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个女孩,喜欢交际应酬,喜欢吃吃喝喝,老板一声招呼,浓妆艳抹快马加鞭。
刚开始时周围的女孩都被其邀约过一同前往各种不同“哥”的饭局,一个月蹭吃蹭喝吃香喝辣确实省了不少钱。曾经一度认为,她也不容易,每月要还房贷,急于脱单,尽管不少“哥”都有家室。
后来,朋友圈总会看到她参与各种活动,合影的人多少都在她能力之上,并附上几句“今晚与某总某姐一起参加……”。
她的朋友圈看起来总是光鲜亮丽,尽管每天微商信息铺天盖地,可也透露着“生意很好”的气息。每每总感叹她精力旺盛、乐此不疲,自己望尘莫及、无心无力。佩服她为让自己过得更好、看起来更好为之付出的努力。
时间长了,总让人感觉,那只是看上去很励志而已。
不是自己发光,而是借光。
或许人需要平台,需要巨人的光罩,需要所谓的认同感与安全感。
“噢,原来你跟某某总那么熟啊?”不管事实如何,多少给个薄面,宁当凤尾,也比鸡头高一个lever。
我见过不少这样的女孩。
她们有着共同的特点:
混迹在各种老板堆里,随叫随到,大龄剩女,眼界高,不甘平凡,条件平平却看不起从零拼搏的“屌丝”,青睐“青年才俊”却够不着。
我曾经问过一个女孩,你跟某哥那么好,怎么不让他帮你介绍男朋友。女孩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说,他哪会给我介绍啊!
那你图什么呢?
女孩曾经有过一个九年的有钱男朋友,住过别墅,却惨遭劈腿。熬到今年35,戴着曾经别人送的轻飘飘劳力士,面对另一男子的浪琴耻笑不已,表示自己是戴劳力士的人。
两个女孩都住在30平方左右的公寓里,梦想着未来男人奉上的大洋房......
而愿意与男生挨苦的姑娘们,不少都过得还可以,并且领了证。
前者活得很风光潇洒,后者很安分平凡。
“
借光者借多了,
总会以为自己也是发光者。
”
在别人艳羡的眼光里错以为目光是投向自己。久而久之,自己也开始相信,我就是这个圈的人,却久久不见“傻子”送来一张长期饭票。
有人说,当你在质疑、担心女孩时,她们也正在耻笑你的无知不起眼。
是!
穷的时候不配谈崇高,
但生活有多种打开方式。
想挤在别人身边取暖,就要忍受得了别人的坏脾气与口臭。
想要承蒙皇上恩宠,必要学会能屈能辱。
“
人走茶凉,除非你自带加热功能。
与其借光,不如发光。
”
网友评论