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唯美散文:【上百篇整理中......】
“百世千缘”征文+春醉百世千缘酒 (散文189)

“百世千缘”征文+春醉百世千缘酒 (散文189)

作者: 鱼然然妈妈 | 来源:发表于2018-10-19 23:25 被阅读3次

    初春的料峭,陡然间浓缩成了满湖的风声。站在湖畔的我,瞬间将内心的几缕温馨撒向了这个靓丽于灯影摇曳中的小城......

    三十年前的一个春天里,当我第一次踏上那个叫汤沟的大地时,我便知道了她的原名叫汤家沟。而汤沟,仅仅是那一带的老人们习惯称之为的“大三湖”、“硕获湖”。再后来,其东南部又被改称为“硕项湖”,而西北部则被改称为“桑墟湖”,汤沟当时就存在于这两湖交界之处,因此便得名了。

    这是我第一次去婆家,先生的老太爷告诉我的。尽管是第一次,当年,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娘居然喝醉了酒。喝着家公说来自老街上十三家糟坊之一酿造的坛装琼浆,我就像读沈从文的《边城》那般,美美地欣赏着、甜甜地品尝着,眼里与心里尽是浓浓的醇厚与淡淡的香甜。席间,老太爷又给我讲了一个“鳖大汪”的故事。

    相传在北宋年间,山西有位酿酒名师黄玉生出门远游,途经汤沟,见一鳖状池塘,他就在那池塘边挖了一口井,只因井里渗出的水清凉甘爽,于是,他便引水酿酒。这酿出来的酒更是芳香浓郁,故此井又得名“香泉”。后来,黄老就在那里办起了“玉生糟坊”。从此,汤沟镇名师云集,糟坊层出不穷。 那天,我记得,八十多岁的老太爷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可谓是神采奕奕;而我,几乎将时间与神情一同浸泡于酒杯之中了……

    再后来,我便爱上了汤沟以及汤沟那个人。今生,他皆与我如当初一般对饮着生活这杯酸甜苦辣之酒,喝着喝着,我俩竟悠悠地走过了三十个年头。

    昨夜,湖畔风起,几片春花正在飘飞,我的婆家今日又会是一种什么模样呢?

    先生说, 咱们周末回老家去看看吧!说走就走。又是一个姹紫嫣红的春日,车在高速上飞奔,心在喜悦里翻腾。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看着车窗外的一片青绿色,我仿佛嗅到了久违的泥土芳香。

    小时候很是羡慕城里人,穿衣干净,穿鞋不脏;屋里有自来水,出门有水泥路。现如今,当我真正地呼吸了城里的空气,踏上平坦的柏油马路时,我却发现,这呼吸里似乎多了点其他的成分。为了生存,我们每个人都在奔波:骑车的、驾车的、挤公交的,来来往往,匆匆忙忙。当我在某一个红绿灯前驻足时,我才发现,我生活的这个小城早已不再适合人们步行。小城变大了,小城变靓了,所有人都适应了它的快节奏旋律。在宽阔的四车道、五车道面前,步伐已显得有些呆板、笨拙,更让年老的显得有些自卑,年轻的显得有些恐慌。

    小城的美丽风景,犹如一幅油画,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一条条宽敞的道路,一幢幢耸立的楼房,让人感叹无比。小城的故事连连,爱恨情仇也是常见的事。

    尽管,这个小城有点堵、有点挤、有点抢、有点碰撞、有点焦急、有点噪音、有点污染……但这些都不足以让每个人的审美疲劳有点过度。城市的快速发展,就好像指缝间的阳光:温暖,温馨。

    而乡下的泥土呢,就更如阳光的熠熠生辉品质一般:颗粒微小,味道却无比芬芳。

    下了高速,车转入乡村小路。一望无际的麦苗郁郁葱葱,煞是养眼。几个闲逛的农民正在田埂边聊天,这让一直在家里家外享受空调待遇的先生陡发感慨,他突然停下车,告诉我说想在这里注目一会——先生羡慕起那几个悠闲的老农来了。

    到了老家, 家公第一件事就是让我们先吃饭饮酒。因先生要开车,我只好奉陪了。我和家公就这样静静地浅斟慢饮,顿入另一种悠然境界,生活中的所有烦恼就如烟灰一般,被轻轻地弹进了饭桌旁的烟灰缸中。酒,当然还是百世千缘汤沟酒啦!喝着它,就好似血液中有股暖流在轻涌。只因平时能小饮两杯,先生也鼓励我多陪家公几杯,我也就无所顾忌了。早年,喝过茅台、喝过西风、也喝过衡水老白干,面前这酒,却是如此的香甜爽口,醇厚得令人沉醉不已。禁不住家公幽默的盅惑,酒中的我似乎不再是我,却更象真我,有几回,我于微笑里居然跟家公开起了玩笑:我喝一杯,您给一百元。哪知,家公爽快地答应:一百元是小事。随即从口袋里掏出一沓人民币放到桌前,可结果,我喝了三大杯下肚,他一张都没给我,理由是我不差钱。

    其实,品尝人生便如同品尝一杯酒,开始喝有点苦,可仔细回味却有许多说不出的味道来,这其中的奥妙只有自己用心才能体会到:人生百岁,百世千缘,真正修到的福份又有多少?

    那醇香的佳酿,再一次让我体会到了家的温馨。

    饭毕,家公微醉而去,我仅听见一句“年轻就是资本”后便不见了他的踪影。婆婆陪着我在家前屋后的菜地里转了转。瞅着那些刚刚被浇过水的韭菜、大蒜、芹菜,昂扬着蓬勃的浓浓生机,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幼小的番茄苗、青椒苗随风舞动,生长在这温润的泥土里,不时地散发出阵阵芳香来。先生则闭着眼,收拾起烦躁的心情,双目紧闭,试图用更安静、更细腻的内心来感受这份大自然与天地之间的有机结合,从而领略这份少有的淡定与美好。

    看先生在闭目养神,婆婆走到近前说,别傻站着了,赶紧挑点绿色的带回城里慢慢吃。我和先生这才帮着婆婆忙碌开来,什么蒜苗、大葱、小青菜……婆婆倒像个从大城市里刚回乡下的孩子,什么东西都朝我们的车上装,一边装还一边嘀咕:反正不要钱,能装多少就装多少。我说,吃不完会坏掉的。哪知婆婆一脸的嗔怪:就不能送点楼上楼下的人家呀。

    期间,婆婆还对我说:“年轻力壮的男女皆外出打工了,庄上都是些留守的孩子与老人。”看着三五个从田间小路上走来的叔叔婶婶,他们的衣着崭新,再也不是我印象里的破旧样。婆婆说:“这几个老头哪天要是不去庄稼地里转一转,不去亲眼看一看那麦苗,不去闻一闻那地里的气息,晚上连觉都睡不踏实的。

    婆婆 还问我:来时看到那大桥没有?我说见到了。河岸两边的风光倒也古色古香,夹杂着酒香别有一番小江南的韵味。小土房子也换成了小别墅还看到了八仙广场与一文化长廊,那上面记录了汤沟酒的历史文化变迁。在13家糟坊中,以义苑糟坊和玉生糟坊最为出名, 但由于战乱频繁、连遭灾荒的年代里,汤沟酒即便有“开坛十里香”之美誉,也难逃历史厄运。解放前夕,13家糟坊风雨飘摇,后来只剩下7家,也濒临倒闭,汤沟古镇几乎酒断香消,幸亏多年后党和政府的努力才又兴盛起来。汤沟街上的小酒作坊也特别多酿制的酒的品质也挺不错

    还有那街道,一条叫香韵街,一条叫裕祥街,都不是你以前见到的那样了。走过裕祥街时候,墙上书写着汤沟村村规民约,不难看出小镇的民风淳朴。

    就在我跟婆婆 先聊之际,婆婆家来了位穿羽绒服的年轻男子,看我们在聊天,他不好意思地招招手,示意婆婆出去一下。婆婆说她去去就来。

    婆婆很快就回来了。她说:“刚才那个男孩在上海打工,收入很可观,可家里有个多病的母亲总让他牵肠挂肚。”男孩父亲去世早,是母亲一手将他养大的,上海的房子小,夫妻俩又要上班,他也没办法将母亲接到大城市里去居住。无奈,男孩只好将母亲送进了镇上的养老院,隔三差五地打个电话回来,就这样,他还是放心不下他的母亲,又托咐我代为照应。每次回家,不是给我买衣服就是买营养品,时不时还给点零花钱。婆婆叹着气说:“这孩子太孝顺了,只可惜他的妈妈似乎不怎么领情。”这坐汤沟大桥基本是汤沟村村民回家必经之路。

    人,到底该如何活着?朱光潜说: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我说,应该比草木虫鱼活得更有价值!

    又一个春天即将过去,在经历过最严寒的冬天后,无论你从哪里而来,我只希望:眼前千奇百怪的景致,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能如同这车窗外春天田野中的万物一般顺其自然。

    临走,我用先生平时用来装水的一只塑料桶,装回了半桶泥土。现在,这半桶泥土已被我分在大小不同的四个花盆里。在我的精心呵护下,逐渐枯萎的娇贵花草又慢慢地枝繁叶茂起来,而原本芳香诱人的泥土却变成不黑不白的暗黄色。

    相对于花而言,泥土就是它香气宜人的直接生命源泉,而这块肥沃且芳香的泥土更是我们每个人的间接生命之本。因为它的质朴无华与包含深情是我们的心灵家园,有了它,人生的花朵才能盛开得更加灿烂。现如今,当我闲暇下来细想时,我便发现,倘若一个人在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里饮酒,即使端杯与不端杯,也会醉的。这就不难理解:李白为什么会于清秋的夜晚里,还能与明月共饮,与故乡同醉的了。这不是借酒浇愁,不是怨天尤人,这是对社会的一种思考,对生活的一种沉淀,更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无论自己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境地,只需换一种思维去咀嚼:或多或少能给这个飞速发展时代里的大人小孩们投去一丝微笑,也或者来一次远距离的握手,这样,大千世界里的每一个灵魂皆会受到震撼的。在匆忙的脚步声里,倘若再能停下来捋一捋那些乱七八糟的烦躁,我们的每一种精神都将会抖擞起来,每一个人生也都将会多彩起来。

    “百世千缘”征文+春醉百世千缘酒 (散文189) 尽管是最后一名,但还是很开心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世千缘”征文+春醉百世千缘酒 (散文18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az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