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向前一步》的时候,曾听到过一句话“如果没有恐惧,你会怎么做?”

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在经历很多事情的时候,才发现当自己能认真思考恐惧背后的原因,才发现所有的错误决定,其实都没有听从内心的召唤,而是选择了对恐惧屈服后的妥协。
因为担心成为剩女,因为亲人的压力,因为害怕内心的倾向与周边人群的不同,选择了安稳的饭碗,选择了闪婚,从此开始了浑浑噩噩的生活。
生活一地鸡毛,内心无比荒凉。
每天习惯性地上下班,没有什么成就感,虽然是在做事,往往都是仓促敷衍了事。即使偶尔获得奖励,也是金钱带给自己的短暂愉悦,两三天之后,又重新陷入迷茫和按部就班的生活。虽然面对众多恐惧,但当自己深陷其中,却从未反思背后的原因。
最近,当恐惧叠加之后,我发现自己不得不反思和慎重抉择。
深夜梦到自己穿了五彩的衣服,梦里迷迷糊糊,睡意很浓但突然醒来。
发现5岁的女儿趴在床上睡得正香,被子却不知什么时候被踢掉了。一摸小腿,都冻得凉凉的,赶紧给小家伙盖上被子。
心里不由得捏了一把汗,各种担心蜂拥而来。
这会可千万别感冒什么的。老妈上周扭到腰,现在行动不便,走路都不利索,要是女儿再感冒闹腾,老爸一个人估计就得透不过气了。自己要上班,基本白天12个小时不在家,这样的生活家人肯定坚持不下去。
静静地聆听,确认确认女儿没有咳嗽,我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一点。
这会已经盖好被子,我却好久没法再睡着了。
平顺的生活一去不复返,可能是因为没有什么起伏,感觉那样的日子过去也就过去了,很少有什么回忆。人到中年,尤其是当了妈之后,烦心的事情其实一件接一件。但能怎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即使忙得焦头烂额,无心顾得上生活,诸多的事情还是得兼顾。
年轻的时候,总是想着各种闯荡,去看不一样的风景,品味各种美食。没想到,有娃了之后,几乎没有了自己的时间和喜好。娃说去玩,那就玩,娃说读书给我听,我就读。我想节假日去远方看一看,娃却喜欢回外公外婆的小村庄。
以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现在一人吃饱了,全家的事也没法推,少谁都不行。各种生活开支也变得更加鲜明了。以前买东西从来不看价格,因为自己需要的东西就那几样,也很少选贵的那种。有娃了之后,各种货比三家,看看是否可以便宜几元。
周三从老家回来,路上经过草莓摊,女儿说要去买,我就下车去看看。一问价格,50元两斤,一听咋这么贵,于是上车和女儿说这边的太贵了,妈妈回县城超市给你看看。不顾女儿吵着要现在吃,我们就回家了。
等到晚饭后,我去给女儿买草莓,这才发现春节刚结束的超市人烟稀少。可能是因为草莓太容易坏了,我转完了水果区,还是没有看到草莓。想到答应女儿给她买草莓了,不能两手空空回去,于是又骑车到水果店看看。盒子上没有标明价格,我直接拿了一盒就去称。一看,也差不多是路上的价格,草莓还显得有点青涩。心里可不爽了,饭后绕那么一大圈找草莓,结果价格和路边是一样的,我咋怎么扣,这回想省钱真是省地亏大了。
以前用消费卡来超市购物,都没有留心价格,这下对价格要开始敏感了。
当生活变得更为真实之后,发现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就是经济开支。但如果悉心梳理自己的开支流水,发现应对日常开销和女儿的教育其实是没有问题的,唯一担心的是父母的健康。
有时候,我会疑惑,人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着。
像父母和我一样,似乎就是为了多赚些钱,给自己一种安全感。但今年听说村里有个人都有了几千万的身家,结果日子却没法安稳。
因为在村里找了离异后带娃小一辈的小三,结果土豪的母亲看不惯,成天找机会骂小三,春节期间还到女方家里把小三打得嗷嗷叫。结果土豪气不顺,倒过来打自己的母亲。原本是人们眼中的人生赢家,因为这样的事情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柄。
如果说,人只是或者为了钱,那女方是不是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人生赢家?土豪无疑是人生赢家,但他的选择貌似也离明智相差地好远。人生除了钱之外,还有好多种因素要考虑。
有自己的尊严,有家人的颜面,有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还有自我的成长。
有时候想想,美貌确实是一种资源。如果是用来美美地卖货,或者从事与美丽有关的职业,自己赚到钱,那这种资源是不是就得到了正确的开发?
《喜宝》曾说过,如果没有爱,那有很多钱也是好的。
有一些人在遇到人生低谷的时候,会把自己看地很低,也不愿吃苦去赚钱,因此选择了自己眼中认为的“轻松的方式”。但这些轻松的方式背后,可能是众多的难以启齿和无法回头。做个伸手党,还会有什么样的自由?
女人最大的底气,应该是自己赚钱,不依靠人吧。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如果能做到调整自己的欲望,开源节流,同时做好理财,经济的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
如果内心有了稳定的自我价值体系,不再让人言左右自己的看法,生活会轻松很多,也就没有必要为了颜面去装白富美,也不用购买奢侈品去博取别人的眼球。生活是自己的,给别人养眼又有什么意义?
一旦经济问题处理好了,还有什么能让自己感觉恐惧呢?跳脱了这个狭小体系,自己的生活仿佛海阔天空,有那么多有意义的事情等着自己做:给孩子设计游戏,陪孩子玩耍,阅读绘本,书写自己的自由灵魂。
限制你的,从来不是他人,而是自己的恐惧。剖析恐惧的背后,其实真的没有什么值得恐惧的。
做好眼前的工作,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定期买入基金做理财,让复利成为增值助手;工作之余陪好孩子,有自己的小喜好,保持锻炼和身心愉悦。现在的生活就是理想的生活。
钱,慢慢会有的;爱,需要自己用心付出;时光,是需要复盘来萃取价值的。
你的恐惧背后又有什么秘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