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为了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死亡诗社》
美,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这些事物让我们真正经历并享享受了生命。
有句话说:“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和远方,或许是实物或许是种境界与追求,向往美好。
我总羡慕吟游诗人带着诗去远方,去翻越,去徜徉,在远方清澈的时光中放肆吟诗。或许人们说我年少痴狂,所以才怀着梦欲跨苍茫,可终将无获而返。可我想这是对灵魂的流放,去远方流浪,愿一世痴狂。
我也羡慕侠客,孑然一身,一袭长衣,一人一剑一马,浪迹天涯。天大地大,何处不是家?一颗漂泊的心啊!怎能忍受在一个地方终老?无论身体亦或灵魂……何做江湖儿女?仗剑天涯。
我依然羡慕三毛,一个弱女子,却把万水千山走遍,在沙漠中生活的肆恣任情。漂泊在外的人会孤单,似在忘川,不知前路。因为他们心无定所,情无依托,是凄凉落寞的。而我认为陈平的前半生应叫做流浪。其实我并不解,一个才情艳艳的女子为何会起这样一个名字。或许对于她而言,名字只是一个符号,无关紧要。否则她也不会仅仅因为不会“懋”字,就自已改名为陈平了。所有事物都似乎都非她的牵挂却都又是她的羁绊。对外世,对富裕安定的生活,她并无不舍,反而追求刺激新鲜的体验。可终究是个女子,对世物过于感性,如此支撑她流浪得潇酒自在的是对家乡的牵绊。心,有所属。流浪的人是快乐的,心怀梦想,情有所寄,行走在远方。但她的后半生,我想是在漂泊。荷西离去,她又子然一身,可心却无可依,走遍张山却不快乐。半生流浪,半生漂泊。但无疑,她终生都怀抱着爱与梦想追求美好。
“如果有来生,要化成一阵风,一瞬间也能成永恒。没有善感的情怀,没有多情的眼睛。一半在雨里酒脱,一半在春光里旅行。”我呢?我不敢说来生,亦不能信来生.那,便只有此生。远方尚好,诗意尚存,可当我们一头扑进题海,站进手机,谈着就业金钱,学着阿谀奉承。我们,又剩下了什么……
诗和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