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最后的洞穴部落
文 \卓女
夏季的一天,在微信里看到一张图。一个偌大的洞穴里,立着十几座破败不堪的房子,洞中央的空地上,站着几个形态枯槁的老人。画面色调很沉重,灰暗、凄凉,不忍目睹。
搜索百度,果然有这张照片,上方标着一排黑体字“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据介绍,此图是一副摄影作品,显示了洞穴部落的一个生活场景。此洞位于贵卅紫云县的大山深处,至今洞里还住着十八户苗族人和一所小学。初闻,很是费解,人类已进入高度发展的文明时代,居然还有人蜷缩在古老的洞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无疑为洞外的世界设下了一个悬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与时代格格不入的现象呢?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我决定驾车前往探个究竟。
从重庆出发,行程570多公里,当晩抵达紫云县,距离古洞还有40多里,只好住在一个苗寨里。
一日,由寨子的苗姑做向导,一行人循着山洞而去。走到一座大山跟前,只见顶峰直插云端,让人望而生畏。山上树木森森,不见炊烟,上山的路铺满石板,依山傍崖,竟无护栏,步步惊心!攀登到山顶,已是大汗淋漓。问向导,还有多远?苗姑指着对面山上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极目远眺,峰峦叠嶂,烟波浩淼,那洞仿佛挂在山顶。心里划过一丝颤栗,有些后悔了,长途跋涉来到深山何苦呢?同行的朋友像注射了兴奋剂,朝着对岸吆喝起来,哦、嚯一,中洞,我来啦!受其鼓舞,我长舒一口气,佯装女汉子直奔古洞而去。
对面山上散落着十几座新房,青瓦白墙在绿野中十分夺目。向导说,这是政府为洞穴村修建的新房,只住了5户人家,还有13户住在山洞里。我极惊诧,他们为什么不搬出山洞?住新居要比住洞穴强百倍呀。向导的答复就像抖了一个包袱,呵呵,谁都这么问,最后还是不明白。不可思议的中洞苗人,难道他们的秘密都埋进洞里了?
站在半山腰,洞口清晰可见。新铺的石板路朝着一座蓝瓦白墙延伸而去。那是正在修建的缆车站,开通后可从山底直达洞穴苗村。这个古洞已成为天下奇观,总有猎奇者不远千里来到洞穴探秘。百度的那张图就像一部魔幻电影的海报,看一眼就忘不了,忘不了就会产生冲动,走进洞穴一探究竟。
拾级而上,两个鲜红的大字“中洞”映入眼帘,一行人正抢着拍照,以此证明:本人到此一游。“中洞”是当地苗人的习惯叫法。据说,他们的祖辈当年为躲避战乱逃到山里,这里有上、中、下三个洞穴,逃难者原本住在下洞,后来迁至最大的中洞,从此定居洞里繁衍生息延续了六代。
山洞的地理位置极佳,面朝山林,只见碧空悠远,满山翠綠,缥缈云烟缭绕在林间袅袅娜娜。一股股清风裹着花木的芳香拂面而过,可吹散红尘烦恼,消去世事沧桑,唯留一片空灵。我突发奇想,若能把这里开发成避暑胜地,该有多好呀!友人大笑,这只是一个浪漫的幻想罢了,你我已习惯了城市喧嚣,在清冷的古洞待不了三天就会逃离。此话一点不假,南来北往的“候鸟”们全都奔着享受去的,怎么可能住进洞穴折磨自己呢?
走进山洞,目瞪口呆!洞穴高阔、深邃,盛气凌人!若比作神奇的石府殿堂,绝非夸张。洞穴之大,十几座房子各占地盘,还有一半的空间。这是我一生中见到的最为壮观、神奇的山洞,当年在大巴山插队曾见过大大小小的洞穴,但与中洞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步入洞中,如走进魔幻世界,只觉出清冽、阴森,不寒而栗。洞壁由浅入深呈灰褐色,表面凹凸不平,大小不等的圆窝像极了鬼魅之眼,笼罩头顶,令人毛骨悚然。再往里走,如钻进深不见底的“黑洞”。可任由思想天马行空,虚构出一部魔幻大片。洞穴深处,诡异地立着一座废弃的破屋,灰头土脸,似“鬼屋”独立洞中,尤显阴森可怖。洞里的房屋多数无盖,向上敞开如顶苍穹。向导指着几座茅草屋说,别轻看了这些老屋,看似摇摇欲坠,不堪一击,却伴随主人度过了半个多世纪。
立在洞口,眼皮底下闯进一座低矮的木屋。门槛坐一老妪正埋头做针缝活,恬淡闲逸的样子,让人想起坐在古镇屋檐下的老人。木屋的屋檐下挂了一溜五颜六色的衣服,密密匝匝几十件,可能把竹杆当作衣橱了?屋顶一片凌乱,堆放着竹篓、小木柜、白铁桶……上面横一竹杆,挂满黄玉米、麦杆小扫把。看着这幅极不协调,又颇具原始色彩的画面,恍若隔世。像这样的窝棚洞里有好几座,门边晾着衣服的表示有人居住。散了架,只剩下土坯朽木的空房子如同凄凉的破庙,房主早已移至洞外。
探访洞穴小学,是我来此地的主要目的。向导指着一栋灰白色的砖房说,小学早已搬迀,只留下一座空房子。我曾教书育人,对学校情有独钟,怀着莫名的伤感触摸每一间教室,无限感慨。以前在洞穴读书的那些孩子,一定在书本上读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他们还会像父辈那样对洞穴生活依依不舍么?
忽然,传来几声悦耳的鸟鸣,教室旁边有一棵不知名的枯树,树上挂着一个鸟笼,里面的两只小鸟正在拼命扑腾,试图冲破鸟笼,回归山林。此情此景让人伤感,孤独的鸟儿们多么像坐在中洞小学念书的学娃呀,当年,他们是否也怀揣自由飞翔的梦想呢?
一位清秀的中年女人迈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走过每一间教室,然后站在未端的教室门口若有所思。第六感应告诉我,这个女人与洞穴小学必有渊源。经询问,才知她曾在洞穴小学支教,那年她风华正茂,毅然选择到中洞小学教书,是社会责任的担当,还是悲悯心使然?无论初衷如何,都让人肃然起敬。我迎上前问道,你为何选择到这里教书呢?女子嫣然一笑,我只想让洞里的孩子们知道,山外面还有一个精彩世界,希望他们长大后能走出山洞。一股热流涌上心头,多么纯粹美好的愿望呀,洞穴小学的老师兴许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一一引导洞穴村的孩子们走出山洞。所幸,洞里的学娃如今已转入正规小学,并享受扶贫优待,吃宿费用全免。显然,他们比父辈幸运,已朝着幸福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在洞穴小学旁边,摆着一大堆木雕,飞禽走兽,形态各异,工艺虽显粗糙,却像模像样。木雕艺人正忙着锯木头,那些木雕的原形竟是一尺多长的木桩,一刀一刀的雕凿,实在不易。从这里经过的游人惊叹不已!摸摸这个,瞧瞧那个,显得爱不择手。这些带着野性的艺术品,氤氲着原木的芳香,为寂寥的洞穴抺上了一层别样的色彩。
转身回到洞口,只见一位弓腰驼背的婆婆正在卖黄瓜。年近八旬,依然下山种地,满满一筐黄瓜就是她从山下背到山上的。她是洞里最年长的苗人,是个有故事的人,于是同她席地而坐拉起了家常。两人一见如故,老婆婆喋喋不休地对我诉说着她家的历史。她的故事似听天书,局外人很难读懂这个徘徊在原始与文明之间的洞穴世界。未了,我问她,你们为何不搬到山下的新房去住呢?这是我最想得到的答案。老人眉头紧锁,脸上的菊花纹更深了,悠悠地说,我从小在洞子里长大,从罗家嫁到王家只有几步路,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和这些石头有感情咯。
接下来,老人的一番介绍令我惊叹不已。洞里的媳妇全是按照周代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从外村接来的,也有洞内相互通婚的。当洞中人过世后,有鬼师唱着苗族古歌《亚鲁王史诗》送他回家,路漫漫,灵魂归兮!话毕,老人一声长叹,唉一,去见阎王爷那天,我就离开山洞啰。我的心在震颤,都说乡愁是一杯醇厚弥香的老酒。而中洞老人的乡愁都埋进了古洞,还会积淀成一壶醇香的老酒么?
我提议去她家看看,老人一脸惊喜,你莫歉弃我家穷哟,然后牵着我的手向洞口的小山坡走去。坡上耸立着一座破败不堪的草屋,远望,茅草萋萋,酷似乡野看瓜人的窝棚。近看,屋檐下挂满枯草,伸手就可扯下一把。屋里很暗,唯有一只微弱的灯泡悬在屋梁下。屋中间燃着一堆篝火,红光灼灼。不知是心静自然凉,还是茅屋凄凄?站在篝火旁,居然不热。一股冷风袭来,四壁通透,不禁打了一个冷颤。草屋里居然住着一个美丽的小姑娘,亮晶晶的黑眼珠透着聪慧,一张瓜子脸漾着迷人的笑容。这是多少姑娘渴求的俊俏模样呀,一朵艳丽的鲜花却被掩藏在阴冷的石窟里。我心顿生悲悯,拉着小姑娘来到门外,给她拍完几张像,感到心里酸酸的。哽咽着,姑娘,你一定要发奋读书,争取考上大学,只有这样你才能走出山洞。小姑娘泪水盈盈,连连点头,嗯,我记住了。
洞里也有别致的风景,三栋两层高的木楼格外醒目,那是洞穴村的“豪宅”,用于客栈、饭店。在一家饭店用餐时,听到一个比较靠谱的答案,洞中苗人不愿搬出山洞,其中的原因竟然是:中洞苗寨已成网红景点,被冠以“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所以才吸引八方游客接踵而至,而中洞苗人也可趁机做点小生意。这种理由显然浅薄,曾遭到一些游客的质疑,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宁可牺牲孩子们的幸福,这种代价是否太沉重?
走出洞穴村,心里五味杂陈,一种欲说还休的困惑在脑里萦绕着。走到半山腰,遇见几个山里娃趴在路边的山坡上痴痴的看着过往的游人。一个摄影师抓拍到一个镜头:一个小女孩的眼神里充满了渴望。这让我想起二十年前被各大媒体传得沸沸扬扬的一张失学女孩的照片。两张照片如出一辙,不同的是,有谁知古洞里的小女孩在渴望什么?渴望早曰走出山洞?还是渴望去城市读书?或许,一种憧憬,一个梦想已植根于一颗幼小的心灵。
登上对面的山顶,回望洞穴村,魅影森森。哦,真心希望那洞只是一个网红景点,而非人居之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