的属国。却不料公子小白先进入齐国,号称齐桓公,在亁时之战中打败鲁国。

    鲁国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之后所建立。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天子周成王东征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分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故土,建立鲁国。顷公二十四年(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历时800年左右。在周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也因此,孔子是鲁国人,左丘明是鲁国人,曹刿也是鲁国人,《曹刿论战》一文中“齐师伐我”称鲁国为“我”。

    从中可以看出,鲁国也并非一个弱小不堪的国家。

    6、关于齐桓公与齐国:

    齐桓公是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当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强国之一。齐国是周代重要的封国,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大国,齐桓公也依靠海上的资源,迅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国。在干时之战,鲁庄公讨伐齐国时,齐国刚经历了群龙无首,齐桓公即位。鲁庄公如果不给齐桓公整顿国力的时机,也许不会败下阵来,毕竟鲁国也并非弱小之国。

    当时的鲁国据有今山东西南部地区,都城曲阜(今山东曲阜),它较多地保留了宗周社会的礼乐传统,在春秋诸国中居于二等地位,疆域和国力较之齐国,均处于相对的劣势。至于齐国,则是姜太公吕望的封地,辖有今山东东北部地区的广大地域,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那里土地肥沃,又富渔盐之利,太公立国后,推行“因其俗,简其礼”、“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举贤而上功”、“修道法”、礼法并用等一系列正确政策,因而经济发达,实力雄厚,自西周至春秋,一直成为东方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国。长勺之战就是在这种齐强鲁弱的背景下爆发的。

    三、深入领悟文本,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与主旨,此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再读课文,再次思考:

    1、作战前,曹刿为什么要向鲁庄公问一些关于治国的问题?

    曹刿是周文王儿子曹叔振铎的后人。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主政大夫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高傒、鲍叔牙、公子雍率大军伐鲁。此前,齐、鲁几次交战,鲁国都被打败。闻听齐大军压境,鲁庄公和群臣大惊失色,不知所措。这时,一直隐居梁甫山的曹刿求见庄公,主动提出为抵抗齐军出谋划策。

    曹刿在战前向鲁庄公提问,是有强调“取信于民”的重要性的一面。对于这一点,沪教版《教师用书》上都是这样解读的,而“民本”思想也是左丘明在《左传》中体现的重要思想,同时,左丘明认为在军事上也同样要重视德和义的作用。

    但是,根据长勺之战前后齐鲁两国当时的情况,曹刿关于治国的问题,其实更是为了给鲁庄公打气、鼓劲。当年亁时之战,鲁国仓促出兵,导致大败而归,使得齐桓公威望大增而鲁国士气大减。这次齐桓公在进一步发展国力后想借鲁国小试牛刀,鲁庄公其实对于被动迎战信心不足,因此曹刿通过提问,其实是在暗示他,鲁国的政治治理并不比齐国差,完全可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2、你认为作战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有没有道理?

    曹刿在长勺之战中,指挥作战时认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大意是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完了。这是他充分估计了齐军的作战心理而制定的对敌方案。齐军于亁时之战中获胜,必然士气旺盛而又有严重的轻敌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先发制人就占足了优势;而一旦没有一举拿下对方,轻敌的他们一定会士气涣散,这时鲁军后发制人,一定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

    因此,“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不能盲目使用。在另一些时候,后发制人反而更好。

    “一鼓作气”现在作为成语,用以比喻在劲头正盛时,一下子完成(事情)。

    3、这场战争鲁庄公为什么能够打赢?

    对于这个问题,传统解读一直强调的是曹刿的作战策略与军事才能,赞扬他重视战前“取信于民”、作战与追击时善于把握时机。

    亁时之战中,新即位的齐桓公小白,因为鲁国支持公子纠,对鲁非常不满。鲁庄公却以公子纠没有当上齐国国君,对齐极为仇视,便亲自率大军强送公子纠返国,进入齐境干时地区,齐桓公即与鲍叔牙等商讨对策,决定"以兵拒之"。双方各以兵车500辆投入战斗。齐军一举击破鲁左右军,继而包围鲁庄公所统帅的中军。鲁庄公把大旗改插在将领秦子车上,自己改乘轺车,化装突围,才免于被俘。鲁军惨败后,鲁庄公在齐军压力下,竟改变初衷,杀死公子纠,把管仲押送给齐国。

    乾时之战后,鲁庄公吸取失败的教训,加强军队训练,赶制各种兵器,疏浚曲阜以北的洙水,以防齐军进攻。与此同时,政治上也作了些取信于民的工作,所以当齐军逼近鲁境,鲁国北部形势紧张时,鲁庄公决定动员全国力量对齐作战。曹刿一介布衣,能直接见到国家最高元首,能直接质询国家元首的工作,甚至进入了国家武装部队的最高参谋系统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让国内那些没有身份却具备智慧的谋士能直接进入精英阶层、指挥阶层,这是鲁庄公的功劳。

    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决定兴师伐鲁,以报复鲁国支持公子纠即位的宿怨,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向外扩张齐国的势力。

    曹刿的应战策略,是基于对双方治国现状与国家实力的衡量。而最重要的一条是,懂得把握对方的心理:由于亁时之战齐国得胜,因此他们必然有轻敌思想。而长勺之战时,齐军两次进攻,鲁军都没有应战,果然鲍叔牙和齐军将领都认为鲁军怯于应战,决定再次发动进攻。

    这两次(干时、长勺)战争,充分说明正义和不义之战,即令是在冷兵器的古代最后胜利也总是属于正义之师,即左丘明认为的,在军事上德和义的作用。亁时之战,鲁国由于干涉对方内政内有得逞,恼羞成怒发动战争,对鲁庄公而言,即使败了,损失也不大;而齐国一方,齐桓公是为了巩固政权而战,将身家性命都扑在这次战役上,自然赢的可能性更大;而长勺之战,齐桓公出于报仇心理,同时也想一试国力而主动挑起战争,对于鲁国而言是属于卫国之战,作战士气相对而言也比亁时之战强。

    因此,各种因素合在一起,决定了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胜出,并不是单纯由曹刿的军事才能所决定。在左丘明看来,亁时之战,正义一方在齐国,因此齐国胜出;长勺之战,正义一方在鲁国,因此鲁国胜出。

    如果说,孔子的《春秋》以一句“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军于长勺”微言大义,以简练而含蓄的方式点评人事,曲折隐晦地暗含了孔子的褒贬,那么,左丘明的《庄公十年》语言精彩、描写生动,重点记叙长勺之战,又略写了另外两场战争,三者放入同一篇,同样将自己的观点于看似客观、不动声色中表露无疑。

    以前给出的《曹刿论战》一文的中心基本是这样的:通过长勺之战以弱胜强的史实,阐明了作战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之情。经过溯源发现,这并非《左传》一书的原意。《左传》其实是意在阐述军事上重视德与义对于战争成败的作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溯源导读法解读《曹刿论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yf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